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南葉下珠

中文學名:海南葉下珠

拉丁學名:Phyllanthus clarkei Hook. f.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大戟亞目

科:大戟科

屬:葉下珠屬

目錄

海南葉下珠


海南葉下珠,分布於湖南省海南省廣西自治區等地。生長於林中, 山谷, 山坡灌叢, 陰濕地。 中文學名 海南葉下珠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大戟目 亞   目大戟亞目 亞   科 葉下珠亞科 屬 葉下珠屬 分布區域 海南三亞、白沙、保亭、東方、昌江、樂東等地。

形態特徵


海南葉下珠是直立灌木,高達2米;莖皮灰褐色;小枝具棱,長10-25厘米;全株無毛。葉片膜質,近長圓形,長10-25毫米,寬4-8毫米,頂端急尖,有銳尖頭,基部寬楔形,兩側不相等,通常-側約為另-側的2倍寬,邊緣稍背卷,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或粉綠色;側脈與主脈呈紫紅色,每邊4-5條;葉柄極短;托葉線狀披針形,長1-1.5毫米,干後變硬。 花雌雄同株;雄花:通常2-3朵簇生於小枝中下部的葉腋內;花梗長3-10毫米;萼片4,紅色,卵狀橢圓形,長約1.2毫米,寬1毫米,中肋稍厚,邊緣膜質,具撕裂狀齒,頂端尖;雄蕊2,花絲基部合生,花葯分離,藥室橫裂;花粉粒圓球形,具10-20個孔,孔散布於整個花粉粒球面;花盤腺體4,圓盤狀;雌花:花梗長20-35毫米;萼片5,紅色,披針形,長約2.5毫米,近等大,中肋稍厚,邊緣膜質,深撕裂;花盤腺體6,近方形,長和寬約0.5毫米,頂端全緣或具不明顯的波狀小齒;子房近圓球形,3室,直徑約1毫米,花柱3,分離,2裂幾達基部,平展。 蒴果長卵形,長3毫米,直徑2毫米,室間及室背均開裂,軸柱及萼片宿存;種子小,長2毫米,寬約0.8毫米,淡紅色。花果期幾乎全年。

生長環境


海南葉下珠生於低海拔山地疏林下或灌木叢中。

分布範圍


產於海南三亞白沙保亭東方昌江樂東等地。

研究進展


2014年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岳建明等人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網站發表了他們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從我國海南島產的海南葉下珠(Phyllanthus hainanensis)植物中分離出6種新化合物,效力以半抑制濃度或半抑制率IC50值進行比較,其中免疫抑制效果最佳者(Phainanoid F)是環孢菌素A(cyclosporin A簡稱CsA)的7至200多倍。

2015年1月8日美國化學會主辦的《化學與工程新聞》(C&EN)周刊,刊登了斯蒂芬·里特爾(Stephen K. Ritter)題為「Immunosuppressants Pack Powerful Punch(免疫抑制劑組群猛力出擊)」的文章,對岳建明等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岳建明等人在這篇論文中,報道了他們從海南葉下珠植物中分離得到的6種新化合物,分別將其命名為Phainanoid A(1)、Phainanoid B(2)、Phainanoid C(3)、Phainanoid D(4)、Phainanoid E(5)以及Phainanoid F(6),其結構式見圖1所示。這6種高度修飾的三萜類化合物通過併入2個獨特的4,5-螺環體系和5,5-螺環體系(spirocyclic systems),構成了一種新的碳骨架結構。研究人員通過光譜數據、化學方法以及X射線晶體衍射確定了它們結構的絕對構型。 Phainanoid F免疫抑制效力勝CsA數倍 研究者對這些化合物進行體外試驗發現:它們對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增殖表現出異常強大的免疫抑制活性,抑制活性最強的一種化合物是Phainanoid F(結構式見圖2所示),它對T淋巴細胞的增殖活性用,用50%抑制濃度(IC50值)來表示,IC50(Phainanoid F)=2.04±0.01 nM,而使用環孢菌素A(cyclosporin A簡稱CsA) ,其IC50 (CsA)=14.21±0.01 nM;對B淋巴細胞IC50(Phainanoid F)< 1.60±0.01 nM,而IC50 (CsA)=352.87±0.01 nM,上述實驗結果數據分析表明Phainanoid F的活性分別約為CsA的7倍和221倍(見圖3所示)。另外,岳建明等人還在論文中對這6種化合物的構效關係進行了討論。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