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運動
燕山運動 |
中文名: 燕山運動 外文名: Yanshan movement 含 義: 中國廣泛發生的地殼運動 時 期: 侏羅紀和白堊紀期間 由 來: 以北京附近燕山為標準地區而得名 條 件: 燕遼生物群向熱河生物群發生更替 |
燕山運動(又稱老阿爾卑斯階段)是侏羅紀到白堊紀時期中國廣泛發生的地殼運動。
我國許多地區地殼因為受到強有力的擠壓,褶皺隆起,成為綿亘的山脈,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典型的代表。地質學家把出現在這個時期的強烈的地殼運動,總的叫做燕山運動。[1]
目錄
詞語來源
1927年翁文灝在《中生代以來中國東部的地殼運動和火山活動》中,將中國東部造山運動分為4期:秦嶺期(古生代末)、燕山期( 侏羅紀末、白堊紀初)、南嶺期(白堊紀末、第三紀初)和隴山期(第三紀後半期)。
燕山運動是以北京附近的燕山為標準地區而得名。此後中國地質學家對燕山運動不斷進行研究,並提出不同的分期意見。燕山運動對中國大地構造的發展和地貌輪廓的奠定,都具有重要意義,在長江上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也使長江開始逐漸形成。此時中國陸域又有擴大,古地中海繼續後撤。由於構造背景不同,燕山運動的強度和表現形式有明顯的東、西差異。在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以西,為相對穩定的一些大型內陸盆地所在,如鄂爾多斯、四川、準噶爾、塔里木等盆地,它們在中生代期間幾乎連續地接受河、湖相沉積;盆地外圍已固結了的古生代地槽帶,普遍發生基底褶皺。上述一線以東,構造活動較強烈,造成許多北北東或北東向平行斜列的褶皺斷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斷陷盆地,並伴以岩漿活動,特別在東南沿海一帶花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噴發尤為劇烈,顯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帶構造活動的加強。
經過燕山運動,中國地貌的構造格局已清晰地顯現出來。
形成條件
近1億多年以來,地殼運動在我國進行得特別強烈。最顯著的有兩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從一億三四千萬年前開始,到7000萬年前左右告一段落。今天我國地勢起伏的大體輪廓,就是在燕山運動中初步奠定的。再一個時期是近3000萬年以來,我國又成為地球上一個地殼運動強烈的地帶,高大的喜馬拉雅山從海底崛起;不止是喜馬拉雅山,我國許多地方都表現出地殼的活動增強了,特別是西部地區,隆起上升的現象很顯着,許多在燕山運動中已經形成的山嶽再次被抬升,這種變動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停止下來。東亞構造體制發生了重大轉換,西伯利亞板塊向南、太平洋板塊向西、印度洋板塊向北東同時向中朝板塊匯聚,形成了以陸內俯衝和陸內多向造山為特徵的「東亞匯聚」構造體系。
在這一過程中,晚侏羅世大陸匯聚導致岩石圈急劇增厚,隨之引發早白堊世岩石圈垮塌和大規模岩漿火山作用,中侏羅世燕遼生物群向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發生更替,成為中國大陸和東亞重大構造變革事件,這是燕山運動的基本內涵。
參考來源
- ↑ 北京周邊各山峰及地質構造簡介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