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焉支山(安程)
作品欣賞
游焉支山
有一種花叫紅藍花,含紅黃兩種色素,把它搗碎,濾去黃色,剩下紅色慢慢陰乾,即成胭脂。有一座山叫焉支山,它聳立於武威和張掖之間,攔腰把千里河西走廊分成兩半,人們也稱它胭脂山。
焉支山,自古以來盛產紅藍花。西漢初年,焉支山還是匈奴的屬地,每當紅藍花盛開時節,一群群匈奴婦女上山採摘,然後搗煉製成鮮紅的胭脂塗抹在臉上。一張張紅潤的臉就像一朵朵美麗的紅藍花,是匈奴男人的最愛,特別是匈奴的王族,他們的閼氏(妻子)就多出自焉支山地區。焉支、胭脂、閼氏,三詞同音,人們已難以探究它們的具體由來,但可以肯定它們都源於這座盛產紅藍花的山。
現在的焉支山是一個4A級旅遊區。我走進景區,在一個小木屋的屋檐下,兩位保潔阿姨正坐着吃饃饃,她們熱情地拿出包里的饃饃給我吃,說是自己家做的。我想拒絕,卻盛情難卻,於是坐下來和她們一起吃着有香又甜的饃饃。
這山里是不是長着很多紅藍花?我問。
是的,不過紅藍花的花期在秋天,現在看不到它美麗的花朵。一位阿姨回答說。
還有昨天剛下過大雪,左邊的溪谷道路雪很厚,不好走,你現在最好從右邊的石階上山,下山的時候再從溪谷出來,那時雪應該融化的差不多了。另一位阿姨說。
我謝過兩位阿姨,然後向右邊的山道走去。
或許是昨天的大雪寒意未退,景區里遊人稀少。道路左邊的一段溪流里出現了一個石頭陣,據說是當年霍去病行軍至此,軍隊做飯用的案板石。案板石的真假還有待學者們的研究,但那位英姿颯爽的少年將軍是真的來過這裡。
古時長城以北是一片廣闊的草原,居住着許多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任性自由。只是遇上天災年份大量牲畜死亡造成食物短缺,他們就會展現出馬上民族的掠奪性,對南方中原農耕文明進行侵擾、掠奪。
匈奴是興起於秦漢之際的強大遊牧民族,自戰國末期開始不斷地騷擾中原國家的北邊。秦始皇統一七國後,派蒙恬率30萬軍隊北逐匈奴,收復河南與河套地區,並築萬里長城以拒之,匈奴之患暫時得到解決。然而秦末亂世,中原政權無暇北顧,匈奴此時又出現了一位天才的統治者——冒頓單于,他使匈奴走向極盛。到西漢初年,匈奴已經成為中原政權的最大威脅。於是前200年漢高祖劉邦率30萬大軍北伐匈奴,不料反被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後來被迫和親納禮才得以解圍,從此漢帝國開始了對匈奴屈辱地和親政策。
國家的交往總是以實力為前提。經過60多年的休養生息,漢帝國漸漸強大。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當政,他已無法忍受對匈奴的屈辱和親,他要打垮匈奴,解決北部邊患。經過河南、漠南兩次戰役,前121年,漢武帝再次出兵,這一次兵峰所指的是匈奴右部的河西走廊。19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在春夏兩次河西之戰中大勝匈奴,消滅了河西地區的匈奴主力。其中第一次的春季河西之戰,就在焉支山大戰了一個來回。
河西戰役後的同年秋,渾邪王率部降漢,漢帝國據有整個河西走廊,匈奴人更是唱出了千年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息番,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裡的無顏色正是指匈奴失去盛產紅藍花的焉支山後,婦女們沒有了塗抹口臉的胭脂。這樣的結果歸根究底是源於匈奴對漢帝國的掠奪,有點咎由自取,但戰爭除了所謂的正義與邪惡,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就像從古至今很多本是男人們的戰爭到最後總少不了女人和小孩去承受痛苦。
兩千年的風吹雨打已在這些石頭上留下斑斑痕跡,往事已過去很久了。我抬頭望,山上一片密密的原始森林,匈奴人看過,霍去病看過,現在我也看到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來看,我想它才是勝利者。上山吧,走進這一片森林去看看。
山道是一級級的石階,旁邊低矮的灌木叢中還有一堆堆未化的雪。登上一個山頭,來到一個廣場,左邊是一座七層高塔,右邊是一座道觀,都是近年新建,雖沒有歷史滄桑,但也顯得別雅精緻。我趴在護欄上,遠處的山都是光禿禿的草坡,只有腳下的這一座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森林。
