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蘇甪直 古鎮

江蘇甪直古鎮,地名歷史。[1]甪直(lùzhí)鎮隸屬於江蘇蘇州市吳中區,是一座與蘇州古城同齡,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中國水鄉文化古鎮;該鎮位於蘇州城東南25公里處,是吳中區的東大門,北靠吳淞江,南臨澄湖,西接蘇州工業園區,東銜崑山南港鎮。


截至2014年,甪直鎮版圖總面積75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總人口20餘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7萬人。


甪直鎮先後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 、全國環境優美鎮 、全國重點鎮 、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江蘇省百強鄉鎮 、外向型經濟明星鎮 、江蘇省衛生鎮 等稱號。2014年,甪直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100.46億元,比2013年增長7.64%。


目錄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江蘇甪直


歷史沿革


據甪直地區史前出土文物考證,大約在6000年前這裡就有先民聚居。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設立吳縣,境域隸吳縣。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吳縣分置長洲縣,境域屬長洲縣。


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境域分屬依仁鄉、吳宮鄉、蘇台鄉。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後,境內分屬依仁鄉(仁義里)、吳宮鄉(寶座里)、蘇台鄉(貞豐里)。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六直(今甪直)富昌橋西南設巡檢司署,移駐六直。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長洲縣地置元和縣,境域分屬元和縣依仁鄉仁義里東19都,吳宮鄉寶座里上、中、下20都,蘇台鄉貞豐里北 26都。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設元和縣丞分防廳。


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將清代蘇州府吳縣、長洲縣、元和縣合併為吳縣;境內置甪直鄉,隸屬吳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撤甪直鄉自治所,建甪直鄉鎮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八月,撤甪直鄉鎮局,建吳縣第十(甪直)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十一月,甪直淪陷。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偽吳縣知事公署建立甪直鄉公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偽吳縣政府恢復第十區建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四月,鎮北鎮和中南鎮合併為甫里鎮,八月十五日,抗日戰爭勝利,恢復吳縣第十區建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區、鄉並編,包括建淞南區,原周莊區全部和郭巷區部分地區,治所駐甫里鎮。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二月,並編鄉鎮,淞南區轄1個甲等鄉鎮(甫里鎮)和 2 個乙等鄉鎮(陳墓鄉、楚傖鄉),五月,淞南區和淞北區併合為吳淞區,區署設在甫里鎮。


1949年5月4日,境域解放,成立吳縣淞南區人民政府,同年改建新鄉,區政府駐在甫里鎮。


1950年3月,淞南區改名甪直區,區政府駐在甪直鎮。


1954年11月,劃吳縣甪直區管轄的甪直鎮為縣直屬鎮,建甪直鎮人民政府。


1958年10月,撤鄉並鎮,淞南鄉與甪直鎮合併成立吳縣淞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61年10月,鎮社分開,劃吳縣淞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管轄的甪直鎮為縣直轄鎮。


1969年3月,甪直鎮與淞南人民公社合併,成立吳縣淞南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0年7月,淞南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更名甪直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10月,甪直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更名甪直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8月,實行政社分立,建立甪直鄉人民政府,甪直人民公社稱經濟聯合委員會。


1985年10月,實行鎮管村建制。甪直鄉人民政府更名甪直鎮人民政府。


1995年6月8日,吳縣撤縣建市,甪直鎮隸屬吳縣市管轄。


2001年2月28日,撤銷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和相城區,甪直鎮隸屬蘇州市吳中區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甪直鎮下轄甫里社區、保聖社區2個社區,淞南村、淞港村、淞浦村、澄北村、澄湖村、澄東村、甫南村、甫港村、甫田村、江灣村、瑤盛村、澄墩村、長巨村、三馬村、前港村、湖浜村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甪直鎮嗚市路21號。


地理環境

位置


甪直鎮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城東南25公里處,是吳中區的東大門,北靠吳淞江,南臨澄湖,西接蘇州工業園區,東銜崑山南港鎮。甪直鎮版圖總面積75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範圍在北緯31°10′30′′-31°18′50′′,東經120°43′50′′-120°53′58′′之間。


地質地貌


甪直鎮的地層屬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境內為風化剝蝕區。白堊紀晚期,甪直-吳江-南潯一帶形成斷陷盆地,沉積了內陸湖泊相的紅色砂岩、砂礫岩、礫岩、粉砂岩(白堊系上統浦口組),盆地中心沉積厚度千餘米,該地層出露於吳中區胥口鎮蔣墩村。甪直境內屬風化剝蝕區,地質構造屬唯亭-崑山斷裂,位於唯亭至崑山一線南側,呈北偏東75度方向延伸,長30公里,為一向南傾斜的高角度正斷層。東至嘉定一帶,西被湖州-蘇州斷裂帶截斷,為甪直斷陷的北界。斷裂南傾的甪直,第四系、第三系和白堊系沉積厚度大於1公里。


甪直的地形地貌為太湖沉積平原,屬蘇州東片的湖盪水網平原。地勢低平,海拔3-5米,自西向東微微向上傾斜。西部及湖盪周圍地勢略高,在4-5米間,吳淞江沿岸在3-4米間,處於正常水位與洪水位之間。鎮內水網稠密,湖泊眾多,河港涇浜將地面分割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地塊,水面占陸地面積30%以上。甪直鎮所處位置屬於揚子准台地,下揚子錢塘褶皺帶,境內地質構造極為發育。區域內地質狀況良好,為壤質黃泥土類型,地耐力一般在每平方米12噸左右。地震烈度小於6度。


