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貢
熱貢 |
熱貢 |
中文名稱 :熱貢 地理位置 :同仁縣 級 別 :國家級 管理單位 :熱貢文化生態管理委員會 |
熱貢區域原屬羌戎之地 ,公元7世紀中葉因吐蕃軍事擴張需要本土董氏部落大規模遷移至此,這部分歷史詳載於各類漢藏文史籍 ,茲不贅述。此外,迄今留存於熱貢各村落的地名歷史亦可作為佐證窺其端倪。經過漫長的歷史演進,各部落內部以及周邊村落的關係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特別是吐蕃分崩離析後,部落間互不統屬,各自為政 , 以"自 保"為主要功能的原始 "德瓦 "轉換成區域聯盟的以" 防禦 "為主要功能的"雪喀 "。 "雪喀 " 之意在藏語各類權威詞典中均尚未見詳解,在其他藏區也有將部落聯盟 稱為"雪喀"的零星個例,但未曾像熱貢區域般形成如此比 鄰式的規模群落。"雪喀 ",藏語意為"成堆",延伸解讀為"聚合而成的部落" 。熱貢是指: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河畔的熱貢(藏語"金色谷地")而得名,並隨着隆務寺的興盛而發展。該藝術流派在熱貢地區的吾屯、年都乎、郭瑪日、尕沙日等藏族、土族聚居村,數百年來村中男子十有八九都傳承着從宗教寺院傳入到民間的佛教繪塑藝術,其從藝人員之眾多,群體技藝之精湛,嘆為觀止,故同仁有"藏畫之鄉"的美譽。
目錄
基本介紹
熱貢地區因孕育和誕生了偉大的"熱貢藝術"而聞名遐邇。然而,沖刷和滋養出這一片神奇土地的,卻是流淌在青海南部的高山峽谷深處的那條不為人知的隆務河。她是黃河的支流之一,發源於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多禾茂鄉若恰山區,全長144.3公里,流域面積4934平方公里。這條河從海拔近4000米的高度由南向北流淌,當它經過澤庫草原的沼澤和麥秀原始林區時,得到了這裡花草和樹木的滋養。進入同仁縣境內時,海拔逐漸下降到2000多米。它在黃河流出青海進入甘肅後又回頭再次進入青海所形成的巨大的河灣里,沖刷出了一片谷地,接着它浩浩蕩蕩,一路往北,湍急的水流把險峻的隆務峽劈成了兩半。它流經的地區有澤庫、同仁地區,這個地區是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下轄的兩個縣,藏族則把這一地區稱為"熱貢地區"。熱貢顯然不是一個行政區域地名,在青海藏區,類似這樣不受行政區域限制的地名很多,這些地名都有着它的歷史淵源,而今天,它們則完全成為藏族民間對某一區域的認定方式。這片地域東鄰甘肅省夏河縣,這裡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著名寺院拉卜楞寺所在地,拉卜楞寺作為藏傳佛教文化富有影響力的傳播地,與熱貢地區保持着緊密的文化上的聯繫。至今,許多有志於研習佛學的熱貢青年在這裡出家為僧,在青燈黃卷的陪伴下苦修佛果,熱貢地區歷史上著名的學人更頓群培等都曾在這裡學習。西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同德、貴南、貴德三縣,這裡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民族雜居,宜農宜牧,是青海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結合部。其中貴德縣與青海農耕文化的發祥地河湟谷地緊緊相連,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被譽為青海小江南。[1]
熱貢藝術
熱貢地區因孕育和誕生了偉大的"熱貢藝術"而聞名遐邇。然而,沖刷和滋養出這一片神奇土地的,卻是流淌在青海南部的高山峽谷深處的那條不為人知的隆務河。她是黃河的支流之一,發源於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多禾茂鄉若恰山區,全長144.3公里,流域面積4934平方公里。這條河從海拔近4000米的高度由南向北流淌,當它經過澤庫草原的沼澤和麥秀原始林區時,得到了這裡花草和樹木的滋養。進入同仁縣境內時,海拔逐漸下降到2000多米。它在黃河流出青海進入甘肅後又回頭再次進入青海所形成的巨大的河灣里,沖刷出了一片谷地,接着它浩浩蕩蕩,一路往北,湍急的水流把險峻的隆務峽劈成了兩半。它流經的地區有澤庫、同仁地區,這個地區是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下轄的兩個縣,藏族則把這一地區稱為"熱貢地區"。熱貢顯然不是一個行政區域地名,在青海藏區,類似這樣不受行政區域限制的地名很多,這些地名都有着它的歷史淵源,而今天,它們則完全成為藏族民間對某一區域的認定方式。這片地域東鄰甘肅省夏河縣,這裡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著名寺院拉卜楞寺所在地,拉卜楞寺作為藏傳佛教文化富有影響力的傳播地,與熱貢地區保持着緊密的文化上的聯繫。至今,許多有志於研習佛學的熱貢青年在這裡出家為僧,在青燈黃卷的陪伴下苦修佛果,熱貢地區歷史上著名的學人更頓群培等都曾在這裡學習。西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同德、貴南、貴德三縣,這裡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民族雜居,宜農宜牧,是青海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結合部。其中貴德縣與青海農耕文化的發祥地河湟谷地緊緊相連,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被譽為青海小江南。[2]
六月會
