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學
海洋地理學是地理學兩大分支之一,注重於研究自然環境的形式和活動。而相對地,對建成環境的研究則歸屬於人文地理學。在自然地理研究中,地球常按照不同的環境被分為幾個圈層,如大氣圈、生物圈[1]、岩石圈、水圈等。對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常常使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系統思維。
目錄
發展簡史
萌芽階段
18世紀中葉,康德於德國哥尼斯堡的大學之中,曾經任教自然地理學。18世紀末,德國人 亞歷山大·馮·洪堡首先把自然界當作一個統一的整體來研究,探究自然界的因果聯繫。其研究成果為自然地理學奠定了基礎。
發展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 自然地理學採用現代觀測和分析手段進行研究。主要航空攝影(航照)、雷達、紅外線掃描成像和衛星觀測等技術。
這些技術從廣度和深度上擴大了綜合地理學研究的視野,使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從簡單的因果關係進入複雜的自然地理系統結構的研究。 現在,綜合自然地理學還廣泛地參與區域綜合開發和規劃、國土資源規劃整治、環境預測等實際應用的研究。
綜合自然地理
着重對自然地理環境整體特徵——自然景觀進行系統綜合研究,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包括綜合自然區劃研究、土地類型研究和自然綜合過程研究等幾部分。
綜合自然區劃研究的特點是按地域分異規律對地球表層進行區域系統的劃分,劃分出的地域單元是彼此不重複出現的;土地類型研究的特點是按地段分異規律進行類型系統的劃分,劃分出的類型單元在地表是重複出現的;自然綜合過程研究包括現代物理過程(熱量水分平衡)、化學過程(化學元素遷移與平衡)、生物過程(生物地理群落與生態平衡)和時間過程(古地理過程)等。現代地理過程的綜合結果展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現代特徵,古地理過程的綜合結果是自然地理的古環境。現代自然地理環境是古地理環境演替的結果與延續。
部門自然地理
是從自然地理各組成要素角度進行研究,闡明各要素的類型、特徵、過程和與其它要素相互作用關係與結果的學科。主要包括地貌學、氣候 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區系與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化學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海洋地理學[2]等學科。
區域自然地理學
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區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發展變化的學科,也是區域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古地理學
是研究和重建地質時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現象的學科。
歷史自然地理學
是研究近一萬年來人類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也是歷史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視頻
自然地理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生物圈的概念及範圍,初三網,2020-4-7
- ↑ 海洋地理學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南京師範考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