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消逝的“家属院”(君山)

消逝的“家属院”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消逝的“家属院”》中国当代作家君山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消逝的“家属院”

曾经,距西宁市区约17公里处,面对着黑色巨莽——青藏公路旁,是我们父辈奉献青春的地方,那时,厂里正式职工1300人左右,全厂占地总面积203.4亩(即13.5万平方米),其中厂区7.57万平方米,生活区5.92万平方米。生活区,我们称它为“家属院”,分为“东院”和“西院”,这里有厂门之外最和谐的生活气息,最浓厚的情感氛围

方圆几里地的距离,生活区就是一个小社会——东院、西院、职工食堂、招待所、职工医院、职工子弟学校(从幼稚园到高中)、技工学校、粮店、邮局、电影院、菜市场、服务部、售货店及理发室、浴室等等设施一应俱全……它们各自承载着自己的功能,发挥着各自的能量

卫生所,除了看病、打针、买药,医生们还负责幼儿园和子弟学校孩子们定期的体检、疫苗接种;邮政所,经办全厂每家每户每个人的信件、明信片、包裹、汇款单,每到元旦新年,几名邮政工作人员忙昏了头,邮筒一天要开好几遍,而对面学校和旁边技校的少男少女青年男女们应该是最开心的,因为他们最期盼收到来自远方朋友的礼物、贺卡、情书。

电影院,每周都播放几场电影,职工免费,外来客需要买票,一毛五一张,场场满座,大多数是年轻人,父母们只在家里看电视,我们会在周末跟着姐姐哥哥去看,从来不问父母想不想看。电影院另一个重大的功能,就是全厂的各种大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各种主题的宣传教育等等,这时它就发挥着多功能厅和大礼堂的作用,全厂各部门、科室、车间、学校都派员参加。

食堂,一日三餐,伙食丰盛,用厂里发的粮票就餐,单身宿舍的年轻人增加营养、补充能量,就靠它了,我们也会在偷懒的时候去那里蹭饭。到了周末,食堂就变成了免费舞厅,吸引周边工厂、部队和农村的年轻人来这里放松,他们和职工们打成一片,和谐的时候,他们狂欢,遇到不和谐的,打打砸砸的事情也会发生,这时候厂保卫科的权利和作用就显而易见了,第二天,拘的拘罚的罚,各自检讨,好好教育一番,通知家长来接的,回家后自然免不了挨一顿皮肉。

食堂还有一个最优雅的功能,就是每年的元宵节猜灯谜和抽奖活动,大人小孩都来参与,大奖小奖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大家能真正在一起过节,这是整个厂的团圆夜,这夜之后,年才算结束,才算圆满。

我们的子弟学校,既是学生的,也是所有职工的。每年一次的全厂运动会,学校操场承载重任,会事盛大,持续三天,比赛项目众多,奖项设置诱人,开幕闭幕仪式隆重,重要的是劳逸结合,增加凝聚力。其他时间,操场和食堂对面的灯光球场为大家提供锻炼和运动的场所,学生们在这里接受教育,享受幸福

在这五脏俱全的小社会中,每个孩子都过着按部就班的小日子、无拘无束的小生活,放学后悄悄用粮票或者面粉换一份地道的酿皮,再花几毛钱买一碗老酸奶,加五分钱的白砂糖搅拌匀了,在路边吃过才回家,如此重复,乐此不疲

七点钟的厂广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五讲四美三热爱”每天不变,准时播放。工人大部队在窗外经过,陆陆续续进入厂区,很有一种浩浩荡荡的感觉。待厂门关闭,几个贪了懒觉的年轻人,飞奔而过,也只能从小门进入了。接下来,便是我们或紧或慢或结伴或独行的上学路。

冬天的早晨,跟着路灯,踩着身影,披着满天星星,走在上学路上,只需三五分钟就可以到班级,还有些悻悻惋惜这路程太短,还没来得及想那天空是灰还是蓝。

夏天的傍晚,通向油泵厂的小路上,大人们散步,孩子们打闹,时间它飞快过去,不知觉中路上已无几人,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大概是围坐在沙发上看连续剧了吧,只剩下我们年轻的声音,在月光下忽而铿锵、忽而爽朗…… 那些喊过的小绰号,成就了经典,倍感亲切!

国有企业改制,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走向上风,父辈退休离开,多数回到家乡,他们从四面八方来,此时又回到祖国各地去,所谓叶落归根嘛;青年迫于压力,不得不走出高原,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新的机遇;我们这些求学在外、又工作在外的游子,每每回到这个亲切的地方,每每倍增凄凉。

新世纪到来之初,响应政策,工厂破产,厂房孤零零,家院冷清清,卫生院、学校、浴室、邮政所、粮油店、球场、电影院、幼儿园、服务部……一切配套变成废墟,钢筋水泥摆满主干道,时刻准备建设新家园

马路更宽了,小路更小了,路上不再有亲密的身影,喔,小路上那棵杨树还在,它是东家属院的标志,是我们在小路上嘻笑打闹、情侣们在月光下亲密相依的见证;嗬,那一辆熟悉的4路公交车还在,它是厂通勤车最重要的替代品,在没有家长管束的日子里,我们无数次乘坐它“进城”,去大堡子照相、去三其买杂货、去小公园聚会、去大十字逛商场、去水井巷吃小吃、去火车站为朋友送行……

油菜花不再开放,钻在油菜花间背书、玩游戏的情景不会再现;老乡们的庄稼地消失了,那些偷大豆、土豆和青稞、麦穗以及不小心被老乡们追着打的日子已成过往;电厂河不复存在,再去哪里捞鱼呢? 田野里替代它们的,是蔬菜大棚,规模化种植,远远望去,看不到边。

辉煌了34年,破败了17年之后,那个曾经繁华的小社会,最终被吞噬不见,今天,我们的“家属院”正接受更新改造,先进的拆挖设备,发出狰狞的响声,随之,房屋一幢幢崩塌,院墙排并排摧毁,辉煌的画面,繁华的记忆,瞬时间化作尘土飞扬。

规划漂亮的青塘小镇,占领了原来的厂区,它们傲然耸立,居高临下,优越而漠视地望着眼前这一切。是的,它们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让城市环境看上去更加优美,将那一片土地旧貌换新颜,今天的人们,再不会知道双脚下踩着的是怎样风光的一段历史,更加不会知道,这里甚至隐藏过一个重要的军工车间,并且受到过时任国防部长的粟裕将军视察。

时代的洪流淹没了轰隆隆转动几十年的机床声,却淹没不了父辈们奋斗毕生的汗水与沧桑,崭新的生活也许会带给新主人更多希望,而在我们心底,却只有对童年的眷恋、对故土的怀想!

[1]

作者简介

君山,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