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史稿·李光地傳

清史稿·李光地傳出自《清史稿》,此書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了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1]

目錄

原文

李光地,字晉卿,福建安溪人。幼穎異力學,慕古,康熙九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

十三年,耿精忠反,鄭錦據泉州,光地奉親匿山谷間,錦與精忠並遣人招之,力拒。十四年,密疏言:「閩疆褊小,自二賊割據,誅求敲扑,民力已盡,賊勢亦窮,南來大兵宜急攻,不可假以歲月,恐生他變,方今精忠悉力於仙霞、杉關,鄭錦並命於漳、潮之界,惟汀州小路與贛州接壤,賊所置守御不過千百疲卒,竊聞大兵南來,皆於賊兵多處鏖戰,而不知出奇以搗其虛,此計之失也。宜因賊防之疏,選精兵萬人或五六千人,詐為入廣,由贛達汀,為程七八日耳,二賊聞急趨救,非月余不至,則我軍入閩久矣,賊方悉兵外拒,內地空虛,大軍果從汀州小路橫貫其腹,則三路之賊不戰自潰,伏乞密敕領兵官偵諜虛實,隨機進取。」置疏蠟丸中,遣使間道赴京師,因內閣學士富鴻基上之,上得疏動容,嘉其忠。十六年,復泉州,光地謁拉哈達於漳州,拉哈達疏稱光地「矢志為國,顛沛不渝,宜予褒揚」,命優敘,擢侍讀學士。

十七年,同安賊蔡寅結眾萬餘,以白巾為號,掠安溪,光地募鄉勇百餘人扼守,絕其糧道,賊解去,未幾,錦遣其將劉國軒陷海澄、漳平諸縣,斷萬安、江東二橋,南北援絕,光地遣使赴拉哈達軍告急,值江水漲,道阻,乃導軍自漳平、安溪小道入,光地從父日 [注]率鄉勇度石珠嶺,芟荊棘,架浮橋以濟,又使弟光垤、光垠以鄉兵千度白鴿嶺,迎巡撫吳興祚軍於永春,師次泉州,擊破國軒,竄入海。拉哈達上其功,再予優敘,遷翰林學士。光地上疏推功將帥,辭新命,不允。

十九年,光地至京師,授內閣學士。入對,言:「鄭錦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爭權,宜急取之。」且舉內大臣施琅習海上形勢,知兵,可重任。上用其言,卒平台灣。 (節選自《清史稿•列傳四十九》) [注] ,音未詳,人名用字。

譯文

李光地,字晉卿,福建安溪人年幼時聰明奇特他努力學習,仰慕古人,康熙九年成為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擔任編修。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叛,鄭錦占據泉州,李光地侍奉雙親藏在山谷中,鄭錦與耿精忠一起派人招撫他,他極力抗拒。康熙十四年,他秘密上疏道:「閩地地界狹小,自從二賊割據後,他們就用殘酷的手段盤剝百姓,百姓的人力和物力已經用盡,反賊的勢頭也已經陷入困境,南來的大軍應該急攻,不能給敵人時間,否則恐怕會出現其他變故,現在耿精忠正在全力對付仙霞、杉關,鄭錦也在漳、潮的交界作戰,汀州只有小路與贛州接壤,反賊所安排守衛的人不過幾百上千個疲憊的士兵,我私下聽說大軍南來時,都在敵人多的地方激戰,卻不知道出動奇兵來進攻敵人的空虛之處,這是計策的失誤,應該趁着反賊防備疏忽,選精兵一萬人或五六千人,假裝要進入廣州,從贛州到達汀州,行程只有七八天而已,兩個反賊聽到情況緊急會趕來救助,沒有一個多月不會趕到,而我們的軍隊進入閩地很久了,反賊正在用盡兵力對外抵抗,內地空虛,大軍如果從汀州小路橫貫敵人腹地,那麼三路的反賊不戰自潰,伏惟請求秘密命令領兵官偵察虛實,看情況進軍攻取。」把密信放在蠟丸中,派人從小路趕到京城,通過內閣學士富鴻基呈上了密信皇帝得到密信後很感動,稱讚他的忠誠,康熙十六年,收復泉州,李光地在漳州拜謁了拉哈達,拉哈達上疏稱讚李光地「矢志為國,顛沛不渝,宜予褒揚」,皇帝命令從優獎勵他,提升他為侍讀學士。

康熙十七年,同安的反賊蔡寅糾結眾人一萬多,用白巾作為記號,劫掠安溪。李光地招募鄉勇一百多人堅守,斷絕了反賊的運糧道路,反賊散去,不久,鄭錦派遣自己的部將劉國軒攻陷了海澄、漳平等縣,截斷了萬安、江東兩座橋,南北的援助不通,李光地派人趕赴拉哈達的軍中告急,正趕上江水上漲,路道被阻,於是引導軍隊從漳平、安溪的小路進入,李光地的叔父李日 率領鄉勇翻過石珠嶺,斬斷荊棘,架起浮橋而渡河,他又派弟弟李光垤(dié)、李光垠帶領鄉兵一千人越過白鴿嶺,在永春迎接巡撫吳興祚的軍隊,軍隊駐紮在泉州,打敗了劉國軒,劉國軒逃竄到了海上。拉哈達奏上李光地的功勞,皇帝再次予以從優獎勵,升為翰林學士。李光地上疏推辭功勞給將帥,辭讓新的命令,皇帝沒有允許(或:沒有被允許)。

康熙十九年,李光地到了京城,擔任內閣學士。入朝奏對,說:「鄭錦已死,他的兒子鄭克塽(shuǎng )年幼而弱小,部下爭奪權力,應該馬上攻取他們的地盤。」而且舉薦說內大臣施琅熟悉海上形勢,懂得用兵,可以委以重任,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最終平定了台灣。[2]

作者簡介

趙爾巽(1844年-1927年),字公鑲,號次珊,又號無補,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鐵嶺。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安徽、陝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肅、新疆、山西布政使,後又調任湖南巡撫、戶部尚書、盛京將軍、湖廣總督、四川總督等職,宣統三年(1911年)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在奉天(今遼寧)成立保安會,阻止革命。民國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辭職。1914年任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館》,為「二十六史」之一。[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