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
濮陽縣地處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之濱、豫魯兩省交界處,位於中原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的銜接點,是中原經濟區和濮范台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域面積1382平方公里,轄11鎮9鄉1個辦事處,993個行政村(居委會),人口115.1萬,耕地面積135萬畝。黃河流經縣境61公里,灘區面積217平方公里,涉及7個鄉鎮、18.6萬人、18.7萬畝耕地,是省定扶貧開發重點縣。濮陽縣文明久遠、文化燦爛,是「帝舜故里、華夏龍都」;物產豐富、經濟繁榮,是「全國超級產糧大縣、中國工業百強縣」;民風淳厚、社會和諧,是「河南省最佳投資城市、河南省平安建設先進縣」。
2018年11月,濮陽縣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1]。2019年5月9日,經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2]
目錄
行政區劃
2013年濮陽縣轄11個鎮、9個鄉。11個鎮是:城關鎮、徐鎮鎮、文留鎮、慶祖鎮、柳屯鎮、王稱堌鎮、八公橋鎮、戶部寨鎮、魯河鎮、子岸鎮、胡狀鎮。9個鄉是:海通鄉、習城鄉、梁莊鄉、梨園鄉、五星鄉、白堽鄉、清河頭鄉、渠村鄉、郎中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濮陽縣地處華北平原,位於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北岸,豫、魯兩省交界處。南部及東南部以黃河為界,與山東省東明縣、鄄城縣隔河相望;東部、東北部與河南省范縣及山東省莘縣毗鄰;北部、西北部與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相臨;西部、西南部與河南省內黃縣、滑縣、長垣縣接壤。地理坐標在東經114.52°至115.25°,北緯35.20°至35.50°之間。總面積1382平方公里。
氣候
濮陽縣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雨集中,秋季涼爽日照長,冬季寒冷少雨雪,雨熱同期。濮陽縣年平均氣溫13.4℃,1月份平均氣溫2.27℃,7月份平均氣溫27.5℃,年均降水量626毫米。全年一年中溫度變化明顯,元月份最低為零下2.2℃,七月份最高,平均為27℃。極端最低氣溫—20.7℃,最高氣溫42.2℃。氣溫日差較大,五月份最大為平均13.2℃。10℃以上積溫4498℃。年平均無霜期205天。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2001年,濮陽縣探明石油儲量4億噸。天然氣儲量546億立方米。濮陽縣可支配中原油田優惠價天然氣達63萬方/天。濮陽縣遠景儲量在1440億噸以上。鹽礦單層厚度在7--36米之間;鈣、鎂含量低于海鹽,平均純度97%以上;鹽礦埋藏深度一般在2100— 2700米之間;分布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
植物資源
2013年,濮陽縣境內有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等23種,經濟作物棉花、花生等11種,蔬菜28種,瓜類13種,水果15種、藥材17種、花卉13種、牧草21種;有木本植物33科、49屬、136種。
動物資源
濮陽縣境內有600種,其中無脊椎的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約400種。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約 200餘種。有蛇、蟻、蟬等500種。
水資源
濮陽縣水資源儲量總量在4.9億立方以上,地下水資源儲量在3.3億立方以上,年降水、地表徑流水補給量在2.7億立方以上。
經濟
綜述
2012年,濮陽縣生產總值完成460億元,比2011年增長11.9%。固定資產投資398.19億元,比2011年增長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3.1億元,比2011年增長1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39億元,比2011年增長15.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045元,比2011年增長17.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9805元,比2011年增長14.6%。
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76.2億元,較2011年增長73.4%,年均增長13.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7.5億元,較2011年增長173.9%,年均增長2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5.2億元,較2011年增長88.9%,年均增長13.9%。城鎮化率達到39%,較2011年提高8.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89.8億元,年均增長17.1%。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6億元,較2011年增長98.8%,年均增長14.7%。稅比達到81.1%,居全省各縣第3位、全市五縣第1位。三次產業比從2011年的14.6∶70.4∶15調整為11.2∶64.1∶24.7,產業結構更趨合理。
第一產業
2012年,濮陽縣新增設施農業面積4.6萬畝,總面積達到35.5萬畝。完成植樹2325.8萬株。完成南小堤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王稱堌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投資1400萬元修建回木溝治理工程。完成1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夏收小麥116.7萬畝,總產5.6億公斤,較2011年增產3%。
截至2012年,濮陽縣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10.2萬畝,實現土地流轉面積20.4萬畝。濮陽縣已認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5個、無公害蔬菜產品5個、綠色蔬菜食品2個,註冊綠色食品商標21個,初步形成了沿濮渠路、106國道設施農業示範帶。
第二產業
2012年,濮陽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79.7億元,同比增長20.6%。19個濮陽市定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70億元,被評為「全市重點項目先進縣」。全縣工業用電量26.64億千瓦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026.1億元;實現利潤83.9億元;稅金總額49.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95.76億元。
第三產業
2012年,濮陽縣第三產業增加值43.7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的15.6%,比濮陽市平均水平低5.4%。
交通
濮陽縣主要鐵路有京港高鐵、鄭濟高鐵在境內形成「十字形」客運通道,開行萬噸大列的重載鐵路―山西中南部鐵路橫貫。濮陽縣全境,東連京九,西接京廣大動脈;106國道、大廣高速、范輝高速、德商高速,距鄭州、濟南兩個國際機場均在200公里左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濮陽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65所,在校生153941人,其中幼兒園157所、在園幼兒29653人,小學449所、在校生80895人,初中50所、在校生28109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10186人,職業學校4所、在校生505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48人,教師進修學校1所。
醫療衛生
2012年籌資金1000多萬元,新建鄉鎮公共衛生服務樓10家、改建5家,面積均在500平方米以上。在縣、鄉疾控機構開展了以「優質服務、優化信息管理、提高接種質量、提升接種率」為重點內容的免疫規劃「兩優兩提」活動。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地方特色
粉皮:是用澱粉製成的傳統食品,適宜於農戶家庭製作,工具也很簡單。粉皮易做又經濟,可口又不膩,男女老少皆宜。
筒子麻花:筒子麻花的特色:狀如長筒,酥脆焦香,別有風味。
雙麻火燒:雙麻火燒的特色:酥焦五香,色澤艷麗。
名勝古蹟
截至2010年,濮陽縣有各類文物古蹟65處,其中歷史文化遺產11處,地表文物13處,現代文物12處。名勝古蹟有「中華第一龍」遺址,瑕丘及姚墟,張揮源於濮陽的揮公墓,保存完好的明、清四條古商業街等。
迴鑾碑
迴鑾碑,亦作「契丹出境碑」,位於濮陽城御井街西側。此碑原為青石,高2.6米,寬1.3米,碑文為宋真宗所賦《契丹出境》詩。
瑕丘古蹟
瑕丘,一作負夏,位於縣城東南18里固堆西,「舜就時於負夏」、「曾子吊於負夏」即此。門口左右兩碑,一曰「瑕丘古蹟」,一曰「瑕丘記」,皆清嘉慶九年知州李符清所立。
八都坊
八都坊,又叫「澶淵名閥坊」,坐落於濮陽城內北大街。坊為青石結構,由石條、石柱疊砌嵌合。八都坊為明朝萬曆年間所建,由明代濮陽籍御史紀著、侯英等八家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