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父亲我们去远游(陈静)

父亲我们去远游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父亲我们去远游》中国当代作家陈静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父亲我们去远游

父亲,我知道,游历祖国的山河是您的心愿。虽然今年您八十有二了,可能您会脚步蹒跚,走不了几步;可能您的病痛,让您坐不了多久。但是,相信我,不怕。如今有高铁,有飞机,咱出门就打车,送我们去高铁站,去机场,我给您带着轮椅,相信我,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父亲,咱这次先去北京,从徐州到北京,两个多小时,是不是还没感觉累,就到了呀。您又该感叹现在社会发展快,是不是又想起送我去东北上学时,要坐上两天一夜的火车的往事来。

北京,您一直想来,想来看看故宫,您说过,那是皇上住的地方。您喜欢历史,尤其是读《清史》,你总能娓娓道来:曾经的康乾盛世,曾经的兴旺衰败,曾经的神密精彩,曾经的政权更迭,鹿死谁手……父亲,您看到了吗?这一重又一重朱红的大门,一座又一座雄壮的大殿,一阶又一阶精致的白玉石级,虽然跨越近六百年的风霜雪雨,但依然彰显着故宫的王者霸气。那悬在乾清宫正殿之上的“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说不定还藏着康熙传位的密诏呢,小的时候,您可是最喜欢给我讲这一段呢。

父亲,逛完故宫,要是您不觉得累,咱再往景山走一走。您给我讲过,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就吊死在这儿。这是您特别讨厌的一位皇帝,您说他刚愎自用,杀死了袁崇焕,让皇太极有机可乘,要不,历史就该改写了。那时,不懂事的我还认死扣地和您辩论“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逆的”,把您气得厉害,换做现在,我一定不会和您辩,而是要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您,做一个最认真的倾听者。

父亲,我知道您还想去长城,去看看秦始皇,去看看孟姜女。您说过,中国人一定要去爬长城,这是民族的精气神所在。好的,我们就向长城进军,可是,我的膝盖不好,只能陪您到北三楼,让您的乖孙孙,带您走得更远些,好吗?其实,就在北三楼,长城的壮观和恢弘,也能一览无遗。是呀,“不上长城非好汉,岂辞坡陡梯环?”虽说狼烟滚滚,金戈铁马,烽火硝烟,不复存在,长城抵御外辱的功能早已消失,但它巍巍古关的雄姿,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父亲,如果说北京是一位历史厚重的长者,那么我们接下来见的这一位就是温柔婉约的姑娘了。没错,父亲,我带您再去杭州的西子湖畔走一走。您常说,灵秀西子,人间天堂,美的不单是小桥流水,风花雪月,还有人文历史,故事传说。如今从徐州坐高铁大约两个多小时,也是时间刚刚好,您的身体还能支撑得住。

父亲,都说江南晴带雨伞,一点没错,这不,咱刚到西湖,雨就来了。既来之,则安之吧,雨中游湖应该也是别有一番情致。您喜欢的苏轼老先生不是说过西湖是“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咱们在这烟雨濛濛的西湖之上,这会子正应了他老的那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了。这雨伞的移动莫名艳丽了西湖的色彩,西湖的四周像一幅游动的彩色画轴,因此也生动了许多。雨丝飘飘拂拂的,轻纱一般,拂在头发上,眉毛上,鼻尖上,心尖上,似乎沾上些许凉意。此时的西湖,像一幅画,似一首诗,又如世间最曼妙的女子,碧荷红莲,细雨如酥,清扬婉兮,美目盼兮,携着藕香踏着细碎的脚步款款而来。一蓑烟雨,氤氲着西湖的钟灵毓秀,她的美缱绻缠绵,挥之不去。雨中的西湖堪比西子一样的秀美,而我们,恰好在烟雨朦胧中邂逅了西湖,岂不正好?

父亲,您看,稍远处的那座小岛是湖心岛,旁边的那就是三潭印月,据说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会有三十三个月亮,三十二个月亮是因为潭中灯火反射,第三十三个月亮是指人们心中思亲之月。父亲,您知道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别离的伤痛母亲和我已承受了七年之久。多希望此时就是中秋之夜,应着月光,我们一家泛舟湖上,领略“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美境,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心中月相辉映,神思遄飞共享天伦。一蓑烟雨江南梦,这水,这雨,这桥,这云,这树,总会幻化作诸多的符号,留下的是烟雨的痕迹,带走的是一生的温情。

父亲,我知道您还想去南京,那个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一样是您魂牵梦萦之所在。从杭州出发,高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您的身体,一定要坚持住。咱们先去夫子庙。眼见初秋已临,天气仍然很热。夫子庙积淀着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内涵,这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了历史的沧桑,几经战乱兴废,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建筑大多是后人修葺的。您瞧,这古色古香的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的明清建筑,雕花漏窗阁楼,酒旗飘逸,牌楼伟岸,也颇可入眼。我记得您有一本《秦淮八艳》,讲的是李香君、董小宛一众奇女子的故事,小时候我经常偷看。这会,咱们就来到了她们居住之地了。秦淮河,这烟柳粉脂之地有八艳名妓,居然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比起那些儿道貌岸然,龌里龌龊的所谓堂堂七尺须眉男子来的铁骨铮铮,刚正不阿,泾渭分明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在我看来颇有冤枉这些秦淮女子了。您老看呢?“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南京,是一个有太多故事,也承载了太多悲伤的地方。不知不觉中,夜已深。步伐匆匆中,无意中一撇竟然让我惊讶不已。“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没错,旁边的这条巷子竟是当年刘禹锡笔下的《乌衣巷》!乌衣巷,朱雀桥早已作古,世事几易,昔日叱咤一时的王谢家庭,其辉煌的住地也由“百姓家”变成了“游人处”,只是这如织的异乡人似蝗虫过境般在夫子庙的大街小巷里乱窜,煞风景。

父亲,这个暑期咱们就先游历这些地方,可好?以后女儿走到哪,还会带着您,咱们一起走遍祖国名山大川,可好?

父亲,您知道我的心愿吗?一愿时光静好,能与您笑语;二愿细水流年,能与您共享;三愿欢喜悲愁,能陪您变老。可如今,只能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徒留无尽悔憾!

[1]

作者简介

陈静,安徽淮北人,小学教员,当地诗联和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