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泰州(簡稱:泰),別名海陵、鳳城、海陽、祥泰之州,江蘇省地級市,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

泰州,南唐時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吳楚越之韻,匯聚江淮海之風。泰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溱湖風景區、鳳城河風景區、梅蘭芳公園等。

目錄

歷史沿革

泰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

遠古時代,泰州這塊地方原在長江口外的淺海中,大約在7千—1萬年前開始成陸,5千年前已有人類居住,夏、商時,為濱海臨江地區,屬《尚書·禹貢》所稱「九州」之一的揚州。

西周,稱海陽,屬吳國。春秋戰國,歷屬吳、越、楚,楚時為海陽邑地。

西漢,建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云:「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海陵區)。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南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後來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南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復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蒲濤縣省,臨江縣併入寧海縣。

隋代,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併入海陵縣,如皋縣併入寧海縣,臨澤縣併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併入海陵縣。

泰州學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併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併入海陵縣。

楊吳,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于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元宗保大十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于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

北宋,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

泰州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代,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台縣。

民國元年(1911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三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十六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二十一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二十三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二十四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二十九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中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三十八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民國三十年(1941年)2月至三十四年8月,日軍侵占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中行營與蘇中綏靖主任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台北(今鹽城大豐)7個縣。

1950年1月,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泰州專區與揚州專區合併為泰州專區,專員公署駐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征。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專區,東台、台北(今鹽城大豐)兩縣劃屬鹽城專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揚州市直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併,稱泰縣,縣政府駐今泰州,屬泰州專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專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專區。同年蘇北人民行政公署與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南京市合併恢復江蘇省,泰州重新劃歸江蘇省。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1958年7月,又改為專署轄市,屬揚州專區。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併,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

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

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1985年1月1日,泰州市成為江蘇省計劃單列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調整揚州市行政區劃,「揚泰分設」: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

2011年12月,泰興市被列入江蘇省直管縣(市)。

2012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姜堰市,設立姜堰區。[1]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5月,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等3區,代管縣級興化市、靖江市、泰興市等3市,另轄醫藥高新區和農業開發區等2個功能區,有71個鎮、5個鄉、20個街道辦事處,1425個村民委員會,461個居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位置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西南、南部隔江與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四市相望,東臨南通,西接揚州,東北部、北部與鹽城、淮安毗鄰,是蘇中入江達海5條航道的交匯處,是沿海與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

地貌

泰州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南北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為2米~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為5米~7米,北邊里下河地區真高為1.5米~5米。泰州全市總面積578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占77.85%,水域面積占22.15%。市區面積639.6平方千米。

水文

泰州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織。北部地區,地勢低洼,水網呈向心狀,由四周向低處集中,這裡的湖泊分布較多。江淮分水嶺由西向東從中部穿過該市,境內河流大致以通揚公路為界,路北屬淮河水系,路南屬長江水系。人們習慣上把屬於長江水系的老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接的河流稱為「上河」,而把屬於淮河水系的新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的河流稱為「下河」。高水位時,上河水位高於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為0.9米。

氣候

泰州市在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性特徵。這裡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具有無霜期長,熱量充裕,降水豐沛,雨熱同期等特點。

泰州市的氣溫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4.4℃—15.1℃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為113天,但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變率較大,且南北地域之間亦存在着差異。泰州市地區的溫度帶屬亞熱帶、乾濕區屬濕潤區。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戶籍總人口500.55萬人,當年出生人口3.5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02‰,比上年下降1.37個千分點;死亡人口4.34萬人,人口死亡率8.64‰,比上年上升0.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3.61萬人,比上年增加0.04萬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8%,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民族

泰州市總人口共由38個民族構成,漢族人口為4612541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9.86%;少數民族6017人,占0.14%。有8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200人,其中土家族1425人,苗族1291人,壯族570人,回族554人,布依族374人,侗族370人,滿族267人,彝族222人。

