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泥咕咕

泥咕咕是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手工藝品,作為濬縣民間對泥塑小玩具的俗稱。因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聲音,所以形象地稱之為"咕咕"。據《資治通鑑》記載,隋末農民起義時,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曾在古黎陽也就是現在的濬縣與隋軍大戰,不少將士和戰馬陣亡,為了紀念這些犧牲的將士和戰馬,軍中一些心靈手巧的人就用當地的黃膠泥捏成泥人、泥馬表示懷念之情。這一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就這樣隨着歷史的發展延續了下來,流傳至今。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泥咕咕

分類:泥塑玩具

地區:濬縣

內容簡介

濬縣泥咕咕已有三大類50多個品種。主要有以三國、水滸和瓦崗軍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獅子、大象和燕子、斑鳩、孔雀等形象的動物和飛禽。古老樸素、逗人喜愛的泥咕咕寄託了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

濬縣泥咕咕的特點是以黑色為底色,然後在底色上用自製的毛筆點畫出各種花樣。彩繪是以黑色、棕色打底,再描繪上白土粉、大紅、大綠、大藍、大黃等條紋,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調和過的中間色。顏色以蛋黃調製而成,能使色彩起明發亮,對比強烈。濬縣泥咕咕造型古樸拙雅,加之傳統民間大紅大綠的着色,使作品美感頓生。

濬縣泥咕咕還是以小手工作坊生產為主。農閒時節,全家男女老少圍坐在一起,邊製作邊說笑,氣氛熱烈,和泥、造型各司其職,技藝嫻熟,製作出來的泥咕咕晾乾透後,再在自家的小土窯進行燒制。一到那個時節,每家每戶的窗台上、牆頭上、灶台上,到處都擺滿他們精心製作的泥咕咕。

四種製作形式

濬縣泥咕咕一般有四種製作形式。一是模具製作,有扁頭獅、小燕子、小丫鬟等;二是手工捏制,有小馬、小猴、豬八戒;三是模子和手捏相結合,有騎馬人等;四是在泥玩具身上加鋼絲、彈簧,有活頭馬、活頭獅子等。藝人們用的泥料和工具都非常簡單。就地取材,把村邊的黃膠泥挖回家,加水和成泥巴,用木棍捶打幾遍,使其變得柔軟細膩,如麵團一般。工具是一根竹棍兒,削成一頭粗一頭尖,用以雕畫泥玩具的鼻、眼、嘴和身上地花紋。再根據其形狀,在不同地部位打眼通孔,用嘴能吹出不同的聲音,群眾稱它為咕咕小哨兒。

溯源

據《資治通鑑》載,隋末農民起義軍與隋軍爭奪黎陽倉(當時濬縣稱黎陽),瓦崗軍首領李密手下有一員叫楊圯的大將在此屯兵,得楊圯屯村名。當時軍中有一些士兵會捏泥人,為紀念在戰場上陣亡的將士和戰馬,他們用當地的膠泥捏塑泥人、泥馬。後來軍隊中一些人員就地安置,這門手藝便流傳下來。

工藝特點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其製作工具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製作者利用這些器具,經過和水、捶制等工序,將當地的黃膠泥塑成作品,然後蘸上松香(現改為墨汁)、洋顏色(現改為水粉顏料)、用自製的麻筆(現改為毛筆)在塑型坯上塗繪,多以黑色為底色,然後再以紅、黃、藍、綠等比較鮮艷的顏色繪出各種圖案,與黑底形成強烈的對比,再用清漆罩上一層,放入高與寬約一米左右的磚砌小土窯焙燒。

傳承意義

濬縣泥咕咕歷史久遠,有着濃厚的傳統文化特色,造型古樸,誇張別致,深受廣大群眾和專家學者的好評,[1]被民俗學專家稱為歷史的活化石。主要傳承人有王學峰、王安田、宋學海等人(截止到2012年)。

但現代的年輕人不願再繼續學習這門手藝,傳統手藝後繼乏人,逐步失傳,亟需搶救。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南省濬縣的王學鋒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