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
簡介
歷史相關
過程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副宰相),負責變法事宜。熙寧七年(1074年),監安上門、光州司法參軍鄭俠上書宋神宗。他認為:「從去年以來,蝗災大作,秋冬二季均無雨乾旱,致使麥苗乾枯而死,粟、麻等農作物無法播種,民情洶洶,老百姓不得不四處逃亡。而官府卻大肆聚斂錢財,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而遼國卻趁機落井下石,屢屢派使者要求宋朝割讓領土。
這些現象都是執政大臣多行不義而造成的。」為了證明他的觀點,鄭俠還將民間老百姓賣兒賣女、典當妻子、拆毀房屋、砍伐桑柘等悲慘的景象畫成了一幅《流民圖》。結果,這幅真實生動的《流民圖》給宋神宗極大的震動。
宋神宗的理想原是想通過變法,使百姓安居樂業,但看到的《流民圖》中卻是百姓正在流離失所。宋神宗由此夜不能寐,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第二天,宋神宗就下令暫時罷免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十八項法令。儘管這些法令不久後在呂惠卿、鄧綰等人的要求下又重新恢復,但是,宋神宗這一舉動無疑表示他對新法開始猶豫,他的一度妥協也暗示他與王安石之間開始出現了裂痕。
熙寧七年(1074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出任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知府。
熙寧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十個月後,重新回京復職。雖然王安石還是想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將變法進行下去,然而,實際情況表明,他已無能為力了。最大的問題,王安石與宋神宗在如何變法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宋神宗此時已經將近而立之年,近十年的經歷足以使曾經稚嫩的皇帝變得成熟,他對變法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計劃,不想再事事依靠王安石。既然君臣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改革之路越走越難也是在所難免了。
熙寧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的愛子王雱(音pang,同乓)病逝。十月,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帶着壯志未酬的遺憾離開了京城。從此,他退居金陵,潛心於研究學問,再也不過問政事。元祐元年,王安石在江寧府的半山園去世,宋哲宗趙煦追贈王安石為太傅,並命中書舍人蘇軾撰寫《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
起源
王安石離開了,宋神宗失去了最有力的同盟,但他並未就此放棄變法改革的理想。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後的第二年,宋神宗從幕後走到前台,親自主持變法,並特意改年號為「元豐」。
其他相關
王安石變法的核心思想其實也是以國家壟斷經營的方式,來與民間爭利,這與西漢桑弘羊的思路如出一轍。王安石與宋神宗一樣,都有偉大而美好的理想——那就是要富國強兵。理想是好的,實現起來並不簡單,因為治理好一個龐大的帝國不是靠一個皇帝和一個宰相就能實現的。
就王安石本人來說,他是一個政治家,更精確地說,他是一個理想的政治學家。如果是一個政治家,沒有強有力的執行班子,他一定會等待更好的時機。政治學家則更在意實驗他的理想,無論班子得不得力。這是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區別。不幸的是,王安石湊巧就是站在理想主義的一邊。
按照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來,王安石「不加賦而國用足」的經濟理論無疑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時代,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可惜的是,正因為他超出他的時代太多,新法才顯得不切實際。加上他識人眼光不准,用人度量不夠,不切實際的新法從一開始就走進了怪圈。
而最為關鍵的是,新法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在新法推行的過程中,變法派與保守派由最初的政見不同,逐漸演變成意氣之爭,且愈演愈烈,從而演變成宋朝歷史上最大的黨爭。[1]
參考文獻
- ↑ 宋朝:熙寧變法的得與失,百度,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