經濟發展

綜合

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33.3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2.50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525.98億元,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2314.88億元,增長7.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0731元,增長6.6%。勞動生產率不斷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86498元,比上年增長7.2%。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全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調整為5.7:49.2:45.1,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年末全市共有私營企業12.95萬戶,全年新增2.51萬戶;年末共有個體經營戶37.09萬戶,全年新增6.12萬戶。

第一產業

2019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81.4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2%;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05.20億元,增長2.4%。糧食生產穩定。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74.12千公頃,比上年減少1.19千公頃。糧食總產280.55萬噸,減少6.59萬噸,其中夏糧總產104.65萬噸,減少2.29萬噸,秋糧總產175.9萬噸,減少4.3萬噸。糧食畝產499.93公斤,增加4公斤。生豬產能下降。全年生豬出欄140.59萬頭,下降45.4%。漁業生產基本穩定。全年水產品產量36.95萬噸,下降5.0%。

2019年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25萬畝,年末高標準農田比重達到76.1%;全年新增設施農業面積6.69萬畝,年末設施農業面積85.1萬畝。年末有效灌溉面積412.91萬畝,比上年增加1.31萬畝,增長3%。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86.9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綠色農業水平穩步提升。全年建成省級綠色防控示範區14個,化肥施用量比上年下降2.5%,農藥使用量下降6.5%。

第二產業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其中輕工業增長6.0%,重工業增長6.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增長9.7%,股份制工業增長6.4%,外商和港澳台投資工業增長2.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6.7%,大中型工業增長5.2%。支柱產業穩定支撐。全年船舶、醫藥、電氣、化工等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8.3%、12.5%、7.9%和4.8%。

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速3.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45.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速快於規上工業產值增速12.9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28.6%,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鋰離子電池、光電子器件、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7.4%、12.2%、5.4%。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比上年增長4%,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0.4%。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1.0%,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營業成本為79.5元,比上年減少0.6元。

2019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458.07億元,比上年增長3.7%。年末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754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具有特級、一級和二級資質企業318家,比上年增加10家。年末建築業從業人員達114.94萬人,下降1.7%。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82.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6.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5%。在二產投資中,工業投資增長6.1%,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31.1%,汽車製造業增長15.2%,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42.2%,儀器儀表製造業增長15.8%。在服務業投資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3.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60.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53.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60.8%。

2019年民間投資增長11.1%,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為85.9%。在工業投資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4.1%,占工業投資比重為36.1%,比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增長6.3%。在服務業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0%。

201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52.58億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住宅投資284.96億元,增長1.2%。商品房施工面積2597.89萬平方米,增長1.4%。商品房新開工面積620.71萬平方米,下降16.0%。商品房竣工面積544.45萬平方米,增長44.1%。商品房銷售面積659.59萬平方米,下降6.4%。商品房待售面積238.95萬平方米,下降15.7%。

國內貿易和旅遊

2019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8.94億元,比上年增長5.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36.99億元,增長5.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1.95億元,增長5.9%。從消費形態看,批發和零售業1139.36億元,增長3.6%;住宿和餐飲業209.58億元,增長14.7%。從限額以上單位看,全年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49.59億元,下降0.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19.52億元,下降0.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0.08億元,增長2.5%。

2019年限額以上零售額中,基本生活類商品消費下降,糧油食品、飲料、服裝鞋帽針紡織品和日用品消費分別下降0.2%、2.5%、1.7%和2.8%。發展享受型消費出現分化,中西藥品、建築及裝潢材料、書報雜誌消費增長71.4%、31.0%和15.1%,而通訊器材、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石油及製品、汽車等消費分別下降8.0%、7.4%、6.4%、4.9%。

2019年接待國內旅遊者3156.7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1%;接待入境過夜遊客4.71萬人次,增長3.1%。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14.03億元,增長10.2%;實現旅遊外匯收入4802.15萬美元,增長3.1%。

