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榕
濱榕 |
中文名:濱榕 拉丁學名:Ficus tannoensis Hayat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蕁麻目 科:桑科 亞 科:波羅蜜亞科 族:榕族 屬:榕屬 亞 屬:無花果亞屬 組:無花果組 亞 組:無花果亞組 系:蔓榕系 亞 系:蔓榕亞系 命名者及年代:Hayata, 1918 |
濱榕(bīn róng),學名:Ficus tannoensis Hayata,俗名:菱葉濱榕,異名:Ficus tannoensis f. rhombifolia Ficus tannoensis f. angustifolia ,是桑科榕屬的植物,是台灣的特有植物。分布在台灣本島,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1]
目錄
濱榕形態特徵
濱榕 常綠藤狀灌木,匍匐枝節上生根;小枝微被柔毛或近無毛,淡紅色或紅褐色。
葉薄 紙質,葉型變異大,線形至狹披針形,長2-13厘米,寬3-20毫米,先端漸尖至急尖, 基部圓形至鈍形或為耳狀,全緣;
邊緣不規則波狀,具3或5主脈,兩側具2-3鈍齒, 基生葉脈較短,側脈3-12對;葉柄長5-15毫米,微被柔毛和鱗毛;
托葉膜質,線狀 披針形,被柔毛,長5-15毫米,早落。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近梨形,長約1.3-1.5 厘米,直徑1.2厘米,淡棕色,表面無毛;
基生苞片3,膜質,總梗具鱗粃長約(3-)5- 7毫米;花雌雄異株,雄花和癭花生於同一榕果內壁,雄花具小花柄,花被片3-4;
雄 蕊2-3,癭花具柄或無柄,花被片3-5,子房具柄,光滑,球形或斜卵形,花柱側生, 短,柱頭膨大或截形;
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中,多數,無柄或具短柄,花被片3-4;子 房無柄,球形,光滑,花柱側生,較長,柱頭漏斗形。花期3-4月,果期5-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