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湘绣之惊艳(王福光)

湘绣之惊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湘绣之惊艳》中国当代作家王福光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湘绣之惊艳

酷暑难耐夏季,我总喜欢光顾两个地方,一个是图书馆,另一个是古玩城。

在图书馆里,我可以尽情地享受安静与肃穆令人神往地读书环境及人们对知识渴求的那种热烈的氛围。当你手捧一本好书坐在一个不被人们注目的角落里默默地阅读时,心中就会油然升起一种感觉仿佛自己就是一位虔诚的教徒,在全神贯注地倾听着真主的教诲。书中的那一个个字符一行行句子,都是祈祷与倾诉,字里行间透出的是神圣与庄严,散发出的是纯真的人性之美,含蓄饱满的博爱情怀和洞察一切的睿智教诲。

此时,我完全沉醉其中忘掉了生活中的烦恼,忘掉了被误解的痛苦,忘掉了现实中的一切。忘情地放飞着自己的思想,遐想在虚无缥缈的空间自由地翱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然如玉,墨卷书香里带给你的都是欣喜与感动,是心景的恬静与清爽。

另一个我喜欢去的地方是古玩城。当你走进城中,仿佛感觉时间在倒流。把你带进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年代。古香古色的名人字画,精美绝伦的古瓷古陶,栩栩如生的雕刻珍品,玲珑剔透的翡翠玛瑙琥珀摆件仿佛它们在向你诉说着那些陈年往事,述说着那斑驳而辉煌的过去。我徜徉沉迷在这未知的世界中, 徜徉痴迷在激动与惊叹之中。

突然眼前为之一亮,我被一幅精美的画卷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停住了脚步,凑到前去细细地观赏。太精美了!精美的让你懵然心动难以置信,那是一幅画吗?不!那简直不能称之为画。画总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而它却是那样地真实!仿佛就是真山真水的浓缩版,被镶嵌在这几尺见方的相框中。瞧!那崇山峻岭的颠峰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那远山近岭被深绿浅翠远暗近明的色彩所突显。画面有着强烈的层次感与真实感。 在两山之间有一条宛如银龙般蜿蜒曲折的大河横贯其中。江水滔滔波光粼粼,仿佛在不停地流动。一叶扁舟正乘风破浪顺流直下。艄公头戴蓑笠,两腿叉开正奋力地撑着竹竿把握着方向。

两位老者坐在船舱内向窗外指指点点。仿佛他们在吟诗作赋,赞美这秀美的自然风光。 我情不自禁也想跃跃欲试,也想把自己浓缩变小,跳进画框内,同他们一起畅游行乐对酒当歌。

我屏住呼吸细细地观察,在山坳深处有一座毛竹屋。柴门洞开一位美妇正斜依在窗台上向江面眺望。那娇媚的神态,那举手投足仿佛与真人一般,真令你拍案叫绝!门前是一片宽敞的院落。一位幼童与一只小狗在嬉戏玩耍红衣绿裤的幼童手拿一根短竹竿正在追逐着小狗。孩童顽皮可爱天真无邪的表情被刻划地栩栩如生如真人一般。此时,我真担心他们只顾着玩耍不小心从画框中跌落下来。

我继续前行,前面的一幅画是另一番别样风景。那是一幅花卉争艳图。画面热烈而火爆,簇簇艳丽的红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花团锦簇争奇斗艳,那一朵朵花儿吐蕾展瓣唯恐落后。两只彩蝶正围绕着花儿翩翩起舞。我痴迷地站在那儿观赏,仿佛嗅到一缕淡淡地清香。

我继续轻步向前移动,生怕惊飞了那两只飞舞的彩蝶。 前面是一幅剑竹图。这幅画虽然没有花卉图案那样浓墨重彩下的璀璨斑斓光彩照人。但却通过深浅不一的一种墨色,把竹子的远近深浅层次分明地都突显出来。单一的着色更彰显了竹子孤傲清高的特性及不附庸俗傲立独尊的性格和韵味。那挺拔直立如剑的劲竹,那钢键如刀锋般的片片竹叶,整个画面透出一副大气凛然倔强不屈的气质,真可令人叹为观止。