外向型經濟

2019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44.6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出口95.32億美元,與上年持平,進口49.34億美元,下降5.1%。按貿易方式分,一般貿易出口56.61億美元,增長1.4%;加工貿易出口36.86億美元,下降5.0%;一般貿易進口33.17億美元,下降3.6%;加工貿易進口11.38億美元,下降1.9%。按企業性質分,外商投資企業出口50.47億美元,增長6.6%;民營企業出口43.13億美元,下降6.2%;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1.74億美元,下降13.7%;民營企業進口16.33億美元,增長17.0%。按商品類別分,機電產品出口53.13億美元,增長5.6%;農產品出口3.92億美元,下降2.9%;機電產品進口8.43億美元,下降6.6%;農產品進口10.02億美元,下降17.1%。按出口地區分,對亞洲出口45.12億美元,增長2.4%;對歐洲出口16.20億美元,下降0.8%;對美國出口14.72億美元,下降20.6%。服務貿易出口增長較快。全年完成服務貿易出口6.0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7%。

外資利用有所回落。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26家,比上年減少3個;完成新批協議註冊外資33.27億美元,增長13.1%;全年新批及淨增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56個,比上年增加2個;實際到賬註冊外資14.86億美元,下降1.4%。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3.2億美元,下降41.8%;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6.71億美元,下降10.8%。

財政、金融、保險和證券

2019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4.58億元,比上年增長2.2%,其中稅收收入287.48億元,下降2.5%。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6.7%,比上年下降3.7個百分點。支出結構不斷優化。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94.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2.5%,科學技術支出增長27.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45.3%,節能環保支出增長35.0%,交通運輸支出增長41.9%。十三類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長16.4%,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7.2%,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

2019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6879.13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3263.96億元,增長13.5%。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5493.92億元,增長14.8%,其中短期貸款餘額2179.46億元,增長18.6%;中長期貸款餘額3015.92億元,增長11.3%。全年製造業新增貸款24.51億元。

2019年保費收入193.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其中人身險150.34億元,增長20.1%;財產險42.71億元,增長13.7%。全年賠付金額45.79億元,下降1.6%,其中人身險19.47億元,下降10.6%;財產險26.32億元,增長6.3%。

2019年證券交易額9811.17億元,比上年增長92.6%,其中股票交易額5261.12億元,增長43.0%;基金交易額174.06億元,下降37.4%。[2]

社會事業

郵電旅遊

2019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37.85億元,比上年增長27.7%,其中快遞業務量1.21億件,增長23.0%;郵政行業業務收入25.19億元,增長26.5%,其中快遞業務收入14.95億元,增長34.1%。全年電信業務總量281.92億元,比上年增長7.2%;電信業務收入42.69億元,增長3.4%。年末移動電話用戶496.27萬戶,電話普及率107.1戶/百人;年末互聯網用戶197.43萬戶,增長10.1%。

教育事業

2019年新創優質園3所,省優比例達到84.47%,繼續居全省第一。三星級以上優質高中實現全覆蓋,四星級高中占比提高到54.5%。年末全市擁有幼兒園337所,在校幼兒11.22萬人,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學率98%以上;高中34所,在校學生6.76萬人,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9%以上;普通高等學校7所,在校學生7.7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2%。年末全市擁有專任教師4.6萬人,比上年增加1434人。科技事業

科技事業

2019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2.6%,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全年獲得國家科技發明獎1項,專利申請2502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6279件;專利授權1487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03件;年末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5.3件,比上年增加1.8件。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28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家、企業技術中心27家,年末高新技術企業達974家。

文衛體育

2019年末全市擁有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7個、博物館19個、美術館3個,公共圖書館總藏量382萬冊、電子圖書藏量342.2萬冊;有線電視入戶率9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1%。

2019年末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2118家,其中醫院87家,衛生院115家,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0家,婦幼保健機構7家。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9885張,其中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28372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1673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3309人,註冊護士13263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為100%。

