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窩會議
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沙窩會議
集結:松潘地區
時間:1935年8月1日
內容:放棄松潘戰役計劃
會議背景
由於敵情的變化,胡宗南主力集結松潘地區,張國燾即發生動搖,主張主力走阿壩,另一部走班佑,結果延宕了部隊北進的行動,失去了迅速攻打松潘的戰機。在這種情況下,1935年8月1日,中央軍委放棄了原定的《松潘戰役計劃》,3日制定了《夏洮戰役計劃》,決定:攻占阿壩,迅速北進夏河流域,消滅敵人主力,形成在甘肅南部廣大區域發展之局勢。為執行這一計劃,中央還決定將1、4方面軍主力混合編成左、右兩路軍。左路軍以4方面軍之第9、31、33和1方面軍之第5、32軍組成,由朱德、張國燾率領,從卓克基攻阿壩;右路軍以1方面軍之第1、3軍和4方面軍之第4、30軍組成,由徐向前、陳昌浩率領,從毛兒蓋攻班佑。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隨右路軍行動。為了推動張國燾執行中央的北上方針,黨中央政治局決定在毛兒蓋以南的沙窩舉行會議。[1]
會議議程
1935年8月3日,由張聞天簽發了《八月四日在沙窩召開政治局會議》的通知。沙窩會議開了3天,8月4日至6日[2]。到會的有張聞天、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國燾、陳昌浩、劉伯承、傅鍾、凱豐、鄧發、博古11人。會議有兩項議程:一是討論1、4方面軍會合後的形勢與任務;二是討論組織問題。
會上,張聞天首先作關於1、4方面軍會合後的決議草案的報告。在討論這一報告即第一項議程時,毛澤東首先發言,就決議草案作了補充說明。他着重分析了西北地區的有利條件和困難條件。指出有利條件是;1.西北地區的主要敵人是蔣介石,他用全部力量來對付我們,但總的方面他的統治是削弱了。2.西北地區:一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統治最薄弱的地方;二是蒙、回、藏等少數民族最集中的地方,他們的革命要求很強;3.是靠近蘇聯,受蘇聯影響大,且能得到政治上物質上的幫助。這些特點於革命有利。困難條件是:人口稀少,物資缺乏,少數民族和氣候覆雜等,但這些都是能夠克服的。
繼之,朱德、鄧發、凱豐、張國燾、陳昌浩、劉伯承、周恩來、傅鍾、博古等相繼發言。發言者贊同張聞天的報告,並對決議草案的內容提出一些補充意見。同時,強調必須提高黨在紅軍中的威信,認為這是增強紅軍戰鬥力的關鍵。這實際上是不指名地批評了張國燾的錯誤。
張國燾在會上極力為其錯誤進行辯解,認為退出川陝根據地和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聯邦政府都是正確的。同時批評1方面軍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是打掩護戰,有失敗情緒,部隊疲勞,紀律鬆弛,減員很大,應好好總結這方面的經驗教訓。陳昌浩在發言中也為張國燾的錯誤辯護,聲稱張國燾"沒有反黨的意思",認為決議草案對張國燾的批評有些是"誤會"。
張聞天就第一項議程的討論作結論說:對決議案大家意見無大分歧,同志們也都是一致的,這是1、4方面軍勝利前進的保障。他還說:關於1方面軍,4方面軍的批評是好的,是幫1方面軍來糾正缺點的。但須注意可能發生的不好影響,過分的批評會妨害團結的。
會議基本上通過了決議案,並責成政治局常委對決議案進行最後修改。
在進行第二項議程時,張聞天代表中央政治局提出一個吸收4方面軍幹部參加中央工作的名單。張國燾在"堅決提拔工農幹部"的幌子下,提出增加4方面軍9人進政治局(當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共8人)。會議否決了張國燾的意見,決定增補陳昌浩、周純全2人為政治局委員。會議還決定成立由周恩來擔任司令員兼政委的1方面軍司令部,由陳昌浩任總政治部主任,周純全任副主任。
會議決議
8月5日,沙窩會議通過《關於1、4方面軍會合後的政治形勢與任務的決議》,共分七個部分,其要點如下:
形勢特點
