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李鴻章傳
清史稿·李鴻章傳出自《清史稿》,此書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了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1]
目錄
原文
李鴻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進士。從曾國藩游,講求經世之學。同治元年,遂命鴻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特起一軍,是為淮軍。外國人見其衣裝樸陋,輒笑之,鴻章曰:「軍貴能戰,非徒飾觀美。迨吾一試,笑未晚也。」旋詔署江蘇巡撫。美國華爾募洋兵數千,號南路軍;學啟等將湘、淮人,號北路軍。四月,賊①悉眾戰敗南路軍,華爾棄青浦走保松江。學啟將千五百人屯新橋,鴻章親督軍援,賊大奔。外國軍見其戰,皆驚嘆。七年,西捻平,入覲,賜紫禁城內騎馬。
國家舊制,相權在樞府。鴻章與國藩為相,皆總督兼官,非真相。然中外系望,聲出政府上,政府亦倚以為重。其所經畫,皆防海交鄰大計。思以西國新法導中國以求自強,先急兵備,尤加意育才。初,與國藩合疏選幼童送往美國就學,歲百二十人。期以二十年學成歲歸為國效用,乃未及終學而中輟。初在上海奏設外國學館,及蒞天津,奏設武備海陸軍,又各立學堂,是為中國講求兵學之始。嘗議製造輪船,疏言:「西人專恃其炮輪之精利,橫行中土。於此而曰攘夷,固虛妄之論。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無具而能保守之也。士大夫囿於章句之學,苟安目前,遂有停止輪船之議。臣愚以為國家諸費皆可省,惟養兵設防、練習槍炮、製造兵輪之費萬不可省。求省費則必屏除一切,國無與立,終無自強之一日矣。」
八國聯軍入京,兩宮西狩。詔鴻章入朝,充議和全權大臣,有「此行為安危存亡所系,勉為其難」之語。鴻章孑身入京,卒定和約十二款。鴻章奏陳善後諸務。開市肆,通有無,施粥散米,中外帖然。並奉詔行新政,積勞嘔血薨,年七十有九。事聞,兩宮震悼,賜祭葬,贈太傅,晉封一等侯,諡文忠。
鴻章長軀疏髯,性恢廓,時以詼笑解紛難。及八國定盟,其使臣大將多後進,視鴻章皆丈人行也。聞其薨,咸集弔唁,曰:「公所定約不敢渝。」自壯至老,未嘗一日言退,馬關定約還,論者未已,或勸之歸。鴻章則言:「於國實有不能恝②然之誼,今事敗求退,更誰賴乎?」
(選自《清史稿》,有刪節) 【注】①賊:太平軍。②恝(jiá):忽視,不在意。
譯文
李鴻章,字少荃,是安徽合肥人,在道光二十七年中進士,他跟着曾國藩遊學,追求治世的學問。同治元年,朝廷命令李鴻章招募淮勇七千人,特別編成一支軍隊,就是淮軍。外國人看見淮軍衣着簡陋,就笑話他們。李鴻章說:「軍隊重要的是能打仗,不只是着裝美觀。等我試一試,你們再笑不遲。」不久,朝廷下詔讓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美國人華爾招募洋兵幾千人,號稱南路軍;學啟等人率領由湘人、淮人組成的軍隊,號稱北路軍。四月,賊人(太平軍)打敗南路軍,華爾捨棄青浦逃到松江。學啟率領一千五百人駐紮在新橋,李鴻章親自率軍隊支援,太平軍被打跑。外國軍隊看見湘軍、淮軍作戰,都很驚訝嘆服。同治七年,平定西捻軍,(李鴻章)入朝覲見,被特賜在紫禁城內騎馬。
按照國家舊有的制度,相權在樞府。李鴻章和曾國藩擔任宰相,都是憑總督的身份兼任的,不是真當宰相。可是他們在朝廷內外的聲望遠遠高出政府,朝廷也依靠他們,以他們為重。他所經營籌劃的,都是設立海防,結交鄰國的大事。考慮用西方的新方法引導中國走自強之路,先是加強兵備,更注意培養人才。一開始,和曾國藩一道上疏選幼童送往美國學習,每年一百二十人。期望二十年後學成歸國,為國家出力,可是這些幼童沒有學完,計劃中途便停止了。當初在上海設立外國學館,等到了天津,上奏朝廷設立武備海陸軍學堂,這是中國講求治兵之學的開始。(李鴻章)曾經想着製造輪船,上疏說:「西方人專門依靠船堅炮利,橫行中國,在這種情況下說攘夷,本就是不實際的。即使想保住和平的局面,守護疆土,也不是沒有工具(武器)就能辦到的。士大夫們局限於書本,苟且現狀,於是都說要停止造輪船。我認為國家各種費用都可以省,惟有訓練軍隊、鞏固邊防、練習槍炮、製造戰艦的費用萬萬不可省。要省掉這些費用,國家不能立足,最終也沒有自強的一天。」
八國聯軍入京,兩宮太后逃跑。下詔讓李鴻章入朝,擔任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曾說過「這一去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存亡,我只好勉為其難」的話。李鴻章孤身一人入京,最後簽訂了和約十二款。李鴻章又奏請善後各項事宜。開通市場,施粥散米,京城內外秩序井然。又奉詔施行新政,積勞成疾,吐血而死,享年七十九歲。得知此事,兩宮震驚,深切哀悼,下旨厚葬,贈太傅,晉封一等侯,諡號文忠。
李鴻章身材高,鬍鬚少,秉性寬宏博大,常常在詼諧談笑中解決紛爭。等到簽訂和約時,那些外國使臣多是年輕人,都把他看成長輩。聽說李鴻章去世了,都趕弔唁,說:「李公所定的盟約我們不敢違背。」李鴻章從年輕到老,沒有一天說過要引退,簽訂馬關條約後回,議論的人不少,有人勸他退隱。李鴻章說:「對於國家,絕對不能有任何輕視的意思,如今局勢頹敗,我請求引退,國家還能依靠誰呢?」[2]
作者簡介
趙爾巽(1844年-1927年),字公鑲,號次珊,又號無補,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鐵嶺。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安徽、陝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肅、新疆、山西布政使,後又調任湖南巡撫、戶部尚書、盛京將軍、湖廣總督、四川總督等職,宣統三年(1911年)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在奉天(今遼寧)成立保安會,阻止革命。民國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辭職。1914年任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館》,為「二十六史」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