日暈,快看。旁邊一個遊客喊了起來。我抬起頭,太陽高高的掛在蔚藍的天空中,在它的外圍出現了一個七色彩虹似的圓環。平生第一次看見日暈,我不顧陽光的刺眼,仰着頭看了又看,生怕它會突然消失。
離開廣場,進入森林的深處,太陽失去了威力,半點陽光透不進來,陰陰涼涼的。筆直高挺的青海雲杉上掛着的積雪在慢慢融化,水滴落下來,打濕了遊人的衣裳。石階變成了一塊塊木板鋪成的棧道,木板上也還積着厚厚的雪,三三五五、深深淺淺的腳印落在雪上,那是前面的遊人剛剛走過的。前方出現一塊不大的開闊地,一座古典與現代結合的宮殿屹立,十來個工人正在作外牆裝飾。我看了看路邊的指示牌:隋煬帝行宮,千年前的盛事好似又浮現在眼前。
609年正月,隋煬帝帶着浩浩蕩蕩的隊伍離開洛陽,開始西巡。他過西安沿渭河西去,五月到達今青海樂都縣,在這裡隋煬帝派大軍討伐阻礙絲綢之路暢通的少數民族政權吐谷渾,經過一個月的戰事,滅吐谷渾。然後隋煬帝越扁都口到達張掖,召西域諸國王侯到焉支山相會。
六月十七日,隋煬帝前往焉支山,並在焉支山會見了西域27國的國王、使臣,焉支山上旗幟招展,歌舞喧譁,軍隊民眾盛裝列隊相迎,27國友人被隋帝國的富強所震撼。十八日,隋煬帝下詔在吐谷渾故地設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青海地區第一次全部納入中國的版圖,它是隋朝的極盛,也是中國疆域史上有重要影響的事件。二十一日,隋煬帝舉行萬國博覽會,展示各國風俗物產,當然最重要的是顯示中國的地大物博、繁榮昌盛。二十三日,隋煬帝登焉支山頂峰,封禪祭天,並免除了他此次西巡經過地區兩年的賦役。然後結束了在焉支山一周的盛會,經武威於九月回到長安。通過這次西巡,隋煬帝消除了吐谷渾對絲綢之路的威脅,向西域諸國展示了隋帝國的強盛,對帝國西北部地區的安定和經濟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當年隋煬帝會見西域諸國國王和使臣、舉行萬國博覽會的地點,現在已難以尋覓,但我們可以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山上建着行宮的小塊空地,真正的地點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應該記住隋煬帝曾經給焉支山帶來的輝煌,還有我們在對待歷史、對待歷史人物的時候,更應該功過相分,中肯評價,如隋煬帝,他雖是亡國之君做了很多荒唐事,但也開創了科舉制度、修建了大運河,還有這次西巡,都對中國歷史有重要的影響。
已經到了下山的路,不一會聽到山谷里傳來潺潺的水聲。雪已經化了很多,但有些路面卻結成了冰霜,變得很滑,本來輕鬆地下坡,現在只能扶着護欄小心翼翼地走。
終於見到溪水了。山谷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頭,兩面山坡是密密的雲杉,一條湍急、清澈的溪流像是從森林中憑空而來。溪流中、石頭旁還有許多厚厚的雪,水流從雪下面穿過,在不遠處又蹦了出來,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在玩捉迷藏。山谷里更加陰冷了,沒有風卻陣陣寒意襲來,不禁使我加快了腳步。
走出景區已是下午三點鐘,我來到景區外路邊的一家小餐館,老闆是山下中河村的村民。他說,這路兩邊的商鋪都是中河村的村民經營的,村裡的人基本都在縣城或者市里買了房,平時在城裡住,每年五月份到十月份焉支山景區開放時就回來開店做生意,有百貨店,特產店,最多的是飯店。而且每年七八月份,很多人還會回來上山去采蘑菇,現在蘑菇價錢好,能賺不少錢。所謂靠山吃山,我們村的人就是沾了焉支山的光。
你們的生活以後還會越來越好的,因為焉支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旅遊啊。我說。
希望如此啊。老闆憨笑着回答。
吃完飯下山,經過中河村,焉支山上流下來的溪水穿村而過,村里種了很多高大茂盛的白楊,白楊下幢幢民居,四周的院牆都貼上了白亮亮的瓷磚,大門更是講究大氣,雖然很多都緊鎖着大門,卻也難掩屋主人的富足。
我好羨慕這裡的村民,比起很多景區原住居民的艱辛,這裡真正是開發了景區富了人民,他們說到焉支山一定是充滿了自豪,歷史如此,現實更是。我想到剛剛餐館老闆那憨厚地笑,那應該也是整個中河村人民的笑臉。真希望祖國的美麗山河發展得處處都像焉支山,而那裡的人民也都像中河村的村民,天天洋溢着憨厚的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