帝國主義更進一步侵略中國,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製造"華北國";中國的經濟與政治形勢更加嚴重;國民黨的統治日益削弱和崩潰;蘇維埃運動在南部中國雖遭受到部分損失,但廣大的游擊戰爭繼續堅持着,"尤其是1、4方面軍兩大主力在川西北的會合,造成了中國蘇維埃運動在西北開展極大勝利的前途。一切這些,證明中國革命形勢的依然存在,證明蘇維埃革命並未低落,而是繼續發展着。"
基本任務
重申兩河口會議決定的北上方針的正確性,強調創造川陝甘根據地是1、4方面軍面臨的歷史任務,它將"推動整個中國革命前進與發展"。為了鞏固根據地,規定了深入農民土地鬥爭,徹底解決土地問題,建立工農蘇維埃政權和群眾武裝,嚴厲鎮壓反革命等各項基本政策。
紅軍領導
強調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工農紅軍,就沒有蘇維埃革命運動。"還肯定遵義會議以後"在軍事領導上無疑義的是完全正確的","完成了黨中央預定的戰略方針"。
團結問題
強調加強1、4方面軍團結的極端重要性。指出:"目前在1、4方面軍內部產生的某些個別問題,主要的是由於相互了解的不夠,缺乏對於1、4方面軍的正確的估計。"並充分肯定了兩個方面軍的成績,認為:"1方面軍一萬八千里的長征是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的偉大事業","最後達到了與4方面軍會合的預定目的,使蔣介石等進攻我們的計劃完全失敗。"而"4方面軍英勇善戰,不怕困難,吃苦耐勞,服從命令,遵守紀律等許多特長,特別是部隊中旺盛的攻擊精神與戰鬥情緒,是現在1方面軍應該學習的。"同時也指出了兩個方面軍的弱點與不足。還強調堅持1、4方面軍的團結是完成創造川陝甘蘇區歷史任務的必要條件。
基本方針
主要是承認民族的自決權,幫助他們的民族獨立與解放運動。
中心工作
提出在部隊中進行宣傳鼓動、軍事政治教育訓練、嚴緊紀律、加緊階級教育等當前12項中心工作,以提高部隊的戰鬥力。七、關於蘇維埃革命勝利的前途與兩條戰線的鬥爭 提出要開展反對"左"右錯誤的兩條戰線鬥爭,特別要堅決反對各種右傾機會主義的動搖,如"對於黨中央所決定的戰略方針表現懷疑"、"企圖遠離敵人避免戰鬥"、"對創造新根據地沒有信心"、"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等等。只有開展兩條戰線的鬥爭,才能夠完成創造川陝甘蘇區,取得蘇維埃革命在全國勝利的歷史任務。
兩條戰線鬥爭
關於蘇維埃革命勝利的前途與兩條戰線的鬥爭。提出要開展反對「左」右錯誤的兩條戰線鬥爭,特別要堅決反對各種右傾機會主義的動搖,如「對於黨中央所決定的戰略方針表現懷疑」、「企圖遠離敵人避免戰鬥」、「對創造新根據地沒有信心」、「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等等。只有開展兩條戰線的鬥爭,才能夠完成創造川陝甘蘇區,取得蘇維埃革命在全國勝利的歷史任務。
由於軍事問題始終是一切問題中最迫切的問題,與會者認為清算過去中央錯誤的政治路線時機尚不成熟,在通過的《決議》中拒絕了張國燾提出的解決政治路線的要求,仍然維護遵義會議作出的結論。《決議》明確指出「開展反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是目前鬥爭中心任務之一」,再次強調了加強一、四方面軍團結的重要性。[3]
會議意義
沙窩會議對於加強1、4方面軍的統一領導與團結,堅定創建川陝甘根據地的必勝信心,起了積極的作用。同時,這次會議也開始公開暴露出張國燾與黨中央的政治分歧。[4]
文物遺蹟
2006年6月25日,沙窩會議會址作為阿壩紅軍長征遺蹟的組成部分,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 ↑ 數說長征7-沙窩會議,得以「換帥」-長征途中20多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搜狐網 2017-12-25 15:12
- ↑ 沙窩會議若干史實考辨人民網 方海興 2019年08月12日08:18 來源:北京日報
- ↑ 數說長征7-沙窩會議,得以「換帥」-長征途中20多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搜狐網 2017-12-25 15:12
- ↑ 長征主要會議:沙窩會議字典 2016-10-24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