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法庫縣隸屬於遼寧省 瀋陽市,位於遼寧省北部,長白山山脈與陰山山脈余脈交匯處,遼河右岸,自然地貌特徵為「三山一水六分田」,距瀋陽市中心距離90公里。區域面積2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8萬畝。人口53萬,21個民族。轄2個街道、17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225個行政村、17個社區。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5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518元。

目錄

歷史沿革

周朝時法庫屬燕國疆域。

秦統一中國後,東北地區設右北平遼西遼東三郡。

遼東郡包括遼河以西部分地區。法庫隸屬遼東郡

漢光武帝時,法庫隸屬幽州。由漢初平元年(190年)至東晉期間法庫為鮮卑慕容部活動地區,隸屬平州。

隋時為契丹屬地 唐為營州督都府遼州

遼代,法庫東部村落歸祺州(今康平小塔子)管轄,西部地區隸屬上京道渭州管轄。

金代基本沿用了遼代政區設置,法庫西部隸屬靈山縣,東北部隸屬咸平慶雲縣,東南有一部分屬瀋州雙城縣轄(今石佛寺古城)。

元初設開元路,金時的咸平府歸開元路,咸平府屬的慶雲縣在遼河以西的地方併入順安縣,元代法庫大部分地方歸順安縣管轄。

明初,法庫隸屬三萬衛(今開原)。

清順治五至七年,(1648-1650年),修筑西段柳條邊通過法庫境內,邊南屬盛京,邊北屬蒙古。康熙初年,鐵嶺、開原建縣,法庫邊門一線屬開原縣,邊門以南、遼河以北的原左翼後旗一部分屬鐵嶺,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17日,全縣獲得解放。1948年8月17日,成立遼北省,法庫縣劃歸遼北省一專署管轄。同年,開始土改。

1958年12月,法庫縣劃歸瀋陽市管轄。1960年,改法庫鎮人民委員會為法庫鎮人民公社。

1992年12月,法庫縣劃歸瀋陽市管轄。

行政區劃

1949年4月,將科左前旗的一個區計33個村,劃歸法庫縣,設立第七區,區政府駐地為包家屯。同年5月1日,遼北省撤銷,法庫縣劃歸遼西省。

2012年法庫行政區劃為1個經濟開發區,2個街道,14個鎮、5個鄉,全縣所轄行政村225個、15個社區。分別是:法庫經濟開發區、吉祥街道、龍山街道、丁家房鎮、孟家鎮、十間房鎮、依牛堡鎮、馮貝堡鎮、包家屯鎮、五台子鎮、柏家溝鎮、大孤家子鎮、三面船鎮、登仕堡子鎮、葉茂台鎮、秀水河子鎮法庫鎮十間房鄉慈恩寺鄉臥牛石鄉四家子蒙古族鄉孟家鄉

地理環境

法庫,位於遼寧省北部,地處遼河中游右岸。地理坐標為北緯42°8′46″--42°39′29″,東經122°44′23″ --123°45′14″,南北縱距60公里,東西橫距80公里,區域面積2320平方公里。南與母城瀋陽隔遼河相通,北與康平縣、昌圖縣、開原市接壤,東與調兵山市、鐵嶺縣毗鄰,西與新民市、彰武縣相接

法庫縣縣地處遼河中游西岸,地勢北高南低,丘陵平原起伏交錯。西部和西北部山區屬醫巫呂山支脈,山丘在400米以下,有巴爾虎山、拉馬山、馬鞍山、五龍山、磨盤山等,北部是100-200米左右的丘崗。遼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拉馬河貫穿全境,在東、南、西及中部形成較大面積的沖積平原。

法庫縣除過境遼河外,境內河流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9條,長573.2公里,其中較大的河流有秀水河,拉馬河、王河、小河子4條,其餘均屬時令河。河流縱貫全境,經東南匯入遼河,總積水面積1980平方公里。

王河發源慈恩寺東,於鐵嶺雙井子大台山匯入遼河。河長25.3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1000,境內流域面積363.26平方公里。

法庫縣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溫度較高,冬季寒冷,多年平均氣溫為6.7℃,七月份平均氣溫23.8℃,一月平均氣溫為-13.4℃,極端最高溫度35.1℃,極端最低溫度為-30.6℃。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00毫米,降水總量13.92億立方米,但時空分布不均,東南部雨多,西部雨少,年內分配以七月份最多,占年降雨量30%,六~九月份降雨量占年降雨量74.32%~76.32%之間,全縣多年平均蒸發量1187.3毫米,與降雨規律相反,東、南部蒸發量小,西部蒸發量大。

