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濯水古鎮

中文名稱;濯水土家風情古鎮

外文名稱;Wash water town

地理位置;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東南角

景點級別;AAAA級

占地面積;占地230畝

著名景點;八賢堂、龔家抱廳、龔家抱廳、

         汪本善旧居、汪家作坊、烟家钱庄、
         濯河坝讲堂

所屬城市;重慶市黔江區

濯水古鎮位於重慶黔江區東南角濯水鎮境內,地處烏江主要支流阿蓬江畔,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舟白機場26公里,交通便利,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歷史區文化名鎮。是一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鎮於一體的千年古鎮。[1]

濯水古鎮興起於唐代,興盛於宋朝,明清以後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着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傳承與創新,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相互交織。

目錄

發展歷史

濯水初稱"白鶴壩",元明之際屬酉陽土司轄地。重要的商業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來便成為重要的驛站和商埠,自清代後期起,該地便已成為川東南驛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民國二十四年,人稱濯水為"濯河壩"。此時,此地已商賈雲集、店鋪鱗次櫛比。商貿的日益發達,迅速促進了當地與外界的物資交流,創造了最為繁榮昌盛的歷史,甚至已居於同時期的黔江縣城之上,與酉陽龍潭古鎮龔灘古鎮合稱"酉陽三大名鎮"。

"茂生園"、"宜賓棧"、"光順號"、"同順治"等商號與多個染房、釀房、刺繡坊等手工業作坊的存在,吸引了上海、寧波、廈門、廣州、南京、武漢等地的客商。山外的風琴、口琴、自鳴鐘、汽燈、手搖留聲機等洋貨被他們帶到了濯水,轉而將濯水的蠶絲、桐油、、漆等產品遠銷山外。清末,甚至還有日本人來此經商,把"光順號"的生漆和"同順治"的藥材遠銷日本,演繹了中日民間貿易的傳奇。

1956年後,由於種種原因,古鎮的商貿逐漸萎縮。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濯水古鎮位於重慶市東南部,距黔江城區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國道從這裡交匯穿過,交通極為便利。濯水所在的阿蓬江流域,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流淌過濯水古鎮的阿蓬江發源於湖北利川,是我國僅此一條自東向西流淌的內陸河,自古與烏江、酉水一起成為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

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古鎮文化積澱豐厚,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遺存相互交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河古戲與西蘭卡普、雕刻等民間工藝交相輝映,形成了濯水獨特的地方文化。

"游古鎮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後河古戲,聽蓬江水音",濯水古鎮蘊涵着歷史的燦爛文化,隨着古鎮的改造,一個在4000多年的漫漫長河中積澱了豐富文化內涵的古鎮已煥發昔日的風采,重新迎來一個輝煌的時代。

2014年榮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稱號。

地理位置

濯水古鎮位於黔江東南角,地處烏江主要支流"塘岩河"(阿蓬江)畔,主要居民為土家族和苗族。濯水古鎮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國道公路都從這裡交匯穿過,交通極為便利。

濯水古鎮四面環山,是武陵山區少有的土家水鄉,是一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鎮於一體的千年古鎮。歷史為濯水古鎮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蹟和鄉土文化遺產,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華夏文明在這裡的交織,形成了濯水古鎮獨特的民俗文化風情。

流淌過濯水古鎮的阿蓬江自古與烏江、酉水一起成為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巴文化、大西文化由此交流傳播。濯水古鎮見證了巴人的進退興衰,目睹了秦人的金戈鐵馬。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除了擁有較多歷史遺址以及相關的歷史典故,同時也在四千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特別是平原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着巴文化、土家文化與其它文化的融合、傳承、創新的親情。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遺存相互交織。

濯水古鎮是浦花河旅遊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浦花河景區的門戶,並與高100餘米的天生三橋、長2000餘米的地下暗河、大漏斗群以及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共同構成集地質奇觀、農業生態、古鎮旅遊為一體的旅遊景區。

特色建築

古鎮老街

濯水古鎮老街由青石板鋪就,長約1000米,寬2 - 3.5米不等,街道兩旁的商號、民居、會館、學堂均為木質結構,有的是吊腳樓,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撮箕口,錯落有致,別有風韻。民居之間有畫有精美壁畫的封火牆,窗花是精美的木雕,磉墩上有精藝的石刻,走在街上,猶如置身於一個多元民族文化的殿堂。濯水古鎮建築實現了土家族吊腳樓與徽派建築的完好結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營造出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古樸而飽含哲理。

古鎮入口的遊客接待中心,是一座有300多年歷史的古老戲台。檐上的人物雕刻惟妙惟肖,由於經濟欠發達,這些在重慶各地已經難得一見的雕花保存了下來。

土家吊腳樓群

現存最為完整的建築是古鎮靠河沿建的民居,也就是古鎮下街龐大的土家吊腳樓群。這些吊腳樓建在阿蓬江的河堤上,四五米高的河堤是用條石砌建的,經過了200多年的河水沖打,那些條石河堤沒有一點傾斜。

