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村镇
渡村镇座落在太湖平原东部,东山半岛中段,地理坐标为北纬31°03′~08′,东经120°35′~37′。它东西濒临太湖,东北与浦庄镇接壤,西南和东山镇交界,距苏州胥门32公里,处环太湖旅游经济区内。苏东运河、木东公路平行穿越全镇,水陆交通便捷。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受太湖水体调节,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稻、三麦、油菜生长。地下矿产资源以煤为主,分布镇域南北,蕴藏量约1.2亿吨,煤层埋深较厚。2000年全镇总人口2372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65人。辖15个行政村、1个渔业队、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29.7平方公里。[1]
目录
建制沿革
渡村,自宋代始,于太湖东岸淤积成陆,属吴县,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
元至正年间,境内上保、下保(现穗丰村)属吴县吴苑乡。明初兵卒屯垦水东之西滩,随之中原大批移民南渡,始成"横山之南,九庄十八舍",渡村编为里、甲。清雍正年间,渡村属吴县遵礼乡第二十七都。上保、下保属吴县吴苑乡第十都,黄垆属吴县吴苑乡第九都。清光绪年间,遵礼乡、吴苑乡划归太湖厅(县级建置,属苏州府)。
民国元年(1911)7月,太湖厅归并吴县,时境内为吴县横泾市所辖。
民国十八年,境内有渡村镇、石塘镇、黄垆镇及下堡、吴舍、孔家塘3乡等建置,为吴县第五区所辖,区署驻横泾镇。
民国二十三年,渡村镇改为徐墅乡,黄垆、石塘改镇为乡。时境内还有下堡乡,吴舍、孔家塘2乡并入徐墅乡。
民国三十六年,徐墅乡改为渡村乡,境内有石塘乡、嘉禾乡(原黄垆乡),属吴县东山区所辖,区署驻横泾镇。
民国三十七年,渡村、石塘、嘉禾3乡合并,改称庄莲镇,(各取庄子桥、采莲桥一字命名)。属吴县洞庭区所辖,区署驻东山镇。
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庄莲镇为吴县东山区所辖。
1950年4月15日,庄莲镇调整为渡村乡、石舍乡、采莲乡,归属苏南行政公署太湖区行政办事处横泾区所辖。
1956年,石舍乡分别并入渡村乡和采莲乡。
1957年9月,采莲乡并入渡村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设在前街。
1958年10月,改乡为公社,成立渡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83年政社分设,恢复渡村乡建置,乡人民政府驻地设在人民街。
1993年撤乡建镇,渡村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集镇新区腾飞路。[2]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清时期,县以下设乡,乡以下为都、图、村。清雍正年间,渡村由遵礼乡第二十七都及吴苑乡第九都、第十都合成。遵礼乡第二十七都统9个图,吴苑乡第九都统13个图、第十都统4个图。其中部分图、村今属浦庄镇,东山镇。
遵礼乡第二十七都统9个图,即一图为:徐墅(俗名渡村),跨一、二、三图。新泾港口、庙前、前样头、司马墩、店桥、高公桥、横街、东巷声、牛桥、赵家扇、大树鹭、豆腐巷、庙桥。
民国37年,庄莲镇所辖9个保,即第1、2保(黄垆),第3保(庙前头、新桥头、南庄村),第4保(横街、盛家岸、太平桥、漾桥、赵家扇、东巷声),第5保(舍上及塘桥南),第6保(塘桥北及石南村),第7保(石塘、占家),第8保(东陆、西陆、仙路桥),第9保(三连、三塘村)。
1950年4月15日,庄莲镇调整为3个乡。渡村乡下辖前秧村、庙前村、中心村、南庄村、三连村、三塘村、太平村、盛家村、秧桥村。乡人民委员会驻地设在前街。采莲乡下辖黄垆村、潦里村、桥东村、石塘村、下堡村、陆湾村、上堡村、陈庵村、兴家村(1957年9月划归浦庄乡)。乡人民委员会驻地先设在石塘,1957年设在黄垆。石舍乡下辖顾家村、东陆村、西陆村、石南村、石北村、舍上村、塘桥村、西塘村、柳舍村、吴舍村。乡人民委员会驻地设在石舍,后迁至塘桥。
1956年,石舍乡所辖顾家、东陆、西陆、石南、石北、柳舍6个村并入采莲乡,舍上、塘桥、西塘、吴舍4个村并入渡村乡。
1957年9月采莲乡并入渡村乡,形成现有镇域,至2000年未变。
1958年成立渡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改乡、村、组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下设74个生产队。一度改为营、连建制。
