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湟源丹噶爾古城

湟源丹噶爾古城位於青海省湟源縣,地處黃河北岸,西海之濱,湟水源頭,距西寧市40公里。被譽為 「海藏咽喉」、「茶馬商都」。丹噶爾,即藏語「東科爾」的蒙語音譯,意為「白海螺」。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在這裡結合,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在這裡相交,唐蕃古道與絲綢南路在這裡穿越,眾多民族在這裡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馬商都」、「小北京」之美稱。[1]

目錄

發展建設

隨着時代發展,商貿中心地位的轉移,丹噶爾古城日漸蕭條。為了建立有特色的城市景象,延續古城文脈,吸引旅遊投資,湟源縣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古城進行保護性修復,旨在將丹噶爾古城打造成為集獨特的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商業文化、軍事文化、宗教文化和獨特的建築藝術為一體的文化古都和兼有餐飲住宿、休閒娛樂、旅遊觀光、商貿交易功能的環湖旅遊目的地,夏都西寧旅遊圈和青海

湖旅遊圈上的重要節點,展示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交匯融合景象的平台。 這項以恢復重現昔日「茶馬商都」風貌的工程,以全長800米的丹噶爾大街和豐盛街為主,貫穿城隍廟、丹噶爾廳署、文廟、商號店鋪、火祖閣等建築,在保護原有建築的基礎上,分為文物展示區、旅遊購物區、餐飲休閒區三大功能區,修復新建了入口廣場、文廟廣場、火祖閣廣場、東西城門、3個牌坊、4處民俗宅院、博物館、民俗展館、丹噶爾廳署、洋行、文廟、昌耀紀念館、羌笛樂宮演藝大廳、火祖閣等主要景點及600多間店號商鋪和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石碾、石磨、皮影戲、巡捕、駝隊等反映當地文化特色的人物、場景等小品景觀,並用湟源排燈代替街道、店鋪等照明設施。這項修復工程已完成投資1億元,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人們似乎又看到了車馬擁擠、店鋪林立、商賈雲集、一派盎然生機

修復後的丹噶爾古城已正式對外開放,吸引了大批遊客。排燈、剪紙、曲藝、羊皮繡以及「花兒」會、朝山會、廟會、法會、祭孔、祭海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為古城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內涵。其中,湟源排燈已被列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青海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珍品。

主要景點

拱海門

丹噶爾古城的的西城門——拱海門,這個名稱與古羌地祭海的風俗有關。「拱」是作揖,「海」指青海湖(西海),意為拱手西海。據說,清政府每年農曆七月十五都要派遣欽差大臣到青海湖畔,召集蒙藏各部落王公頭人祭海會盟。而去青海湖畔,丹噶爾古城是必經之地,欽差大臣從東城門進,西城門出,在西城門外要舉行簡單的祭海儀式,因而稱西城門為「拱海門」。其實祭海只是形式,目的是通過會盟防止戰亂,維護國家的和平統一,「自是聖朝崇祀典,願祈福澤遍蒼生」。直到民國,這一慣例一直沿襲下來。

明清老街

作為湟源老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湟源民俗集聚的明清老街,連接着城隍廟、關帝牌坊、文廟等古建築群,記載着古代西北地區最大貿易市場的發展,展示了湟源歷史發展脈絡,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和歷史文化價值。由於經濟、文化等的發展和商貿中心地位的轉移,明清老街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店鋪大多改為民居,古建築也多改為磚混樓房。為了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延續城市文脈、改善旅遊投資環境,湟源縣政府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和城市更新與發展相結合的辦法,對明清老街進行保護性開發。

仁記商行

保護開發的老街,使用青磚、灰瓦、白牆、朱紅柱廊等元素,採用明清典型的七彩遍裝法彩繪,民居採用灰、白、朱紅三色飾面。在造型上採用幾何塊體相互組合、高低錯落;在材質上,採用玻璃與磚牆的虛實對比,相互借景;在色彩上表達出傳統民居黑、灰、白基本色調,使建築布局與老城建築格局相吻合。同時,設置「一軸四區四節點」。一軸,即把明清老街和豐盛街作為貫穿城隍廟、文廟、關帝牌坊和火祖閣的歷史發展軸;四區,即文物展示區、旅遊購物區、茶飲休閒區和休閒購物區;四節點,即入口廣場、文廟廣場、明清老街和東城壕什字、火祖閣廣場。結合城隍廟、文廟、關帝牌坊等的保護,重建西城門、三個牌坊、文物展示中心、丹噶兒府衙、洋行等。沿街還設置代表湟源文化特色的石碾、栓馬樁、栓馬環、石磨、馬車、府衙前的石獅等,恢復老街舊貌,增添商業街的文化歷史意蘊。 [2]

