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杉
池杉 |
中文名称:池杉 拉丁学名: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 别称:池柏,沼落羽松 门纲:裸子植物门、松杉纲 种属:池杉种、落羽杉属 界:植物界 目科:松杉目、杉科 |
池杉(学名: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是杉科落羽杉属的一种植物,亦称池柏,沼落羽松,是落叶大乔木,最高可以长到25米,池杉树干挺直,其树干基部膨大,枝条向上形成狭窄的塔形树冠,池杉形状优美,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行道树种。[1]
目录
简介
池杉尖塔形,形状优美;叶钻形在枝上螺旋伸展;球果圆球形。池杉树,杉科落羽杉属,树皮纵裂成长条片而脱落,树干墓部膨大,通常有曲膝状的呼吸根。花期3月,果实10-11月成熟,球果圆球形或长圆状球形,有短梗,种子不规则三角形,略扁,红揭色,边缘有锐脊。
池杉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耐湿性很强,长期及在水中也能较正常生长。池衫是弃光树种,不耐荫。抗风性很强。池杉的萌芽性很强,生长势也旺。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中国许多城市尤其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造树和园林树种。耐腐蚀。是造船、建筑好材料。
形态
乔木,在原产地高达25米;树干基部膨大,通常有屈膝状的呼吸根(低湿地生长尤为显著);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片脱落;枝条向上伸展,树冠较窄,呈尖塔形;当年生小枝绿色,细长,通常微向下弯垂,二年生小枝呈褐红色。
叶钻形,微内曲,在枝上螺旋状伸展,上部微向外伸展或近直展,下部通常贴近小枝,基部下延,长4-10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向上渐窄,先端有渐尖的锐尖头,下面有棱脊,上面中脉微隆起,每边有2-4条气孔线. 球果圆球形或矩圆状球形,有短梗,向下斜垂,熟时褐黄色,长2-4厘米,径1.8-3厘米;种鳞木质,盾形,中部种鳞高1.5-2厘米;种子不规则三角形,微扁,红褐色,长1.3-1.8厘米,宽0.5-1.1厘米,边缘有锐脊。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
生长环境
强阳性树种,不耐庇荫。适宜于年均温度12-20地区生长,温度偏高,更有利于生长。耐寒性较强,短暂的低 温(一17)不受冻害;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利 于生长,耐湿性强,长期浸在水中也能正常生长,但也具一定的耐 旱性。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抗风力强.萌芽力强,为速 生树种。对酸碱性较敏感,当土壤pH达到9时,常导致幼苗死 亡,但黄化现象会随苗龄增大而消失。
分布地域
原产北美东南部,中国江苏南京、南通和浙江杭州、河南鸡公山、湖北武汉等地有栽培,
原产北美东南部沼泽地区,为古老的孑遗苗木之一。中国1900年以后引人,已成为长江南北水网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
价值
池杉为速生树种,强阳性,耐寒性较强,极耐水淹,也相当耐干旱,喜深厚疏松湿润的酸性土壤,植于湖泊周围 及河流两岸常出现膝状根,抗风力强;幼苗、幼树对土壤酸醎性反应敏感,当土壤pH值在7以上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生长不良;造林:可冬季造林,也可在春季2、3月间造林。可用1年生苗,但最好用2年生以上大苗栽植;采用穴垦整地。如进行间作,则要全面整地;可采用1×2米或1.5-3.0米的株行距,如栽后不间伐,宜用2×2米或3×3米株行距。春季阴雨天是栽植好天气,晴天栽植后要浇水。抚育管理:栽植后2-3年内,每年要除草中耕二、三次;在干旱季节要浇水抗旱;林内最好间种粮、油或绿肥作物,直到林分郁闭为止。池杉的幼苗、幼树甚至大树;常生长双梢,抚育管理时,要注意剪除其中生长细弱的一个梢头,仅留一个主梢向上生长;树冠下部生长不良的侧枝以及在树冠内部显著影响生长的特别粗大的侧枝,都要及时剪去。
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具有丝绳光泽,不翘不裂,工艺性能良好;是造船、建筑、枕木、家具、本辆的良好用材;由于韧性强,耐冲击;故亦为制作弯曲木和运动器材的原料,此外,池杉树冠狭窄,极耐水湿;抗风力强,又是平原水网区防护林、防浪林的理想树种。
树形婆娑,枝叶秀丽,秋叶棕褐色,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树种,适生于水滨湿地条件,特别适合水边湿地成片栽植,孤植或丛植为园景树。可在河边和低洼水网地区种植,或在园林中作孤植、丛植、片植配置,亦可列植作道路的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