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澳大利亞聯邦國旗

澳大利亞國旗

中文名稱:澳大利亞國旗

外文名稱:Australia Flag

又稱:澳洲"米"字旗

所屬國家:澳大利亞聯邦

產生:

長寬之比:2:1

正式形成時間:

澳大利亞聯邦國旗,旗面呈長方形。深藍色旗面。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明澳與英國的傳統關係。「米」字旗下的大七角星象徵組成澳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區。右側的五顆白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表明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1]

目錄

國旗簡介

澳大利亞國旗深藍色旗面。左上角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旗,表明澳大利亞聯邦與英國的傳統關係。靠旗杆側上角有英國米字旗,靠旗杆側下部有一顆白色的七角星,大七角星象徵着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洲和聯邦區。其餘部分有四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與一顆較小的白色五角星,代表的是太平洋上空的南十字星座藍色象徵着大海環抱着澳大利亞聯邦領土。這面旗幟是從一次設計比賽中,由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在1904年選定的。最初這面旗幟主要用于海軍的軍旗,而米字旗才是更常用的國家象徵。1954年英國女王訪問澳大利亞時正式確定這面旗幟為澳大利亞的國旗,但直到1960年代,這面旗幟才完全取代米字旗,成為國家的象徵。[2]

國徽

澳大利亞國徽左邊是一袋鼠,右邊是一隻鴯鶓,這兩種動物均為澳大利亞特有,它們一般只會向前走,不輕易後退,象徵着一個永遠邁步向前的國家。國徽中間是一個盾,盾面上有六組圖案分別象徵這個國家的六個州。紅色的聖喬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隻獅子、四顆星),象徵新南威爾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維多利亞州藍色的馬耳他十字形代表昆士蘭州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州黑天鵝象徵西澳大利亞州紅色獅子象徵塔斯馬尼亞州。盾形上方為一枚七角星象徵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一個聯邦區。周圍飾以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底部的綬帶是英文書寫的「澳大利亞」。

國花

澳大利亞國花是金合歡(Goldenwattle,拉丁語學名:Acaciapycnantha),是合歡花卉的一個系列,按照生物學分類,金合歡花來自金合歡樹,樹高兩米至八米不等,每年冬天和春天開花,花香濃。花可用作香精和香水的製作,其枝幹可用作染料製作。金合歡多年來是澳大利亞民間公認的國花,於1988年被正式宣布為國花。

國鳥

根據澳大利亞外交部常年的公告,截至2013年,澳大利亞沒有官方認定的國鳥,也沒有任何官方認定的象徵澳大利亞的動物,但澳大利亞民間普遍把鴯鶓(emu,漢語拼音---érmiáo)認為是象徵澳大利亞的鳥類,並把袋鼠認為是象徵澳大利亞的動物。這兩種動物只會前進,不會後退,是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兩大動物。

澳大利亞聯邦簡介

歷史沿革 [3] 澳大利亞一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來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總數是41.3萬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

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Vaezde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JamesCook)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布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英國人首先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園灣(BotanyBay),當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PortJackson)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這個地方後來人口不斷增長而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悉尼(Sydney)。每年的1月26日後來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國慶日(AustraliaDay)。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悉尼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為土著人。

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宣布英國占有這片土地。

1788年1月26日,英國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灣,英開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後來這一天被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

1900年全部六個殖民地的居民舉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決,用投票決定是否把六個殖民地統一成一個聯邦國家,投票結果是六個地方要統一,建立起一個單一的澳大利亞聯邦。7月,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不列顛自治領條例」。

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六個殖民區統一成為聯邦,成立澳大利亞聯邦。同時通過第一部憲法。

1927年,澳大利亞首都遷往堪培拉。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

1931年,澳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係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

19世紀50年代,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的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逐一發現,並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位置

澳大利亞(Australia)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

地形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

氣候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含港澳台)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月-2月為夏季,3月-5月為秋季,6月-8月為冬季,9月-11月為春季。澳大利亞大陸形成於2億年前,具有獨特的地理和特點,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每年11月-次年04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颱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

礦產

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總儲量35%。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採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2\3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海洋

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捕撈的約600種。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牡蠣等。

生物

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據統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萬種,有9000種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有鳥類650種,450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全球的有袋類動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由於環境穩定,所以特有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它們雖顯得原始,卻成為人類研究地球演化歷史的活化石。

鴯鶓(Emu)

鴯鶓是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之一,是飛翔功能已經退化的大鳥,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鳥,鴯鶓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是鳥綱鶴鴕目鴯鶓科唯一殘存種。

樹袋熊(Koala)

又名樹熊或考拉,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之一,既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又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樹袋熊科,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尤加利樹林區。墨爾本有一考拉保護區,在布里斯班一千米處也有一考拉保護區僅在布里斯班的考拉保護區可抱考拉,在藍山雖然桉樹有許多但光憑雙眼是看不大清的,建議帶望遠鏡,這樣可能會看到考拉。其實你能看到考拉動已經很不錯了。考拉就這麼抱着樹,簡直就是一個萌物。記住:千萬不能去打擾它們!

鴨嘴獸(Platypus)

澳大利亞的單孔類哺乳動物,鴨嘴獸是出現在澳大利亞20仙硬幣上的動物,它們分布於澳大利亞東部約克角至南澳大利亞之間,在塔斯馬尼亞島也有棲息。

木蠹蛾幼蟲

這種白色、高蛋白的小吃其實是蛾的幼蟲,它是澳大利亞沙漠地區一種重要的昆蟲菜餚,還曾是當地土著人的主食。

袋鼠(Kangaroo)

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所有澳大利亞袋鼠,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裡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所有袋鼠,不管體積多大,有一個共同點:長着長腳的後腿強健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遠可跳至13米,可以說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

野兔

澳大利亞本來沒有兔子,1788年,隨着英國人首次定居澳大利亞的船隊,幾十隻兔子被運到澳大利亞,最初是作為培養食用肉類而引進,後來一些富裕的人家把兔子放到大自然作為狩獵,讓兔子逃到草原上飛快繁殖。在1950年,澳大利亞的兔子估計達到6億隻,它們破壞植被,致使水土流失,草原和畜牧業面臨長時間的破壞。澳大利亞動用了各種方法來減少兔子的數目,在1991年,澳大利亞的兔子數目下降到大約3億隻。

同中國的關係

1972年12月21日,中澳兩國建交。1997年3月,霍華德總理訪問中國。1999年9月,國家主席江澤民應邀對澳大利亞進行國事訪問。2002年9月,李鵬委員長應邀訪問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自1996年上任以來,曾先後4次訪華。2003年8月,霍華德總理應邀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03年10月,胡錦濤主席對澳大利亞進行國事訪問。2005年4月,霍華德總理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06年4月,溫家寶總理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就中澳建立「21世紀互利共贏的全面合作關係」達成共識。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李克強副總理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聯合聲明,這是自建交以來首次以聯合聲明的形式將發展兩國關係的基本原則和重要共識固定下來。中澳雙方宣布,2010年至2011年在中國舉辦「澳大利亞文化年」,並於2011年至2012年在澳大利亞舉辦「中國文化年」。

2013年4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省博鰲會見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雙方一致同意構建相互信任、互利共贏的戰略夥伴關係,並建立兩國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

2013年4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舉行會談,雙方正式啟動兩國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確定建立外交與戰略對話、戰略經濟對話等機制。在經貿領域,加強雙邊金融貨幣合作,開展人民幣與澳元直接交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