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涩泽荣一

涩泽荣一
原图链接

涩泽荣一(日语:渋沢栄一〔涩泽 荣一〕/しぶさわ えいいち Shibusawa Eiichi,天保11年二月十三日(1840年3月16日) - 昭和6年(1931年)11月11日)是幕末─大正初期活跃的日本武士(幕臣)、官僚、明治至大正时代的实业家。出身于富农家庭;留学欧洲,见识西洋近代产业与财政制度,回国后曾进大藏省做官,参与建立财政、金融制度。起草明治政府的银行条例,被任为第一国立银行监察,掌捏金融大权,整理币制.改善日本的财政。他倡议建设鐡道,组织私人经营的纺织业, 提倡海上运楡业。涩泽财阀以银行为主,也投资于产业,与石川岛造船、石川岛飞机等公司有关[1]。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曾参与创办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国立银行(现瑞穗银行)、王子制纸、大阪纺织、理化学研究所等五百多家企业,不少至今仍是日本经济的顶梁柱。有日本资本主义之父之称。

到一九〇七年,涩泽已经是八十馀'个公司的董事。

目录

经历

充当了日本棉纺业发展先锋的人们赢得了“坚强企业家”的名 声,其中没有人比涩泽荣一更加出名。涩泽荣一有著巨大的个人魅 力和准确的商业敏锐性,还有某种无赖般的肆无忌惮。一八六四 年,涩泽荣一离开江户西北部自家兴旺的农场,成为明治时期日本 最著名的商人。涩泽荣一曾经作为大隈重信的下属在大藏省任职过 一段时间,为拟订地租改革的计画和近代银行制度发挥了关键作 用。一八七三年,他辞官出任第一国立银行行长和日本第一家股份 公司“王子制纸株式会社”的经理。在十九世纪八。年代里,精力 充沛的涩泽荣一参与组建了近五百个不同企业,涉及制造、保险和交通等不同行业。在他比较成功的事业中,有创办于一八八二年的 大阪纺织公司。涩泽荣一觉得官营纺织厂的规模太小-一•毎家只有二 千个纱锭,注定了它们不能盈利。于是动用他在银行业的关系,从 他自己的第一国立银行获得了一笔贷款,然后说服一些有钱有势的 朋友向他的新股份公司共投资二十五万日圆。有了手头的资金,涩 泽荣一向世界上纺织机器的主要制造商曼彻斯特的布莱特兄弟购买 了一万个纱锭,安装在参照兰开夏一家纺织厂而建的工厂里。二十 世纪头十年,大阪纺织公司和其他纺织厂合并,成立了领先世界的 纺织品制造公司·一东洋纺织公司

东洋纺织公司和日本其他纺织公司获得国际竞争力,不仅是因 为如涩泽荣一这样的企业家善于筹集资本,也是因为日本商人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改造和革新。如涩泽荣 一把兰开夏的纺织厂照搬到大阪并配备了布莱特兄弟的机器,这表 明日本在技术知识上依赖于西方。这种依赖性导致了一个不利的观 点.日本人只会借鉴、模仿,不会发明。但是那些急于将日本人 称为“技术模仿者”的人忽略了关键的一点全盘引进那些经过检 验而且花费得起的技术,不言而喻是日本于十九世纪末最迅速赶上 西方的方法。此外,模仿产生创新,日本的纺织品生产商把他们从 国外引进的原型做了更动,使它们适应日本国内的情况,而且还另 辟蹊径把其中一些构成要素加以组合,有时竟使生产效率比国外的 更高。例如,涩泽荣一通过从中国进口原棉,把他的第一家纺织厂 建立在劳力资源丰富的传统棉布业中心大阪,降低了生产成本。此 外,一八八六年,涩泽荣一在他的工厂里都装上了电灯,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这样做的纺织品生产商,之后他又安排工人轮班生产,这 样一来,昂贵的进口机器就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运转了。

因为建立了和西方同行业一样高效且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 日本早期的实业家们感到非常自豪;但是涩泽荣一和其他一些人常 常自谦地说,他们的成就不过是对国家无私而忠诚的报效。借用西 方的技术无可厚非,但明治晩期没有多少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 商人想和国外称颂个人利益的经济个人主义发生关系。涩泽荣一于 一九一五年说道,他的唯一抱负是“把一生奉献给实业的发展,通 过实业我想我可以履行我对祖国的义务。从事业刚起步时我就没有 想过个人声名和家庭财富。我的强烈愿望是推动国家的集体福利, 发展日本的实业,增加公众财富提高大小经商者的地位,使他们 处于和欧美商人同等的地位”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商业思想也是有其目的的,它逃避了有关 个人财富积累的问题,远在大多数普通日本人知识范围之外。然而 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在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一套强调商人无私 和爱国美德的花言巧语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当时国家做了许多事来 树立公民道德的信条,空气中都弥漫著有关“国体”、“国民”的 泽荣一一再声称他投入了全部精力推动“集体福利” “丝毣没想过个人名利”,这些言辞当然也从建立早期财阀的其他 那些人嘴里说出。所谓财阀,即把大规模的公司形式、近代管理原 则和重工业引进到日本的企业集团[2]

参考资料

  1. 李纯青. 日本问题概论. 世界知识社. 1954. 
  2. 詹姆斯.麦克莱. 日本史. 远足文化. 16 May 2017: 282–. ISBN 978-986-944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