2019年全市培養輸送的優秀運動員共計獲得金牌38枚、銀牌18枚、銅牌20枚;在2019年度省賽中獲得金牌46枚,銀牌39枚,銅牌38枚。泰州遠大足球俱樂部獲得2019賽季中乙聯賽第三名,升入中甲聯賽,成功實現中冠、中乙、中甲「三連跳」。

資源環境

2019年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35,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42.5微克/立方米,下降7.4%,空氣優良天數比率75.7%。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均為100%。全市6個國考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100%;24個省考及以上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87.5%。

2019年規上工業累計綜合能耗905.3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2.6%;規上工業萬元產值能耗0.1727噸標準煤,下降4.6%。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6.0%。

安全生產

2019年各類安全生產事故325起,比上年下降17.3%;死亡人數191人,下降16.6%,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037人。

民生保障

2019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73元,比上年增長9.0%。從構成看,工資性收入23354元,增長8.6%;經營淨收入5745元,增長8.2%;財產淨收入3553元,增長13.7%;轉移淨收入5122元,增長8.9%。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16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6元,增長8.9%。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05:1縮小至2.04:1。

2019的h對照省定人均年收入6000元、市定人均年收入7000元標準,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70857戶、123452人全部脫貧。年集體經營性收入低於省定18萬元的92個村全部脫貧摘帽。

2019年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人數分別達100.97萬、94.69萬,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98.0%。民生保障取得新進展。全市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8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全年4.44萬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

交通運輸

綜述

泰州為蘇中門戶,自古就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優越的區位優勢,凸顯泰州承南啟北交通樞紐重要地位。新長、寧啟鐵路,京滬、鹽靖、啟揚高速公路縱橫全境。

2019年旅客運輸量比上年下降1.3%,旅客周轉量下降2.7%,貨物運輸量增長4.1%,貨物周轉量增長5.2%。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3.06億噸,增長16.9%,其中外貿吞吐量2779.55萬噸,增長26.6%。年末全市公路里程1.0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20.64公里。

2019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82.52萬輛,本年淨增5.69萬輛;私人轎車擁有量51萬輛,本年淨增3.17萬輛。

鐵路

泰州境內有泰州站、姜堰站、興化站、泰興站等多個火車站。泰州火車站現為二級車站,6條黃金始發線路通往全國60多個主要城市。

北沿江高速鐵路:泰州段被列為2018年開工建設項目。

鹽泰錫宜城際鐵路泰州段:從鹽城接入興化境內,再連接泰州火車站,經過高港、泰興、靖江,然後接到江陰、常州,與滬寧高鐵、寧杭高鐵相連接,設計時速250公里,建成後將在泰州市增設安豐站、興化站、陳堡站、泰州南站、宣堡站、泰興站、廣陵站、靖江站8個站點。

滬泰寧鐵路:將於2020年前開工,工期不超4年,為江蘇省規劃中期2020年的實施項目。建成後,蘇中地區將真正融入「大上海經濟圈」。建成後,泰州可通過這條線路從南京北上,最快僅4個多小時即可抵達北京,55分鐘到達上海。

水運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泰州港跨入全國億噸大港行列。泰州港是長江中上游西部地區物資中轉運輸的重要口岸;是江海河聯運、鐵公水中轉、內外貿運輸的節點;是上海組合港中的配套港,是國際集裝箱運輸的支線港和餵給港;具有裝卸、倉儲、物流服務等綜合化功能的港口。

公路

泰州長江大橋2012年建成通車,泰州長江大橋是江蘇省規劃的鎮江通往江北的三大高速通道中最東端的一條通道,該通道結束了揚中島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

航空

揚州泰州機場2012年5月8日正式通航。揚州泰州機場位於揚州市江都區丁溝鎮境內,距揚州市區直線距離約30公里,距泰州市區直線距離約20公里,機場預計2020年旅客吞吐量兩百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4萬噸,飛機年起降架次2.1萬次的中長期目標設計。截至2013年10月27日,揚州泰州機場已開通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哈爾濱、三亞、大連、長沙、西安、廈門、武漢、昆明等城市的航線。