古鎮道德碑

濯水古鎮街道中段立着一塊1米多高,寬約50公分的石碑。石碑立於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距今已有121年的歷史。石碑陰刻着"天理良心"4個大字。據介紹,此石碑是武陵山地區極為少見的"道德碑"。以警示古鎮商賈,經商、為人、處世之道在於"天理良心"。

古鎮風雨橋

黔江濯水古鎮風雨橋橫跨於阿蓬江上,長303米、寬5米,據說是亞洲最長的廊橋,分為橋、塔、亭三部分。濯水古鎮風雨橋橋身為純木製結構,建築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橋建有三層塔亭,兩側有約百扇可自由開合的雕花木窗,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2013年11月27日晚,有亞洲第一之稱的重慶黔江濯水古鎮風雨廊橋發生火災被燒毀。消防部門正在對火災原因進行調查;風雨廊橋於2014年5月開始重建,於2015年2月重新對外開放。重建後的風雨廊橋依舊魅力無限。

民俗活動

濯水古鎮後河戲

濯水鎮後河戲19世紀中葉誕生於武陵山區的酉陽州白三鄉(民國時名濯水鎮,解放後劃為黔江區管轄)。後河戲就是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誕生、流傳的。

濯水鎮後河戲可算是半台鑼鼓半台戲。鑼鼓分輕重緩慢,悲歡鋼柔,戲着重唱念做打,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統一,雖分南、北、上三路唱腔,但仍屬皮黃戲一類。有一套完整戲劇表演程式。舞台表演空間巨大,時間跨度不限。獨特的唱腔和鑼鼓及京胡曲牌之多,是一般地方劇種所不具備的。

唱腔分為南路、北路、上路三大類。南路含"倒板"、"一字"、"二流"、"扣扣"、"尖子"、"哀子"、"垛垛板"等曲牌,多用於苦皮戲和悲壯戲。北路含"倒板"、"一字"、"二流"(分快慢)、"三板"、"肖眼"等曲牌。上路含"倒板"、"一字"、"二流"、"四平調"、"南北雜"等曲牌。

三大類唱腔感情十分豐富,有的高昂鏗鏘,有的婉轉悠揚,有的行如流水,有的悲壯淒涼,有的戲耍幽默,有的流俗弄髒,有的如訴如泣,有的義正嚴章。

濯水後河戲的鑼鼓曲牌有134種,分鬧台鑼鼓和演出鑼鼓兩大類。鬧台鑼鼓從"四門進"、"大出場"開始,到"啟霸"、"溜馬"結合,中間含"風樂大"、"撲燈蛾"、"扣扣"、"園園"、"飄飄"等。演出鑼鼓是根據劇情的動作和唱腔而定,什麼曲牌打什麼鼓,由引子鑼鼓到放腔鑼鼓,應用自如。

京胡、二胡伴奏是根據鑼鼓牌子而定,打什麼牌子,就拉什麼曲子。道白以地方方言為主。

後河戲的服裝、道具與京劇及其他劇種基本相似。伴湊分打擊樂和弦撥樂。打擊樂器有大鼓、二鼓、邊鼓、尺子、碰鈴、鑼、大鑼、小鑼、馬鑼、大鈸、小鈸、叉子。弦撥樂器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

對聯

對聯也是濯水古鎮上的一大特色,它們在各大院子多有散布。在修復期間,黔江區就在全國共徵集了556幅對聯,第一批用了20多幅,用於裝點古鎮的老建築。首批對聯的刻寫在9月底就已全部完成,剩餘的500餘副對聯也將逐步走進百姓家。

其他民俗活動

在新開放的古鎮上,遊客不僅能看江、聽戲、品樓,今後還能坐在用土家工藝精心編制而成的楠竹船上,欣賞到船工們的對歌聲。整個古鎮江面上共為遊客準備了畫舫遊船8艘、休閒竹筏4隻、一般竹筏12隻、橡皮艇18個,可同時容納360人在江面上遊玩。

節慶活動

濯水的土家摸秋節是古鎮的節日民俗之一。摸秋節其實就是中秋節,只是在這一天,古鎮上的土家族人們並不是家家戶戶吃月餅,而是家家戶戶吃糍粑、送糍粑,進行糍粑盛宴;除此之外,古鎮上的土家族人會在這一天進行土家摸秋活動,即:在古鎮上尋找成熟豐收的瓜果,尤其以南瓜居多。找到瓜果的人可以把自己收穫的瓜果送給自己喜愛的人,寓意日后豐收甜甜蜜蜜的愛情;也可以偷偷送到古鎮上尚未生子家裡的床鋪上,寓意人家早日豐收一個大胖小子。濯水土家摸秋節是一個團圓、充滿祝福的美好日子,經過世世代代的傳承,如今仍保留這一文化習俗。

相關視頻

濯水古鎮宣傳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