1961年撤营、连,改为16个大队130个生产队。1969年3月,陈巷大队并入红星大队,改称红光大队,全乡调整为15个大队153个生产队。
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改大队为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村以下设村民小组。原建中大队改为村前村,设17个村民小组;建设大队改为牛桥村,设17个村民小组;友好大队改为前秧村,设7个村民小组;卫星大队改为三连村,设6个村民小组;东进大队改为三塘村,设8个村民小组。(其中包括1个渔业队);胜利大队改为塘桥村,设11个村民小组,红光大队改为黄垆村,设17个村民小组;陆湾大队改为陆湾村,设7个村民小组;穗丰大队改为穗丰村,设13个村民小组;湖滨大队改为石舍村,设12个村民小组;黎明大队改为东陆村,设12个村民小组;西陆大队改为西陆村,设4个村民小组;西湖大队改为柳舍村,设7个村民小组;东风大队改为吴舍村,设14个村民小组;新农大队改为石塘村,设12个村民小组。
2000年末,全镇辖有15个行政村163个村民小组、1个渔业队、1个居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13年,渡村镇辖渡村社区、陆舍社区、牛桥村、石塘村、石舍社区、采莲村、前塘村、灵湖。[3]
地理环境
地理境域
渡村镇位于北纬31°03′~31°08′、东经120°35′~120°37′之间。东西濒临太湖,东北与浦庄镇接壤,西南和东山镇交界,距苏州胥门32公里。全镇东西最大距离2.9公里,南北最大距离7.2公里,面积为29.7平方公里,于环太湖旅游经济区内。
地质
渡村镇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钱塘褶皱带洞庭向斜东南翼东段,为第四系覆盖区,地层简单。基底地层由于古生代二叠纪早二叠世晚期和晚二叠世早期,地壳强烈震荡,海侵,海退频繁,时为浅海,时为滨海,时为陆地,沉积了一套含煤的海陆交互相地层(下二叠统堰桥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夹煤层和泥岩,厚度大于540米。境内的煤矿资源形成于这一时期。
地貌
渡村位于太湖东侧伸入湖中的东山半岛上,东北部宽广,西南部狭窄,如猪蹄状。镇域内无山,地形平坦,海拔为4至5米,最低点不足2米。地势略呈东北向西南倾斜之势,地面由平田向圩田过渡。水网西疏东密,河道浅窄。地面组成为冲积和湖积相物质。镇域西北部由下蜀黄土为母质经再沉积而成,土质黄粘,主要呈冲积性特征;镇域东南部逐渐向湖相沉积过度,由灰黄色粘土夹粉砂组成。
渡村先后由太湖淤积而成,大部分地面形成陆地仅数百年,沉积物为湖沼相。因为几经湖水侵淹,兴修水利和围湖开垦等,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
气候
渡村镇地处中亚热带边缘,受太湖水体调节,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明显,温和湿润,千湿冷暖,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昼长夜短,盛行东南风,冬季日短夜长,常吹西北风。雨量夏季最多,春秋季略少,冬季最少。
气温
渡村镇历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3.3℃,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8.5℃。年平均最高温度17℃(1953年),年平均最低温度15℃(1968年)绝对最高温度为37℃,绝对最低温度为-8℃。每年≥35℃的高温天气平均14天,每年≤0℃的低温天气为35天。
雨量
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150毫米,最高年份1470毫米(1960年),最低年份870毫米(1978年)。一般来说,降水集中在4至9月(清明至立夏为桃花雨,芒种至小暑为黄梅雨、处暑雨、台风雨),每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占全年降水量的70%。10月起降水量骤减,不足50毫米。直至次年1月、2月,3月降水逐渐增多。[4]
水文
水位
渡村镇水位变化受到太湖水制约,并与降水季节分配基本一致。一般河道丰水期为6月至10月,12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其他月份为平水期。正常水位(低洼荡田2.4米至2.9米,高田、半高田3.1米至4.1米),警戒水位3.6米。最高年份平均水位3.40米(1952年),最低年份平均水位2.60米(1978年),历史最高水位5.08米(1999年7月8日),历史最低水位2米(1972年)。1987年渡村水文情况:年平均水位3.26米,8月1日为全年最高水位4.18米,2月16日为全年最低水位2.37米。