公共交通

公交

截至2016年5月,泰州市區內共有泰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泰州市姜堰區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兩家公交公司共同經營90餘條公交線路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科學,涵蓋市轄三區商業、文化中心、住宅小區、機關、醫院和所有鄉鎮的城市客運網絡。

出租車

起步價3公里9元,超出後每公里1.5元,每半公里增加一次價格。

公共自行車

泰州市公共自行車分別於2014年、2015年先後實施兩期工程,共設置服務站點170處,投放公共自行車4000輛,配置4800個鎖車柱,按照城區加密,擴展外圍的原則,二期已經覆蓋到高新區、九龍鎮、蘇陳鎮。2016年,建成高港區公共自行車一期工程,設置服務站點30處、投放自行車500輛,配置600個鎖車柱。截至2016年11月,已累計借還車次7913968次,借車時間774486小時,每輛車使用頻次近每天2.7次、平均使用時間每次19分鐘,平均每天借還已達到10709次以上。

文化藝術

民俗風情

泰州傳統的文娛活動,主要有講、唱、舞、技四類,總體來看是風格各異,或雅致秀美,或剛勁質樸,或活潑靈巧,或風趣詼諧,體現了泰州人民對生活、愛情、自由幸福的美好願望和對英雄人物的讚美和膜拜。

泰州民間的傳統節日主要是春節、端午、中秋、清明、七月半、過冬等,在泰州,前三個節稱「人節」,後三個節稱「鬼節」。人們為祈求吉祥,每個節日都有若干傳統禮儀和習俗。

泰州方言

泰州方言圈,學術上一般稱之為泰如方言片,為江淮官話的一個亞區,含泰州、泰興、興化、東台、海安等縣市,覆蓋了除靖江以外的整個地級泰州市,總人口大概700多萬。

市花市樹

梅 原產中國,每歲2月開花,花容端莊靜雅,傲霜迎雪,凌寒獨放,被人們視為高風亮節的象徵。

市樹——銀杏樹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因此植物學家們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並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

旅遊資源

文物古蹟

泰州和各市(區)文物單位徵集收藏了從新石器時代,歷商、周、漢、六朝、宋、元至明、清的珍貴陶瓷,明代服飾,明、清字畫,故宮檔案等文物1.3萬多件,國家級珍貴文物達千件以上。還有數百件革命文物收藏在各有關紀念館。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文物工作,修繕大批文物保護單位。泰州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43處,文物管理機構4個,博物館2家,紀念館7家。

興化景點

泰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蹟眾多。境內有距今4000多年的龍山文化遺址,有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遺址,西漢初開鑿的古運鹽河遺址。戰國時期的昭陽墓,《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墓,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儲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還有始建於東晉的江淮名剎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寶殿和城隍廟,明建清修的慶雲寺、東嶽廟、胡安定祠堂、岳飛生祠、崇儒祠、胡公書院、馬洲書院、襟江書院和揚郡試院。古典園林有日涉園和李園,另有鄭板橋、劉熙載、劉國鈞等故居。

泰州又是具有光榮革命鬥爭傳統的城市。南宋抗金,明代抗倭,鴉片戰爭期間群眾抗英,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陳毅三進泰州,新四軍黃橋決戰,蘇中七戰七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等重大歷史事件也都發生在泰州。中安輪遇難烈士紀念館,楊根思烈士陵園,七戰七捷紀念碑,中共江浙區委泰興獨立支部舊址,新四軍東進泰州談判處舊址,黃橋戰役紀念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舊址等都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

