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納德
波納德(法語:Louis Gabriel Ambroise de Bonald,1754年10月2日-1840年11月23日),法國的反革命哲學家和政治家。在那革命的時代中,他和好友邁斯特(Joseph de Maistre)同為傳統主義者,為傳統的政治宗教及背後的思維作中流砥柱,但他在後世的名聲似不及他的好友,基督教徒。
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東一些國家、佛教在不丹和柬埔寨分別被列為國教[2]。
目錄
簡介
波納德的許多哲學和政治思想雖在政治上保守,但卻是很有遠見的。他可以被視為社會學的先驅之一,他對語言在社會與人性中的根本性,有深入的把捉。人是社會的動物,而社會性是建立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溝通又須靠語言及符號,因此語言與社會同久遠,也與人性自始並存。他對語言的根本性之把捉,也使得他能藉語言來論證上帝的存在。人類的思想需靠語言,而不是人想出語言,因此語言必然是出於上帝而非人自己的產物。
視頻
波納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時事熱點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與傳播],搜狐,2006-08-10
- ↑ 全球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多災多難至今仍飽受戰火,30%人口吃不飽,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