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沙塵暴天氣是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目錄

名詞解釋

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km的天氣現象。沙塵暴是風蝕荒漠化中的一種天氣現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人類活動因素的共同影響。自然因素包括大風、降水減少及其沙源。人類活動因素是指人類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對植被的破壞以後,導致沙塵暴爆發頻數增加。沙塵暴天氣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這是由於冬春季半乾旱和乾旱區降水甚少,地表極其乾燥鬆散,抗風蝕能力很弱,當有大風颳過時,就會有大量沙塵被捲入空中,形成沙塵暴天氣。

空間分布

我國的沙塵暴主要發生在北方地區,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內蒙古中西部和甘肅中北部是沙塵暴的多發區,年沙塵暴日數在10天以上,南疆盆地和內蒙古西部兩地的部分地區超過20天;準噶爾盆地、河西走廊、內蒙古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又3~10天;西北的東南部、華北的中南部和東部、黃淮、東北的中西部及新疆、青海、四處、湖北等省(區)的部分地區在3天以下。

沙塵暴歷史

沙塵暴作為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自然災害之一,並非現代的產物。據科學家對深海岩芯和冰蓋沉積物的測定,早在白堊紀末(距今7000萬年)地球上就有沙塵暴出現。

3000多年前,我國史書便有西北地區發生「黃沙」、「雨塵」、「雨塵土」、「黃霆」等記錄。中國古人將風后降塵稱為「霾」,《詩經》注釋中稱:「終風且霾,傳霾雨土」。《爾雅》曰:「風爾雨土曰霾」。「終風」、「風爾」講的都是風后降塵的天氣現象,由於古代揚沙降塵天氣不時發生,因此「霾」就成了這一天氣現象的專稱。《朔方通志》載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乙亥午寧夏洪廣堡,風霾大作,墜灰片如瓜籽,紛紛不絕,逾時而止,日將沉,作紅黃色」。晉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甘肅「十一戊午朔,大風從西北來,折木飛沙走石,六日始息」。表明這場風形成的沙塵暴摧折樹木,沙石均被吹起,持續6天方平息。可見,沙塵暴在我國古代就成為一種對人類產生危害的天氣現象。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3世紀—1949年的2154年間,我國發生沙塵暴70次,平均31年發生一次。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沙塵暴發生次數卻迅速增加,並且我國沙塵暴出現了發生時間早、影響範圍大等新動向。我國沙塵暴發生的空間規律是西部多於東部,北部多於南部,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和華北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沙塵暴在發生時間上表現為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據趙景波等對我國494例載有月份的沙塵暴記錄統計表明,沙塵暴主要出現在2—5月份,占總數的78.3%,其中又以3—4月份最頻繁,占總數的49.2%,2月、5月次之,其它月份較少。沙塵暴發生的日變化表現為主要集中在中午至傍晚,夜間至午前則相對較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