名優特產

梅蘭宴

「梅蘭宴」以淮揚菜風味為主,用料考究,製作嚴謹;追求本味、清鮮平和、菜品雅麗、形質兼美。「梅蘭宴」是為紀念梅蘭芳先生而研製成,將戲曲與烹飪文化相結合,以梅蘭芳先生的18個代表劇目為背景,以戲成菜,喻形或喻意,同時吸收梅先生日常飲食習慣,兼收巡演時期所品泰州名饌,構成該宴清麗多姿、典雅華貴的風格。共有21道菜、9道面點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於梅蘭芳的代表劇,如錦鳳還巢、黛玉憐花、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靖江蟹黃湯包

中華名點,享譽大江南北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其特點:稠而不油、油而不膩、皮薄如紙、湯多味美;剛出籠時「放在盤裡如座鐘,夾在筷上像燈籠」,蟹油金黃,輕輕晃動,宛如一枚軟殼蛋。

靖江長江三鮮

包括刀魚、鰣魚、河魨,屬回遊性魚類。刀魚,學名刀鱭,魚型狹長而薄,頗似尖刀,因此得名;肉質細嫩,腴而不膩。鰣魚體扁而長,色白如銀,肉質鮮美肥嫩,列全國「鰣、甲(中華鱘)、鯧、黃」四大名魚之首;加工時不去鱗,以保持其真味。河魨古稱「鰒魚」,有毒,國家衛生部門明令禁食;改革開放後,人工網箱或圍欄養殖獲得成功,無毒或微毒河魨菜餚堪稱一絕;河魨富含膠原蛋白,有滋容養顏等功效。

靖江肉脯

靖江豬肉脯選料精細,採用傳統工藝,配以多種天然香料,經過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產品色澤鮮艷、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回味無窮,曾兩次榮獲國家金質獎。遠銷日本、俄羅斯、東南亞及港澳地區,是饋贈之佳品。

泰州乾絲

乾絲是泰州早餐名點,一般有煮乾絲與燙乾絲。煮乾絲即乾絲加火腿絲、筍絲、口蘑絲、木耳絲、銀魚絲、紫菜絲、蛋皮絲、雞絲,高檔的還要加海參絲或燕窩絲。燙乾絲是用潔白大幹劈成細絲,用開水燙泡裝盤,然後用芽姜切成細絲,覆於盤頂,乾絲潔白,薑絲金黃,另加一小撮蝦米,澆上黃豆醬油和純香小磨麻油,一經拌和,黃白相間,一碟食畢,齒頰留香。「菽乳淮南是故鄉,乾嘉傳世九絲湯,清清淡淡天資美,絲絲縷縷韻味長」。

梅蘭春酒

選用優質高梁、小麥為主要原料,採取高溫制曲、高溫蒸餾工藝,經過長期貯存,精心勾兌而成。色澤微黃,清徹透明,香氣幽雅,酒體醇厚。先後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歷屆江蘇省食品博覽會金獎;遠銷香港、台灣、東南亞、中亞及歐美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92年,金日成訪問揚州時,梅蘭春酒被選作國禮。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產於江蘇泰興黃橋鎮,因黃橋戰役而出名。黃橋燒餅吸取了古代燒餅製作法,成為一種半乾式面點,保持了香甜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這一傳統特色,並在花色品種上不斷改進,已從一般的「擦酥餅」、「麻餅」、「脆燒餅」等大路品種,發展到蔥油、肉鬆、雞丁、香腸、白糖、桔餅、桂花、細沙等十多個不同餡的精美品種。黃橋燒餅的風味獨特,其色、香味均不同與其他面點,外形飽滿美觀,色澤金黃如蟹殼,入口酥鬆,不焦不糊、不油不膩。

泰興白果

銀杏俗稱白果,泰興是銀杏之鄉,以盛產果大、仁滿、漿足、殼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貯藏的「大拂指銀杏」而著稱於世。泰興白果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營養豐富,藥食俱佳,經常食用可預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遺精、帶下、尿頻等疾病,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有特殊療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指定為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權。2004年9月,通過國家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雙認證;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中莊醉蟹