观竹如品人生,它带给你是一种清心寡欲平心静气之感。此时我不禁想起刘孝先的诗句: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及郑燮《竹石 》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古人精美的诗句把竹子的性格入骨三分地表现出来。

这一切都是湘绣的杰作与风采,真可谓令人刮目相看。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绣品使我倍感惊奇,在惊叹之余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让我大开眼界。在这数尺见方的小小区域里,包容着这么多的赞美惊叹与神奇!赞赏之余我不禁感叹,中国人民的无限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真是有你想不到的,却没有做不到的。

中国的刺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刺绣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刺绣与养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几乎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相辅相成从远古走到今天。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五千年以前就有关于养蚕的记载,无可置疑地讲,中国是首个把蚕丝事业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去的国家。 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生产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在宋朝时,就已经非常盛行在服饰上刺绣。中国的刺绣有地域之分,形成各自的流派。其中苏蜀粤湘四大名绣成为了刺绣业中最杰出的代表。

湘绣是对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湘楚地方刺绣的总称,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馥郁芬香的湘楚气息。 湘绣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及其他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形成以国画为基础,以针代笔,巧妙地运用一百多种针法和数百种绣线在上等丝绸,软缎等真丝材料上进行创作。

湘绣最显著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图章法严谨、画面质感强,具有“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和“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艺术效果和美誉。 湘绣配色善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利用空白,突出主题,形成了湘绣水墨画般的素雅品质。

湘绣着色富于层次,绣工们“以针为笔,以纤素为纸,以丝绒为色”,大大发挥掺针掺色的作用,巧妙地以各种原色花线在质地上参互调合。同一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生动地体现出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的色彩浓淡和明暗的变化。 湘绣作品以狮、虎、松、鹤等,特别是以虎狮见长。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可以假乱真。湘绣独创的鬅毛针法,专门用来表现动物的毛发,传神逼真,令人叹服。

湘绣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

湘绣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湘绣中,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衣物也是一丝不苟逼真完美地表现出来。 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此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质朴而优美的艺术风格。随着湘绣商品生产的发展,经过广大刺绣艺人的辛勤创造和一些优秀画家参与湘绣技艺的改革提高,把中国画的许多优良传统移植到绣品上,巧妙地将我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柔和其中。

从1958年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绣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绣,绣品将金石丝线等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堪称旷古之作。 湘绣曾在巴拿马、芝加哥等世界博览会上获奖。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可以假乱真。

当今已发展到异色、异形、异面的双面全异绣。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随着湘绣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众多刺绣艺人不断深索和一大批出色的中国国画家潜心投入,湘绣吸收了我国古老文化中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等诸种艺术精华,从而形成了以中国画为基础、以数十种针法和多种色阶的绣线,在各类底料上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出物象外形内质的自行特色。 湘绣的\\"绝招\\"要数20世纪下半叶的双面全异绣,设计的巧妙和针法的变化二者结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绣技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制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例如,一幅《狮虎》座屏绣品,一面是一只仰天长啸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一只低首夜行的下山狮,一上一下,正面的虎头转到反面变成了狮尾,两面的形象迥然不同,令人瞠目。

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的绣的是“当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胞”身着女儿装的少女校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

因此,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也是湘绣在刺绣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流派。 湘绣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它在继承传统的刺绣技艺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相继绣出了一批双面全异刺绣作品。尤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双面全异绣人物题材作品,经专家们鉴定,是一幅“超级绣品”。中国科技协会将这幅绣品选为“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会”的展品。贺香港回归的大型双面绣座屏《百鸟朝凤·洞庭春色》在香港回归和特区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得到了中外来宾的赞赏和好评。

湘绣是中国刺绣界中的一块精美无比的艺术瑰宝,处处闪烁着中国人民的勤奋智慧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要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使其今后不断地发扬光大,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

作者简介

王福光,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