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深切怀念父母亲(刘洪岑)

深切怀念父母亲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深切怀念父母亲》中国当代作家刘洪岑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深切怀念父母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明天就是清明节,我深切怀念我的父亲刘焕章先生和母亲殷朝兰老太太。二老一生吃苦受累,抚养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成人成才,为我们树立了勤劳节俭,崇德向善的好榜样。二老虽然去世多年,但其音容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并时常走进我的梦境里。愿二老天堂安息,子孙们定会秉承遗志,若为官则为民服好务,为民则遵纪守法。多读书,多做事。多行好事、善事。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父亲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从教四十多年,没有享受到正式教师待遇就退休了。父亲少年时期在夏庄寨师从史老先生和乔老先生上了三年多小学,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父亲勤奋好学,深得老先生们的喜爱。父亲在当时十里八乡也算是有文化的人,父亲解放后在刘庄庙上开始教学,后来一度中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当时刘庄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利用自家的房屋做教室(免费),办复式班解决我村周边几个村学生上学难问题,成为当时夏庄寨学校的一个教学点(聂庄),一个人教几十个学生,分一、二、三、四年级(1974年与高万光老师合教)。白天不间断的教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往往到深夜,节假日和假期还积极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校舍的新建和教师的逐步增多,父亲才于 1988 年(68 岁)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讲台。由于身体长期超负荷付出,以致以晚年体弱多病,去世较早(农历 1920 年腊月十一生,1991 年正月二十九去世)享年71 岁。父亲对学生严管、严教、厚爱,注重教学质量,为偏僻的乡村培养了大量人才。

对于家庭特殊困难的学生,父亲还用其微薄的薪金(每月五元)替其缴纳学费。我家常备好几个暖水瓶每天早饭后和午饭后母亲总把开水烧好把暖水瓶灌满免费让需要喝水的学生喝。父亲毛笔字写的较好,每当春节,免费为乡亲们书写大量春联,往往从腊月二十写到腊月三十下午。父亲在本村德高望重,常为邻里调解纠纷,帮办婚丧嫁娶事宜。

父亲中年自学中医,善于治疗疑难杂病,遇到重的和行动不便的病人往往上门就诊,周围经常有病人走几十里路来慕名求医,记得南阳近郊小白庄一位老太太几次步行到我家时已是中午,在我家先吃饭后看病。家中经常收到一包包点心是父亲医治好病人的感谢礼物。父亲医治病人很多,但没卖过药,没收过诊费。父亲在闲暇之时还去附近几座山上采药,炮制后用于治疗病人。父亲临终前嘱咐我们在他去世后将其埋葬在家乡的山坡上,一来节约耕地,二来可以方便采药行医治病。父亲一生乐于清贫,乐于行善,其师德、医德广受赞扬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热爱劳动,农村集体时积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责任制后到责任田里劳动,一直干到近 70 岁。母亲身教重于言教。乐善好施,恤寡怜贫,深得乡邻赞誉。

那时只要有讨饭的到我家,母亲总让其吃饱,不用其再上第二家讨要。母亲借用邻家的东西都及时偿还,往往来客不方便时,借人家一瓢面,还时要稍多还一些。常告诫我们要知道感恩,不要沾别人的光。我家虽然生活也很困难,但村内如果有人家有特殊困难时,母亲总要想方设法予以帮助。父母亲很注重我们几个弟兄姊妹的培养,再困难也让我们几个上学,虽然都没有成才,但也成为了社会有用之人。父母亲晚年还特别关心他们几个孙子孙女的学习,并时常告诉我们,以后家境不管如何,都必须让孩子们上学读书。母亲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和不耽误我们弟兄几个的学习,几十年来做饭非常准时,从未因做饭晚影响父亲的教学和我们几个的上学。(我们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中在夏庄寨学校就读,离家约七、八里,全靠步行)母亲因积劳成疾于 2005 年农历 9 月 28 去世,享年 86 岁(农历 1919 年六月十七生)。父母亲一生主要在辛苦、节俭、操劳中度过。没有享到很好的褔,生前极力反对我们为二老隆重庆生。这也是我们心中的痛和遗憾。父母亲人格高尚,是我们子孙学习的榜样。父亲生前给我们兄弟几个每家用毛笔书写一副朱子治家格言,要求我们当做座佑铭。其良苦用心使我们终生难忘。

伟大的父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