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街道烏石村
燎原街道烏石村是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轄區中的一個行政村,是普寧僑鄉;屬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下轄四大行政村之一,位於市區流沙西北3.9公里處,人口約10000左右。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楊氏一支最先從福建省遷此,後何、洪、莊、王、張等姓居民相繼遷入。村西山上皆烏黑石頭,故名烏石。烏石村人口約有10000人左右,姓氏有楊、莊、張、王、陳、賴、洪、佃(dian)等姓,是少有的多姓氏村莊。共分為七個片區:東門、南門、北門、山仔頭、壇仔尾、下晉、洪厝鄉。[1]
中文名: 烏石村
外文名: Wushicun
別 名: 烏石鄉
行政區類別: 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地理位置: 位於市區流沙西北3.9公里處
面 積: 約3平方公里左右
下轄地區: 東門、南門、北門、山仔頭、壇仔尾、
政府駐地: 烏石村衙前菜市場
電話區號: 0663(+86)
郵政區碼: 515344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10000人左右
著名景點: 七聖古廟
機 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火車站:普寧站
車牌代碼: 粵V
目錄
石村簡介
烏石村,位於市區流沙西北3.9公里處,交通發達,村境內有省道S236、環城北路、燎原東路和大大小小的村道穿過。人口約10000左右。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政府駐地位於烏石菜市場內。
東門
除了洪厝鄉、下晉,烏石其餘五個片的古寨圍聚建於烏石山下溪河東岸,譬如與東門相鄰的,便有南門、北門等,而沿着溪河東岸南北,及池揭公路東側,各片各姓氏又拓建有新厝局多片,其中門口路局,便是東門片的新厝局,並一直延伸到公路東側,七聖古廟處,此局亦稱作溪心局,為四面環水的局勢。東門寨座西朝東臨河,三街四座落,左右後有厝包,於東北角設有東寨門、西南角設有南門,此外,寨內建築均為下山虎為走龍虎門格式厝座,具特別意義的有創祖公室、張氏公室(祖祠?)、王氏智祖公室、光文公室、協天古廟等。由寨內各公室建築及東門內勒石可知,此寨為張氏、王氏聚居之圍,然建於何年不得而知,觀建築風格樣式,及其簡樸緊湊,倒可推測許為張王初來時所置之寨?後蔭包主座張氏公室的壁聯:「氵戎水聚清河,漳浦源流長繼美;鐵峰拱烏石,曲江懿德永嗣徽」,這便是烏石張氏的源流了!該公室建築僅一進而已,規模甚小,入門進大廳。如今東門寨內已沒多少人起居,極缺生氣,建築正在衰敗中。
楊厝寨(五村)
該寨有張氏祖祠二座,同街且前后座並列,故其族人又稱之「前祠堂」與「後祠堂」,位於寨內中心東街首一二座。
莊氏宗祠(四村)
以莊氏宗祠為主座的寨圍,位於楊厝寨西側,坐東朝西,三街二座落,左右有厝包,寨圍前有陽埕,埕前為鄉道,路下為溪河。
衙前(一村)
衙前,是一個十分耳熟的名字,那是烏石村的中心地帶!在這裡,有被作為村委會辦公所的舊衙署,該建築為民國時期西風東漸的潮流產物,經過歷年修葺,外觀看上去還完整甚好,是現今普寧境內難得一見且仍在使用中的經典民國洋樓建築。南門寨,位於衙前東南側,坐東朝西,因當天特殊情況,我們並未有進入其內,故不知如何,僅在衛星地圖上觀,其內座落街次較為散亂不詳,設有二個寨門:北門與南門,門前各有寨池。
二村新寨