丹噶爾古城現存的一座洋行——英國人辦的仁記商行,它是舊中國外商在湟源經商的歷史見證。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丹噶爾古城商貿鼎盛,年交易額達到白銀300萬兩,是當時西寧府貿易總額的六七倍,英、美、俄、比利時等國商人,京、津、晉巨商大賈,紛紛前來此地設立洋行,駐莊經商。有名的洋行有新泰興、仁記(英)、平和、怡和、居里、瑞記(美)、美最斯(俄)、瓦利(土)等。他們主要從事青海羊毛的收購販運,在國際市場賺取豐厚的利潤。

丹噶爾廳署

仁記商行對面,是丹噶爾廳署。乾隆九年(1744年),因丹噶爾路通西藏,逼近青海,為漢、土、回、藏、蒙往來交易之所,經西寧道僉事楊應琚奏請朝廷以高台縣議裁主簿移駐,並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無他泄」。道光年間,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設立丹噶爾廳,屬西寧府。現修復的丹噶爾廳署為前後兩院,前院有大堂及六房,後院有議事堂等。 丹噶爾廳署內,每天由當地民間藝人定期進行縣衙升堂表演,藝術地再現當時辦公、生活的場景。

城隍廟

城隍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縣城西門內北,建於清乾隆年間,占地四畝多,有山門三間,門前石砌台階,左右石獅旗墩圍杆刁斗,山門對面有青磚照壁,高兩丈,寬三丈,刻有花紋圖案。門內建有鐘鼓樓閣,門樓戲台,正殿、廊房、牌房、花園、書房等規模井然。全廟建築屬傳統式飛檐大屋頂,繪畫雕刻,尤顯瑰麗, 廊房內的壁畫--勸善圖,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是西北地區保護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近年來,多次修繕,重塑了城隍等塑像,再現了城隍廟往日風采。

特產皮繡

丹噶爾皮繡是湟源人民創造的一種卓越的手工藝術品,具有精湛的技藝、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豐厚的文化蘊含,至今已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是青藏高原民間藝術的一絕,為湟源所獨有,作品《高原精靈》被奧組委收藏。其淵源可追溯到古羌時代。

湟源,又史稱「西戎羌地」,為古羌人生活棲息的地方,早在3000多年前,在這裡生活的羌族先民們在皮制服裝、靴帽及箭筒等物品上,用羊毛、皮繩等材料開始簡單刺繡原始的圖騰符號,作為裝飾或崇拜物。此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多種民族、文化的交流,皮繡也逐漸融會了南北各地的繡法和技藝,培

養了質樸而優美的藝術風格,內容、用料和製作工藝也越來越豐富、繁雜和精美。丹噶爾皮繡也更趨成熟,甚至出現了專門的皮繡藝術品,其內容包含山水、花鳥、人物、宗教等,畫面徐徐如生,惟妙惟肖,形式涵蓋服裝、飾品、日常生活用具等,用料多為各色絲線、羊毛、馬尾等。整個作品原始古樸,底蘊豐富,逐漸有了鮮明的藝術個性和地域特色,成為民族文化中瑰麗的亮點。 皮繡取材於特製的各類皮料,用毛線、皮繩、馬鬃及絲、絨、棉及多種顏色的繡線,運用平繡、網繡、盤金繡、拉鎖繡等七十多種針法,根據不同題材、不同物象、不同紋理、不同要求,選配各種不同色階的繡線,構成各種優美的圖像、花紋,再加上結構虛實結合,明暗對比,其藝術特色形象生動,粗獷逼真,質感強烈。

皮繡既有欣賞的藝術品,也有美觀適用的日用品,可繡以自然風景、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人物肖像等圖案,畫面絢麗多彩,富於變化。   如今,經過藝術革新的丹噶爾皮繡,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採用現代各種刺繡技巧和新型材料,使其形式更加多樣,題材更加廣泛,並融入堆繡、盤繡、藏繡、刺繡等手法,精選具有教育意義的典故、文學作品、民間故事、傳說和反映當地的自然風貌、文物古蹟及民間藝術等內容,使丹噶爾皮繡更加生動逼真,形神兼備,賦予了新的藝術生命力。[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