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状元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举行殿试,状元是刘春霖,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状元,“第一人中最后人”。刘春霖博学多才,在古文字、史学和金石学等方面有较深造诣。[1]
目录
人物简介
刘春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晚年的刘春霖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出版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兰亭序》等小楷字帖多部;大字法帖亦有出版。刘春霖的名字已载入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辞书《中国书法大辞典》其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光绪33年(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继而出任袁世凯大总统府内史,从事些文字应酬;1917年12月,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在徐世昌、曹锟当大总统期间,被授予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并因此名噪一时。1928年愤然辞官,在上海、北京以诗书自慰。其“群玉山房”中,收藏各类书籍1万余册,古籍以明清刻本居多,其藏书印有“刘春霖印”、“石云鉴藏之章”、“石云收藏”、“润琴刘春霖”等。日本侵略中国后,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人拉拢他出任“满洲国教育部长”、“北平市市长”等伪职,他能保持晚节,坚辞不就。为此日伪当局将其历年收藏的书画珍宝洗劫一空。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时年72岁。
生平履历
刘春霖出生低微,父亲只是官署里的一个小衙役,往返于济南、保定两地,而母亲只是知府家里的一个丫环。刘春林早期一直跟着父亲东奔西跑,后来父母实在觉得照顾不了他,在他6岁时就把他送回了老家,让他住在哥哥家,让哥哥和嫂子照顾他,再后来两年,他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刘春林读书很有天赋,受到私塾老师的赏识,父亲为了让他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把他送到保定。入莲池书院读书,连续攻读十余年,学业长进很快,颇得院长吴汝纶赏识。并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4年)中甲辰科状元,然而第二年科举取士制度遂被废除,刘春霖自然也就成了“末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