河道
渡村镇境内河道水面共1346亩,总长度20.6公里。骨干河道有南北向3条:庄子桥至三塘村的苏东内圩河,长4.25公里;穗丰村大塘河至大缺口的新泾港(其中穗丰村大塘河向北至浦庄界,向南至石塘村,历史上称为采莲泾),长5公里;东陆村至村前村的内转河,长5.5公里。东西向2条:陆湾至吴舍的射渎河,长4.6公里;东大缺至西大缺的大缺港(渡村与东山交界处),长3.5公里。
东大缺港(三塘村)宽23米,水深2米,底质属淤泥,透明度32厘米;庙桥港(三连村)宽15.5米,水深1.1米,底质属沙泥,透明度58厘米;黄垆港(黄垆村)宽30米,水深2.5米,底质属淤泥,透明度80厘米;南港(东陆村)宽4米,水深80厘米,底质属硬泥,透明度15厘米;菱湖嘴港(吴舍村,现已废)宽6米,水深40厘米,底质属硬沙泥,透明度15厘米;西大缺港(村前村)宽28米,水深2.5米,底质属淤泥,透明度20厘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渡村镇陆地总面积为29.7平方公里,均为湖河平原。民国十九年(1930)吴县社会调查时,渡村有农田33748.6亩,地914亩,庙产179亩。1950年5月调查,渡村乡共计土地12227亩6分3厘,其中水田6800亩,旱田5427亩6分3厘。采莲乡共计土地12948亩,其中水田2624亩,旱田7071亩,桑田300亩,鱼池56亩,荒地1897亩。石舍乡共计土地11915亩9分9厘,其中旱田10834亩,桑田1081亩9分9厘。1958年全社耕地28339亩,其中早地1425亩,桑地261亩。1960年耕地29036亩,其中旱地2198亩,桑地260亩。1970年耕地27178亩,其中旱地272亩,桑地468亩。1980年耕地27862亩,其中旱地643亩,桑地795亩。
水资源
镇域内地下水丰富,且含水层位接近地表,有第四系孔隙浅层承压水。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6至10米,水位埋深小于10米,含水层厚度3至9米,岩性为灰黑色、灰色的粉砂等,富水性较弱,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吨/日。矿化度小于1克/升,硬度小于25度,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钠钙水,是民用和工业用水的良好水源。与第一承压含水层之间一般有10余米的亚粘土隔水层分布。
矿产资源
镇域内煤矿资源的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早二叠世晚期和晚二叠世早期,距今约2.3亿年,成煤条件好,储藏量约为1.2亿吨,为长江以南沿海省区中最大的煤田。穿过第四系即为白垩系上统及三叠系上统长兴组、三叠系中下统青龙群:上层含煤14层,4层可采;下段含煤9层,3层可采;中部为海相泥岩,煤层埋深201至950米。南井田(渡村)埋深115.5至510米,北井田(采莲)较深,约800米以上。
植物资源
渡村镇常见的植物中,乔木有河柳、垂柳、杨树、槐树、朴树、楝树、椿树、榆树、榉树、杉木、水杉、香樟树、柏树及桃、梅、柑橘等果树;灌木有山胡椒、乌饭树、杞柳、苦枳、栀子花、夹竹桃、石栎、紫荆等;草丛有翻白草、牛筋草、刺野古草、长茅草等;沼池及水生的有芦苇、茭白、荻、野慈菇、水蓼、水花生、莼菜、野菱、满江红、水蕨、浮萍等。还有散生型和混合型竹林。[5]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末渡村镇总人口23721人,其中三塘、三连村及村前村的南西塘和北西塘人口有2322人,约占全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原籍均为外地人。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一部分来自河南的罗山、光山县,居住境内三连村及村前村的北西塘,另一部分来自苏北、淮南一带,居住境内三塘村及村前村。
2000年末全镇共7316户,23721人,其中男11805人,占49.76%,女11916人,占50.2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65人。
民族
境内人口素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极少。有壮族、白族、彝族、布依族、回族、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