氣候


甪直鎮域為平原水網地區,屬中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過渡類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季明顯和無霜期較長的特點。


春季自4月初至6月中旬,約70天。特點是冷暖交替,氣溫緩慢回升,天氣多變,時有暴熱驟冷,春雷晚霜。雨日最多,但降水量不會太多,占全年的30%。


夏季自6月中旬至9月下旬,歷時100多天。特點是氣溫高,每年大暑節氣為最熱;雷電多,有時還有晴天霹靂,傷害人畜和建築物;梅雨季節降水量全年最多,占全年的35%。


秋季自9月底至11月底,約60天。特點是颱風較多,冷空氣趨於活躍,暖空氣勢力漸減,降溫迅速。


冬季從11月底起北方冷空氣開始南下,氣溫下降,一般每年要有三四次寒潮來臨有的年份還要多一些,反反覆覆,要到翌年3月底或4月初才結束,約120天。特點是氣溫低,每年以小寒、大寒兩個節氣為最冷;降水量少,只占全年降水總量的15%左右。


人口民族


甪直鎮民族以漢族為主。截至2014年,該鎮常住總人口20餘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7萬人。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甪直鎮水資源以地表水資源為主,鎮域四面有澄湖、陽澄湖等5個湖泊環抱,鎮域內的河流直通周邊吳淞江等6條河道。


土壤資源


甪直鎮地處吳淞江、澄湖半高田地區,土壤以壤質黃泥土為主,湖積母質受吳淞江沖積泛濫物質的影響,土壤質地一般為重壤土。土體為A-P-W-Bg構形,黏粒20%-25%,物理性黏粒50%-60%;少數質地輕的黃鬆土,黏粒含量一般在20%以下,物理性黏粒不超過50%。土壤剖面分異度比平原黃泥土更少。滲漬層垂直節理髮育不夠明顯,膠膜較薄,鐵錳物質比圩區黃泥土多。有夾沙層、沙底層和埋藏烏泥層。澄湖邊緣和近村西塘、慶豐、西莊、磧砂、郭巷等村為少量黃沙土和青沙土。還有少部分為青泥土,境域西部低洼地區如公田、秀篁、東關、板橋、凌港等村有青紫泥土和爛田青泥土。


植物資源


甪直的植被主要是平原沼澤植被和水生植被,另有少量竹子和常綠、落葉樹木。


平原沼澤植被有蘆葦群落和菰群落。蘆葦群落分布於湖泊、池塘、吳淞江和溪溝邊緣。菰群落分布在各地水邊、河灣內,新中國成立前野生的較多,新中國成立後主要為栽培群落,各村都有種植。20世紀末,菰類水生植物作為河道垃圾被打撈清理。


水生植被由沉水、浮水和挺水型植物組成。沉水植物群落主要是藻類,分布在沿岸淺水處,池塘水域中。浮水植物群落有浮萍群落、紫萍群落、野菱群落、水葫蘆群落和水浮蓮群落等,這種群落生長較快。挺水植物群落有慈姑群落和蓮群落,是栽培植物,節節草群落是水稻田的雜草群落。


常見的常綠樹有松柏、冬青、香樟等,落葉喬木有楊柳、梧桐、櫸、榆、槐等。至2010年,鎮內栽培的喬木品種主要有香樟、廣玉蘭、杜英、女貞等,灌木品種有桂花、茶花、櫻花、海棠、石榴等。


竹林大多為淡竹林、哺雞竹等。在90年代前,大都農村住宅後有竹園。後來逐步減少。至2010年,成片的竹園已很少。


旅遊

陸龜蒙遺址


陸龜蒙遺址位於白蓮寺遺址西。宅園原有清風亭、光明閣、杞菊畦、雙竹堤、桂子軒、鬥鴨池、垂虹橋、鬥鴨欄等小八景。宋代時,改稱陸龜蒙祠(亦稱陸公祠,甫里先生祠)。元末,陸龜蒙裔生陸德原,在祠內創辦甫里書院。2010年,遺址內有鬥鴨池、清風亭、東、西垂虹橋、兩隻武康石飼鴨槽(唐朝原物)。陸龜蒙衣冠冢占地約1畝,封土高1.2米,墓前有石碑,題"唐賢甫里先生之墓",還有一塊碑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立,題為"唐賢甫里先生魯望公之墓"。


葉聖陶紀念館


葉聖陶紀念館位於保聖寺西南,粉牆黛瓦的正門額上鐫有趙朴初題書石綠色大字"葉聖陶紀念館"。館內所有建築布局均保持原貌,有四面廳、鴛鴦廳、女子部樓、生生農場等。這裡是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工作過的地方。1988年2月,葉聖陶在北京逝世。甪直人民為了表示對他的崇敬和懷念,把當年他執教的舊址重行修建,闢為葉聖陶紀念館。2000年,甪直鎮人民政府投資265萬元擴建葉聖陶紀念館。


甪直歷史文物館


甪直歷史文物館位於保聖寺東區。2004年1月開館,共兩層,面積350.4平方米。館內主要展出甪直澄湖遺址出土文物。陳列了不同時期、形態各異的水井、良渚文化時期的提梁壺、西周時期的陶尊、東周時期的銅削等文物,距今5500年的原始村落模型,展示了甪直先民五千多年前生產、生活的情景。2010年5月,文物館從保聖寺移址至江南文化園展出。


參考資料 

  1. 甪直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