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濕地
濱海濕地 |
濱海濕地(Coastal wetland)是指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的交錯過渡地帶。按國際濕地公約的定義,濱海濕地的下限為海平面以下6米處(習慣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長區外緣),上限為大潮線之上與內河流域相連的淡水或半鹹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達的入海河的河段。與此相當的用語有海濱濕地、海岸帶濕地或沿海濕地等。地形上包括河口、淺海、海灘、鹽灘、潮灘、潮溝、泥炭沼澤、沙壩、沙洲、瀉湖、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海灣、海堤、海島等。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濱海濕地
範圍: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交錯過渡地帶
類型:灘涂濕地、淺海濕地、島嶼濕地等
學科:海洋學
外文名:Coastal wetland
下限:海平面以下6米處
地形:河口,淺海,海灘,鹽灘,潮灘
主要特徵
濱海濕地主要是指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水域及 其沿岸浸濕地帶。包括水深不超過6米的永久性水域、潮間帶(或洪泛地帶)和沿海低洼地帶。濕地具有流量調節、防止海水入侵、補充地下水或來自地下水、營養物質的沉積、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保護海岸、旅遊開發、教育與科學研究等價值。應加強保護和管理,嚴禁破壞,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國家批准不得擅自利用。 據《中國海洋報》刊載,我國沿海濕地面積約為594.17萬公頃。
濱海濕地演替
濱海濕地的演替顯著。淤泥質濱海濕地是演替發生最迅速的地方。由泥沙形成的軟相底質很容易在波浪、潮流的共同作用下發生位移,從而改變潮灘高程和被水淹沒的周期。植被是演替過程的指示者,其組成和分布受到水深等環境條件的影響。由於灘涂在不斷增高的同時也在向外拓展,因此潮灘上隨着高程發生變化的植物群落包含了時間序列上的演替過程。在紅樹林濕地,同樣有演替的發生。白骨壤和桐花樹是中國沿海紅樹林的先鋒物種,能夠適應較低的高程和較長的淹水時間。隨着淤泥增加,秋茄-桐花樹群落逐步取代先鋒物種,成為紅樹林的主要組成部分,覆蓋的高程範圍也較廣。濱海濕地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都是變化的。除了人為干擾外,其受到的主要影響有兩大類。一類是促進濱海濕地向成陸方向演替的,即導致灘涂淤積的各個因素,包括一定數量甚至不斷增加的來水來沙、植被擴展等。另一類是導致濱海濕地向海洋方向演替的,即導致灘涂侵蝕的因素,如海平面上升、經流攜帶的下降、颱風及風暴潮等。有時在洪季和枯季,這兩類影響交替發生,最終導致濱海濕地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濱海濕地類型
濱海濕地包括灘涂濕地、淺海濕地、島嶼濕地等。灘涂濕地包括低潮線以上到高潮線之間、向陸地延伸可達10千米的海岸帶濕地,包括潮上帶濕地和潮間帶濕地。潮上帶濕地一般常年積水或季節性積水,水源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河水和地下水,是濱海濕地需水的主要關注對象。潮間帶在各地寬窄不同,一般寬3~4千米。淺海濕地主要指淺海灣及海峽低潮時水深在6米以內的水域。淺海濕地海水溫度適中、鹽度較高、營養物豐富,適於魚、蝦、貝、藻生長繁殖。島嶼濕地林木多、灘涂廣闊,是鳥類的遷徙棲息地。中國濱海濕地主要包括淺海水域、潮下水生層、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間沙石海灘、潮間淤泥海灘、潮間鹽水沼澤、紅樹林沼澤、海岸性鹹水湖、海岸性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濕地12種類型。
濱海濕地分布
中國濱海濕地總面積594平方千米,主要分布於沿海省區和港澳台地區。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6900多個,面積8萬多平方千米,發育岸線1.4萬千米;流域面積超過1 000平方千米的入海河流1500多條;面積10平方千米以上的海灣160個。濱海濕地以杭州灣為界,杭州灣以北除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的部分地區為岩石性海灘外,多為沙質和淤泥質海灘,由環渤海濱海和江蘇濱海濕地組成;杭州灣以南以岩石性海灘為主,主要河口及海灣有錢塘江-杭州灣、晉江口-泉州灣、珠江口河口灣和北部灣等。中國濱海濕地可分為鹽沼濕地、潮間砂石海灘、潮間帶有林濕地、基岩質海岸濕地、珊瑚礁、海草床、人工濕地、海島。
鹽沼濕地
