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学科学院
浙江医学科学院(Zhejia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公益类综合性医药卫生科研机构[1]。
医科院主要业务为自然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计生、药物、情报等科研及科技开发、样品检测服务、科研用实验动物及饲料的供应、职业健康监护、人员培训。
据2019年1月医科院官网资料显示,医科院设有11个科研所(中心);共有在职职工407人;每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累计获奖科研成果200余项。
2019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将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与杭州医学院成建制合并,组建新的杭州医学院。
目录
历史沿革
1928年,洪式闾私人集资创办热带病研究所,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热带病科研机构。
1938年,研究所内迁贵阳,翌年因遭受日机轰炸而停办。
1950年1月,浙江省政府恢复筹建热带病研究所,同年2月更名为浙江卫生实验院,正式聘洪式闾任院长。
1960年5月,与浙江医学院合并,改称浙江医学科学院。1963年11月,恢复为浙江卫生实验院。1969年改名为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
1976年开始调整、恢复。1984年恢复原名。1985年改名为浙江医学研究院。1987年更名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科研条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医科院设有病毒病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所、药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研究所、卫生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保健食品研究所、医学情报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中心)。
据2019年1月医科院官网资料显示,医科院建有WHO人类蠕虫病合作研究中心、WHO人类生殖合作研究中心、国家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保存中心、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浙江)新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实验动物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物工程疫苗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人用物品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等院属机构。
人员编制
据2019年1月医科院官网资料显示,医科院共有在职人员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 148人,院士2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10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江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毛江森、桑国卫、徐陬、龚维桂、宋昌存、何浙生、张朝和、沈文照、蒋建国、孙性善、孔庆瑚、石其贤、陶海全、李洸、诸敏逵、钱伯初、范学理、邵庆翔、陈国神、陈念良、谢汝瑛、陈翠娥、陈彩华、张渝华、伏纬华、周仲兴、韩燕艺、张素娥、柴少爱、丁宗武、黄海鹰、李思温、王满琴、张永基、朱家蕙、吴玲娟、袁玉英、张治国、陈勇、张幸、宣尧仙、王茵、闻礼永 。
硬件设施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是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首批成员单位。
截至2010年11月,医科院主要有液相色谱/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1台)、气相色谱仪(5台)、液相色谱仪[3](9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2台)、电镜(2台)、全自动紫外分光光度仪(2台)、荧光分光光度仪(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台)、流式细胞仪(1台)和蛋白纯化仪(1台)等仪器设备 。
科研成就
科研项目
2017年,医科院新立纵向科研项目6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27项,立项8项。省基础公益计划项目申请50项,立项21项。此外,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合计48项。验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2项。
科技成果
2017年,医科院新获省科技奖2项,省医药卫生科技奖2项;授权国家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202篇,其中SCI论文84篇,一级期刊84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3篇。负责完成或参与修订1项寄生虫病诊断和18项职业卫生国家标准。
社会服务
2017年,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中心查螺5616万平方米,查病10.43万人,共发现钉螺面积74.76万平方米,处置输入性疫情6起,开展晚血病人救治1080人,救助完成率100%。
医学情报所采集行业“媒体动态”240余期,舆情预警200余次,撰写舆情分析报告/重要媒体报道30余份;完成《浙江卫生计生年鉴》编纂、全省行业职称评审论文学术相似性检测评估、期刊学术评价查新等。
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共发放实验动物许可证19份;举办全省培训班2期、交流会1次;建立实验动物行政许可服务指南。 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办公室设立计划项目83项,财政投入550万元,引导依托单位累计自筹1400万元;联合举办全省培训班9期,主办年度实验动物科技论坛。
职业病防治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了3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和1个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班,其中第六期尘肺病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培训班已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职业健康监护服务企业、体检人数、业务收入同比年增37.1%、41.7%和87.3%。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12月,医科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另外还建有病原分子生物学、劳动卫生学、营养学3个省级医学支撑学科,药学重点学科及1个生物医药重点学科群。
2010年10月,经国家人力社保部和全国博管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理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 ↑ 科研机构组织结构形式浅析 ,搜狐,2022-07-08
- ↑ 评高级职称需要什么条件?哪些机构可以评职称?,搜狐,2020-11-26
- ↑ 液相色谱仪由什么系统组成?一文带你秒懂,搜狐,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