六月總是火熱的,六月的同仁縣也是火熱的。同仁,藏語稱「熱貢」,意為夢想成真的地方,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是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每年六月,這裡都會舉行「六月會」。同仁,藏語稱「熱貢」,意為夢想成真的地方,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是青海省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每年六月,這裡都會舉行「六月會」。 (一)熱貢「六月會」 六月會,藏語稱「周卦勒柔」,是當地村民自發組織的一種融宗教、祭祀、娛神寓一體的慶典活動,已流傳1400多年,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七至二十五舉行。六月會正式參加者是所有男子和年輕未婚少女,節目形式多種多樣,氣氛熱烈而莊重,主要活動包括煨桑、請神、歌舞娛神、「上口釺」和「開山」祭神等。在隆務河流域20多個藏族村寨中,各個村六月會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其中最精彩也略顯「血腥」的部分就是「上口釺」「插背釺」「開山」。在獻舞活動的最後一天,每年每個家庭限定一名18-35歲的男性參與,在有些村莊,幾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有過上口釺的經歷,傳說有的人連續六年上口釺。「上口釺」指法師以保護神的名義將兩根寒光閃閃的鐵釺插入自願上釺者的左右腮幫,也稱為「扎口「鎖口」「插口釺」,據說可以防止病從口入,除災祛病。一般都在兩腮各插一支,意味着向保護神祭獻兩隻山羊;也有插四隻釺的,那是祛病或消災者還願的行為。對於上口釺,自願上釺者沒有遲疑和畏懼,相反在獻舞中,都爭先恐後地請求法師給自己插釺。當法師率領大家舞蹈至一定時間,他便回到神廟裡,向保護神叩拜、念經、作法,祈求神靈保佑,讓普普通通的鐵釺變成神釺,後由法師一一拔釺。(插背釺是不取的,要在不停地跳旋子舞的過程中,自行掉落才行。) 被穿刺的臉上或背部是不淌血的,甚至連血跡也見不到,既不感染也不留疤痕,老百姓說這是神力作用,聽着確實神奇。整個過程中,所有的插釺都是由法師完成。在隆務寺河流域一帶,法師是最受人尊敬的,據說他們的話非常驗,能夠準確地預報出哪裡有泥石流,哪裡有瘟疫等。在村民心目中,他們就是神靈的使者,甚至是神靈的化身!再比如「開山」,最開始是殺羊宰牛,後來為了避免殺生,法師要用刀劃破自己的前額,以示虔誠,即使血染衣衫也在所不惜。
(二)上口釺這樣「血腥」的民俗為何仍在傳承? 最初這些習俗是對神的祭拜,但現如今仍能被沿續和傳承,大概是因為以下原因: 一是對生命的別樣領悟。人這一生中大事無非就是生與死。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辯識生,卻很難參透死。生與死的意義從古至今困擾着古聖先賢們,佛祖思考的結果是「因果輪迴」。孔子以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說「不知生,焉知死!」。 沒有一雙慧眼,如何勘得生死破!生或死實際上是人類思想領域內的終極問題。對於生死意義的辨析和解答,是一切宗教思想的靈感和起源。 我認為藏族同胞的這一習俗就是在生的時候提前感悟死的現實、痛苦。經過不斷的體驗和領悟,對死的恐懼也會慢慢弱化,從而更加珍惜生命,在活着的每一天裡也不再擔心何時死,而是去顧慮如何生。以虔誠的心面對生死,死便是生的開始。因此,都說在所有的民族中,藏族是最看淡生死的,此刻,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認識。另外,「插口釺」也是對防止「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等大智慧的直白解讀!
熱貢藝術博物館
11月29日,「西域勝境神韻黃南」熱貢——河湟文化全季精品旅遊線路踩線活動在西寧舉辦了啟動儀式。29日晚,活動在黃南州同仁市舉行了專場推介會,推介會通過音、畫、舞、微短視頻、民俗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展現了黃南的生態之美、熱貢藝術之美、民俗文化之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之美。期間,各大旅行社分別考察了尖扎智合寺、同仁郭麻日古城堡、龍樹畫苑、隆務寺、循化撒拉爾故里民俗產業園、喇家遺址等十餘處景點,共同感受熱貢文化的魅力,飽覽河湟文化精髓。 各大旅行社代表們認為,黃南的生態、歷史、和文化特色突出,資源稟賦深厚,具有很好的組合度、差異性和互補性。各大旅行社將按照此次踩線活動的安排,將「西域勝境•神韻黃南」熱貢河湟文化全季精品旅遊線路全面推介出去,講好黃南故事、傳播黃南聲音,將黃南的旅遊產品融入到甘青大環線以及區域旅遊線路的產品當中,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把「西域勝境、神韻黃南」的旅遊目地的形象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推廣,以線上線下等不同的方式呈現黃南的景區景點的特色優勢,全力打造和展現熱貢文化和河湟文化的旅遊特色優勢產品,使黃南的旅遊目的性更加突出、更加具有特色,使黃南成為藏羌彝走廊上的旅遊目的地。此次考察踩線活動中,攜程集團與黃南州文體旅遊廣電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陝、甘、青三地的旅行社分別與黃南州的旅遊企業簽訂了旅遊產品、酒店、餐飲等方面的合作協議,攜手共同推進黃南旅遊業發展。
相關視頻
完德尖措:讓熱貢藝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