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九約
沙田九約, 昔日的沙田被劃分成「九約」,「九」即九個分區,「約」是聯盟的意思,包括大圍約、田心約、徑口約、隔田約、排頭約、火炭約、沙田頭約、沙田圍約、小瀝源約。這個組織模式,是方便村與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 每一個「約」都是由該約的範圍內的若干條村所組成。「九約」的組成何時開始,有說可能源於清光緒初年,也可能於清朝咸豐年間或更早已確立。[1]
目录
九約各村的分佈情況如下
1 大圍約:積存圍
2 田心約:田心圍、新田
3 徑口約:上徑口、下徑口、顯田
4 隔田約:隔田、山廈圍 (曾大屋)
5 排頭約:排頭、上禾輋、銅鑼灣、下禾輋
6 火炭約:火炭、拔子窩、落路下、河瀝背、九肚、石寮洞、山尾、 黃竹洋、長瀝尾、凹背灣、龜地、禾寮坑、赤坭坪、馬料水
7 沙田頭約: 沙田頭、作壆坑
8 沙田圍約: 沙田圍、多石、灰窰下、茅笪、元洲角的王屋和謝屋
9 小瀝源約: 小瀝源、插桅桿、十二笏、牛皮沙、大藍寮、石鼓壟、黃泥頭、觀音山、芙蓉泌 、茂草岩、老鼠田、南山、花芯坑、梅子林。
始於何時的考據
至於沙田九約始於何時,有說當時車公曾顯聖,消除瘟疫,村民為謝車公恩澤,乃捐資擴建沙田車公廟,並成立九約,且在神前許願,倡建太平清醮。據父老相傳,一說建醮傳統習俗,乃源於清光緒初年乙亥年(公元 1875 年),故推斷九約之建,當在清朝光緒初(公元 1875 年)之前。[2]
另一推斷, 早在清朝咸豐拾年(公元 1860 年)因重建「積存圍」之「侯王宮」時所立的一塊碑文—「萬福攸同」中已可見「禾輋約」及「火灘(火炭)約」等字眼,因此,九約可能在清朝咸豐年間(公元 1851 至 1861 年)或以前已確立。
沙田九約太平清醮十年一會
相傳光緒年間,沙田鄉親父老為控制正在爆發的瘟疫蔓延,請出車公神像遍遊各村驅病辟邪,最終消除疫症,村民為此於神前許願,每10年舉辦一次太平清醮,以酬謝車公神恩, 該鄉習俗已傳承百年。
九約的村民主要來自不同省籍的客家人,因此舉辦九約太平清醮需配合各方的習俗和意見。普遍鄉村打醮目的是祭祀孤魂野鬼,而九約太平清醮的差異之處在於附薦棚供奉祖先,不但會邀請喃嘸道士主持法事,同時也接納佛教及道教同時設壇誦經超度亡魂。[3]
因為區內廟宇眾多,今天的沙田太平清醮已演變成集道教和佛教崇拜於一身的民間祭祀慶典,區內幾乎所有寺廟、道觀都會被邀請在醮場內設壇參與盛會。莫錦貴說:「根據習俗,舉行太平清醮其間所有村民必須齋戒,以前沙田菜市場更會配合打醮,不售賣肉類。」但隨著時代和社會變化, 齋戒的傳統已漸漸消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