自然資源

據2007年數據,法庫縣有礦產二十六種,分布在十九個鄉鎮。有煤炭、硅灰石、石灰石、沸石、珍珠岩、花崗岩、高嶺岩、黑耀岩、玄武岩、硅石、膨潤土、瓷土、水刷石、建築石、制磚粘土、建築砂礦和優質礦泉水等。已探明儲量的有九種,占瀋陽市已知礦種的三分之二。其中,瓷土的儲量為全國最大;硅灰石的儲量和品位都是全國第一。

全縣總水資源量33789萬立方米(人均768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397立方米,地下水9392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據2019年統計,法庫縣有漢、滿、回、蒙古、朝鮮、錫伯等21個民族,人口53萬。

風景名勝

秀水河戰役紀念館

秀水河戰役紀念館位於法庫西40公里處,風景秀麗的秀水湖自然保護區東側的秀水河烈士陵園內。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出關到東北,和國民黨軍第一個戰役就是秀水河戰役,稱為東北解放第一個春天。這場戰役是林彪指揮的。1946年2月蔣介石派兵向遼西解放區進攻,國民黨陸軍十三軍八十九師二六五營,二六六團占領了秀水河村。   我軍新四軍七旅,對秀水河的敵人進行了全面包圍。1946年2月13日下午5點鐘,對秀水河外圍敵人進行了殲滅戰,首先擊潰了大架子山上國民黨二六五團榴彈炮營,接着新四軍七旅插入秀水河街中心,一師攻村北的制高點最後發起總攻擊,我軍和敵軍在街里進行白刃戰,敵軍援兵被堵擊,秀水河子的敵人被打垮,殲敵1800餘人。繳獲大卡車32輛,美式槍、炮490多件,在法庫縣城召開了祝捷大會。[1]

法庫五龍山

五龍山旅遊風景區位於法庫城西30公里處的丁家房鎮,距離瀋陽70公里,景區面積1548公頃,是由五條脈絡組成的環型山脈,包括五龍山、朝陽洞山、龍懷山諸山,為瀋陽地區名山之一,2000年被確定為瀋陽市自然保護區,2002年被確定為國家AA級景區,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五龍山得山水之奇絕,匯田園之芬芳,融佛道於一地,是集觀光攬勝、鄉村休閒度假、宗教信仰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也是大中小學生農村社會實踐基地和認知「三農」的最佳窗口。五龍山自古就流傳民謠說「遠望五龍山,峰峰相依,溝溝相連,只見龍起舞,不知哪是邊;走進五龍山,看山不見山,樹木琳琅遮了天,但聞人語響,不知在哪邊」。五龍山以鼓山、避風台、龍泉、神松、奇楓、塔林、無梁觀、檐上松等文明遐邇。有天然次生林1萬畝,果園300畝,花草近千種,藥材數十種,有史稱東北解放第一個春天的秀水河戰役林彪指揮所,有3400年發人和胡人都城遺址,有七塔林、碧雲宮、廣慧寺等佛教聖地,有散發濃郁鄉土氣息的萬畝葡萄長廊和萬畝山櫻椒觀光區,有五龍山牌綠色葡萄、笨雞蛋、小雜糧、愛新覺羅酒、根雕、剪紙等旅遊商品。

五龍山景區分為朝陽洞景區、鼓山景區、發人都城遺址和萬畝葡萄長廊觀光區四大景區,是瀋北獨具特色的神奇之旅、田園之旅、文化之旅和紅色之旅,更是展示以「三農」為主題的農業旅遊示範基地。主要景點有300多年的古杏林、原始次生林覆蓋的歸真林、600多年的元代道觀、檐上松、七塔林、五龍神泉、蛇仙洞、天鼓山、避風台、發人都城遺址、十二生肖石刻園、倒座觀音廟、廣慧寺、森林浴場、鷹鵲坡、林彪指揮所、萬畝葡萄長廊等。[2]

交通運輸

法庫境內南北有國道明沈線相連,東西有省道沈環縣貫通,另有國道京瀋線過境西連章武、阜新,東北昌法線直通昌圖直至吉林、黑龍江。在以幹線公路為骨架,以縣級公路和鄉級公路為網絡的法庫公路網已初步形成。法庫現有鄉以上公路684公里,其中幹線公路151公里,縣級公路97公里,鄉級公路436公里。以上公路達到二級路標準的92公里,三級路標準的230公里,黑色路面270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29.9公里/百平方公里。縣內設有鐵路站點和貨場,境內鐵路與鐵法市連接,直通鐵嶺和瀋陽。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