興化市的傳統名產,歷史悠久,曾是清廷貢品。選料講究,配製精細;肉質細嫩,色清比玉;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酒香濃郁,香中帶甜,營養豐富。1915年,時任國民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的張謇將「童德大」牌中莊醉蟹推薦到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上,贏得了食品類金獎。

興化大閘蟹

興化大閘蟹,江蘇省興化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興化市內湖盪密布,河道縱橫交織,湖盪內水草豐美,為優質淡水螃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有4鄉鎮被授予「中國河蟹之鄉」稱號,興化市被授予「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稱號。所產大閘蟹具有「青殼、白肚、金爪、黃毛、博螯、捷足」的特點,脂膏豐滿純正、肉質玉白爽嫩、蟹黃晶紅油潤、入口鮮香溢甜,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多個品牌的大閘蟹入選「中國十大名蟹」、榮獲「中國名蟹金獎」。

宣堡小餛飩

宣堡小餛飩以產於泰興市內宣堡鎮而得名,具有皮薄餡嫩、味美湯鮮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其中小餛飩的麵皮,薄似宣紙,幾近透明,可以用火柴點燃,堪稱一絕。中央電視台曾拍攝《宣堡小餛飩》專題片。

溱湖八鮮

溱湖水域寬闊,水質清淳,所繁育生長的水生動植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以其水產品製作的「溱湖八鮮」名宴而聞名。

溱湖籪蟹:自古以來「南有澄湖閘蟹,北有溱湖籪蟹」,又稱「南閘北籪」。溱湖籪蟹,青眼紅毛,膏厚肉腴,為上乘之品。 溱湖甲魚:具有大、厚、團、黑四大特點,經常食用能滋陰補腎、涼血降壓。常與童子雞、甲魚蛋、海參配成「霸王別姬」、「帶子上朝」、「夜戰馬超」等名貴大菜。 溱湖銀魚:通體透明、如晶如玉、體態纖細、形似柳葉、無鱗無骨,是稀有的水產品之一。 溱湖青蝦:殼堅色青,體肥肉厚,取其製成的各種佳肴,別具風味。 溱湖水禽:溱湖水禽品種繁多,各種美食水禽的體內含有賴氨酸、丙氨酸、組氨酸等,既有野生風味,又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溱湖螺貝:殼薄肉嫩,味道鮮美,無臊腥之氣,性溫涼。經常食用可滋陰降火,降壓補腎,平肝宣肺。 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為青(魚)、白(魚)、鯉(魚)、鱖(魚),「小四喜」為昂(刺)、旁(皮)、羅(漢)、鰺(魚)。用「大四喜」製作的各式大菜,實為溱湖美食之佳肴。「小四喜」均為野生,營養豐富,味道特別鮮美。 溱湖水蔬:品種繁多,均為無公害綠色食品,一年四季,源源不斷;色彩嬌艷,水靈脆嫩。

泰州三麻

指麻油、麻糕、麻餅。「壽星」牌麻油,不僅質純、香濃、味醇,而且對延緩皮膚衰老和燙(燒)傷後的皮膚再生有奇效。泰州生產麻糕歷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譽。雙色麻餅始創於清同治年間,兼甜、鹹兩味,色澤金黃,質地酥脆,回味無窮。

刁鋪羊肉

選用精心飼養的山羊,製作方法獨特,無膻味,冷切、紅燒、白燒均別具風味,老少食之皆讚不絕口。「高港全羊席」,更為特色名宴,每到冬季,四面八方慕名品嘗的人,絡繹不絕。

難得米酒

取里下河地區的精良糯米,採用傳統工藝釀製而成。風味獨特,含有多種氨基酸,久負盛名,「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為之留下了「家釀亦已熟、呼僮傾益盆,小婦便為客,紅袖對金樽」的佳句。

相關視頻

泰州宣傳片祥泰之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