即潮間鹽水沼澤。中國最普遍的濕地類型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口以北的濱海地區。隨着米草等草本植物在南方沿海的蔓延,在長江口以南的沿海濕地(尤其是福建省),也在加大分布。蘆葦群落是中國濱海濕地分布最廣泛的草本鹽沼類型。在盤錦濕地的葦田面積為663.83平方千米,是亞洲最大的葦田、世界第二大葦田。鹽地鹼蓬群落是中國北方濱海濕地的重要群落。雙台子河口的鹽地鹼蓬群落的面積曾達20平方千米。互花米草群落是中國沿海近30年內出現的優勢群落,分布在80多個縣(市)。海三棱藨草群落是分布於江蘇、浙江、河北等地潮間帶濕地特有濕地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長江口諸島嶼以及杭州灣南岸灘涂濕地。短葉茳芏群落是南方沿海的常見濕地草本植物群落,分布於珠江口兩側,東至深圳,西至台山,以及廣西的欽州灣和南流河口一帶。
潮間砂石海灘
植被覆蓋為沙生植被,包括沙生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沙生草叢包括喬草型和雜草型草叢2個種類。喬草型草叢以喬本科和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為建群種。從遼寧省到浙江省較多出現的喬草型草叢有沙鑽苔草群落、矮生苔草群落、白茅群落等。在福建、廣東沿海沙灘上,常見鹽地鼠尾粟群落等。雜草型草叢有沙引草群落,分布於遼寧至江蘇的海邊沙灘上,多呈單種群落,是沙灘裸地上的先鋒群落。在福建沿海常見海邊月見草群落。喬草型草叢和雜草型草叢有時也會鑲嵌生長。除了草叢外,適應沙生環境的還有蔓荊、仙人掌等灌木和多肉類植物,以及木麻黃、濕地松、厚莢相思等喬木,多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及海南島的砂質海灘上。
有林濕地
主要為紅樹林沼澤(見紅樹林濕地)。紅樹林自然分布為從海南南端至福建福鼎,以廣東和海南為盛。在熱帶濱海濕地上,除了紅樹林外還有熱帶雨林。在海南萬寧縣神州半島有9.5平方千米的單優青皮林,樹齡達4000~16000年。溫帶地區也有人工栽培的潮間帶有林濕地,較為典型的是長江口南北支分汊口的邊灘濕地,即崇(明島)西濕地。
海岸濕地
基岩質海岸長度約5000千米,約占大陸海岸線總長的30%。除了大陸海岸線外,海島是基岩質海岸濕地集中分布的地方。在杭州灣以北,基岩質海岸濕地集中在遼東半點和山東半島;在杭州灣以南,基岩質海岸很普遍。基岩質海岸的植被分布決定於氣候條件、岩石上土壤發育情況。基岩質海岸通常是大陸山丘向海延伸,逼進海洋的余脈,因此通常山上的植被直接受到海洋的影響。植被包括落葉針葉林、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季雨林、雨林等。
珊瑚礁
主要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北部灣海島、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的周邊海域,台灣島南端以及南海諸島,以南海諸島的珊瑚島礁為多。台灣海峽、台灣島東岸與東北部雖位於北回歸線以北,但受黑潮的影響,也生長珊瑚並成岸礁。華南大陸不少岸段零星生長着活珊瑚,從生的很少,聚成岸礁者僅見於北部灣的潿洲島和斜陽島。西沙、南沙群島的珊瑚礁發育較好,海南島、台灣島的珊瑚礁因水溫的季節間變化較大,成礁緩慢,被稱為「高緯度珊瑚礁」。
海草床
在廣西、海南有一些片狀分布。中國熱帶亞熱帶自然分布的海草消亡迅速,主要原因是圍墾、挖沙蟲、攔網、電魚、密集養殖等。分布在熱帶地區的有海菖蒲、泰來藻、絲粉藻等;分布在亞熱帶的只有針葉藻;分布在溫帶的有大葉藻、叢生大葉藻和紅纖維蝦海藻等。
人工濕地
濱海地區的人工濕地以水庫、魚塘、與生態恢復或重建的濕地為主。魚塘是濱海地區最為常見的人工濕地,大部分魚塘或是建在海堤以內,或是建在海灘邊的沙堤後。在南方沿海,尤其是砂質海岸上,普遍築有蝦塘、魚塘,有的建在沙堤內側,有的則占據了相當面積的瀉湖。在圍墾、曬鹽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人工濕地,以鹽生草甸和淺水的鹹水湖(池塘)為主。在濱海地區還有一些廢棄鹽田和圈圍鹹水湖也是一類人工濕地,這類濕地具有穩定的水深和較高的鹽度,在北方海岸帶上有較多的分布。
海島
中國島嶼海岸線長14000千米,總面積80000平方千米以上,面積500平方千米以上的島嶼有6900個。海島可分為大陸島、海洋島和沖積島。中國93%的海島都屬於大陸島。海洋島可細分為火山島和珊瑚島。火山島一般面積不大(如澎湖列島),均分布在台灣省海域,約占全國海島總數的0.1%。珊瑚島地勢平坦,以珊瑚砂為底質,分布在北緯30°以南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即海南、廣東、台灣3省,並且一半分布在台灣省。珊瑚島約占全國海島總數1.6%。沖積島位於江河入海口,一般地勢低平,形成和消亡的過程都較迅速。如河北省的蛤坨島在10年內縮小了近1/3的面積,並分裂成4個島;上海的崇明島在逐漸長大。[1]
參考文獻
- ↑ 淺談濱海濕地的作用與保護意義搜狐網,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