位於王氏房祠後方,坐北朝南偏西,三街五座落,四周均有厝包,於寨南正中設一寨門,在現場僅見一戶人家,其餘房屋多數已無人起居,建築多數已破落甚極,不知為何姓氏之寨圍,不知建於何年,倒是一厝座門口兩側壁畫大概可推測為清末?新寨就是北門寨汕仔頭(四村)顧名思義,該寨建於烏石山下溪河南岸一小山丘之上!寨圍共有二個區域:其一,位於北側,坐西朝東,三街二座落格局,有左右厝包,北側寨包建有樓閣「普東」,設有南北二個寨門,主座定祖公室,南座風祖公室,主座后座為瑞法公室,因其寨內部分地方有大石未清除,故部分建築沒能完整;其二,位於南側,坐北朝南,三街三座落格局,有左右後厝包,東南角設有寨門,門前有寨池,東北角有小門與南側區域相連,並於該處建有碉樓「潛熏」,西北角寨牆已拆除,可直達寨外溪河處,其主座已塌損,中街二座為益祖公室,其門樓一側嵌有勒石一方,關於寨內規定,後包中街亦為公室。
壇仔尾(三村)
新厝局是以陳氏祖祠為中心的寨圍,坐東朝西偏北,原規劃為三街六座落,左右各有相連的下山虎厝包,寨南角有寨門,寨前圍牆已拆除,寨後圍牆部分拆除,而其後依同樣分金街次座落,繼續拓展有建築,一直延續到池揭公路近處。除去後來新拓建的厝局不計,寨內南角的建築為陳氏籍祖祠,該祠為二進式建築,約建於1937年,其形制等各方面等級較高,大門樓裝潢甚是精美,其中三山門三塊匾額均為陳廷傑之作品,壁肚聯則為諸樂三所書。此外,該詞前空出一厝座之地,作為祠堂之陽埕。
下晉(六村)
下晉,也叫新晉,其村民均為莊姓,據說,是由鄰里西隴村的下晉搬遷而來,故名新晉。該自然村村民多數從事服裝加工業,在近十餘年來經濟發展急速,屬烏石最為富有的自然村之一。村內有分校一座。下晉老寨,位於該自然村聚落的東北角,座西南朝東北,為三街三座落格局,左右後均有厝包,主座正前方設有朝東寨門一個,寨前有寨池一個,寨內建築非常簡樸,但不知建於什麼年代,其有公室多座,如:盛相公室、元正公室、僯祖公室等。
洪厝鄉(七村)
洪厝鄉位於烏石村東北角,下晉北側,其老寨建於溪河南岸不遠處,坐東朝西,五街三座落,左右厝包,設一南寨門。其寨內主座為洪氏祖祠,奉祀洪氏入潮先祖大丁公、二世祖致政公、三世祖奮虬公;南門東側一厝包改建為懷祖公室,奉祀洪厝鄉洪氏先祖。
基本信息
烏石村,屬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下轄四大行政村之一,位於市區流沙西北3.9公里處。北面有泥溝、光南,西面池尾街道新寮村,南面流沙北街道西隴村。 烏石村由七個小村組成:一村:南門,二村:北門,三村:壇仔尾,四村:山仔頭,五村:東門,六村:下晉,七村:洪厝鄉。
村東側有池揭公路(S236)燎原段貫穿南北,有揭普高速在村西面穿越而過,並於鄰村泥溝有出入口,連接環城北路。村西烏石山下有溪河,由山後西北而來,貫穿全境,為農田灌溉提供充足水源,而後溪河順東北而去,匯入練江。
發展狀況
村北與泥溝交界處有普寧市近年成立的教育與科研規劃區,區內有普師高級中學/普寧教師進修學校(原普寧師範學校)、普師附小、普寧職業技術學校、普寧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及籌劃中的普寧大學(2批本科)。村東南近池尾、流沙處,建有中國普寧國際服裝城大型服裝交易市場。村西南與普寧市科技工業園交界。
經濟來源
工業有化工、五金、塑料、服裝、玩具等。村內大多以服裝加工產業為主,村境內的普寧國際服裝城也是該村的經濟來源,經濟也在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淘寶村」的普寧燎原街道烏石村,很多村民報名參加了淘寶大學創業技能免費培訓班,並開起了網店。
地理環境
烏石村是廣東省普寧市燎原街道轄區中的一個行政村,是普寧僑鄉;街道內四大行政村之一;位於普寧市區西北,省道S236燎原段省貫穿南北,揭普高速在村西面穿越而過,並設有出入口,連接環城北路。位置其西面為烏石山,北臨燎原街道泥溝村,東界燎原街道光南村,南接池尾街道新寮村,流沙北街道;村內有大型醫院一座,購物中心一座,古樹五棵,學校三座,也有大型古廟一座,小型古廟數座。
氣候
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日照充足氣溫高,夏長冬暖春來早,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左右,每天平均約6小時,陽光充足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在21℃——22℃之間;夏季長達半年以上,一般在4月份開始到10月中旬方見秋意,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夏季氣溫高而無酷暑,在氣溫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氣溫28℃左右,日最高氣溫≥35℃的酷熱天數,每年在3天以內。冬季時間短,一般在每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這一段時間裡,受冷空氣控制,降水量小氣溫相對較低,但極少有嚴寒。最冷的1月份,日平均氣溫仍>13℃,高於氣象學以日平均氣溫≤10℃為冬季的標準,到2月份雨季開始來臨,氣溫回升草木萌生,雖然仍有寒流的威脅,但已經是一派生機勃勃的難過早春景象。
交通
交通發達,村內水泥路貫通全境,環城北路,燎原東路,省道S236也在村內貫穿。
人口
主要民族是漢族。人口約10000,現居本村姓氏有楊、莊、張、王、陳、賴、洪、佃。其中陳氏為普寧市姓氏最多的人口。
歷史文化
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楊氏一支最先從福建省遷此,隨後有何、洪、莊、王、張等姓相繼遷入。因村西山上為皆烏黑石頭,故名烏石。清順治年間,政府於此設「司」,該司署後改建為今天之普寧師範附屬小學(烏石小學)。是普寧僑鄉之一。是革命老區,潮汕人民抗日游擊隊大隊長王武及李千、楊少豪等,先後在烏石村附近犧牲,於1958年選址泥溝村鵝地山修建三位烈士墓。烏石村是一個始建於明代中後期的多姓氏村落,其古寨遍布於烏石山下東側,除了遠離村中心之外的下晉、洪厝鄉不計,大小不一的古寨圍竟超過十個以上。村有溪河自鄰鄉泥溝後領溪蜿蜒西來,穿村而過,順勢至山仔頭處兩分,一往村北泥溝,匯於白坑湖,後輾轉納入練江,二往東北光南,最後同匯入練江,這些古寨圍便簡密不一建於溪河南岸,無一例外!此外,在村中心,亦有多處支流及所形成的池塘,或多個寨圍繞朝支流之水而建,又或單占而置,水源,是古人創寨所必要的條件之一,烏石諸姓氏所選置寨地理位置緣由,以此可見一斑。
未來發展
烏石村因地理位置優越,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普寧市政府在普寧市城市總體規劃中烏石村境內未來還要修建一條環市(城)北路和環市西路的連接路(具體位置在烏石村壇仔尾境內)和若干條城市次幹道,並把烏石山開發為森林公園。
風景名勝
惠福庵
惠福庵,又稱七聖古廟,位於二池揭線3.5公里處,即燎原街道烏石村公路邊。惠福庵之前廳創建於大明朝嘉靖丙申年(1536),歷代均安放七聖娘娘像,香火甚旺,命名為「七聖古廟」。後廳則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中廳安放五尊大佛像,兩旁有十八羅漢佛像,來往善男信女甚多。惠福庵歷代都有僧人居住。解放後,有釋根通、新安、新遠諸師,在庵中居住。釋新遠師(圓寂)曾任省佛協常務理事、普寧市佛協副會長。由於建庵年年代久遠,各方面建築物都受到損壞,屋頂破爛漏雨,墒體變形。1981年由善男信女捐資重修,現已煥然一新。現由釋耀慈師任住持。
視頻
青山鎮烏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