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藤編
漢中藤編 |
漢中藤編製品是漢中傳統的工藝製品,由於漢中山區野青藤資源甚多,采割後經水煮、剝皮、漂白後,編製成各種藤製品,主要有坐椅、六棱八仙桌、屏風、書架、盤、筐、籃、箱、沙發、櫃、躺椅、提箱、果盒等;編製圖案多樣,有木瓜心、米字格、菱形格、菊花、牛眼、壽桃、日月同輝、二龍戲珠、孔雀開屏等。其工藝精美,造型美觀,式樣高雅,色澤別致,舒適涼爽,輕巧耐用,久享盛譽。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漢中藤編
所屬地區:漢中山區
工序:打藤、揀藤、洗藤、曬藤
主編織物:坐椅、六棱八仙桌、屏風
定義
以藤類植物莖杆的表皮和芯為原料的編織工藝品和實用品。漢中與緬甸接壤的邊境一帶原始老林里,盛產一種質地堅韌、身條極長的藤本植物——藤條,其外皮色澤光潤,手感平滑,彈性極佳,似蔑而非蔑,故稱藤蔑,是一種上好的天然編織材料。漢中人用此編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藝精巧,品種多樣,經久耐用,古往今來深受消費者喜愛。
漢中
漢中是聞名遐爾的"藤編之鄉",此地盛產藤條,其質地堅韌、色澤光潤,手感平滑,彈性極佳,是一種上好的天然編織材料。漢中人用此編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藝精巧品種多樣,置於寒室不覺其奢,布於華堂不覺其陋,古往今來銷路旺暢。
參閱古籍,漢中藤編這一地方特產不僅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還是一種奇特的生產乃至戰爭器材。《三國志》有關於「藤甲軍」的記載,所謂「藤甲」即用藤條編織的戰衣,「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往昔邊境的明光、界頭、古永一帶的許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橋。這種以藤條牽引編制的便橋狀如網槽,風雨飄搖而歷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橋似的。也許是因為藤條在漢中的大量利用,古代漢中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較為多見,並有因「盛產藤條得名」的記載,那「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雅化並規範為「騰」。
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一代代勤勞、聰慧的能工巧匠,使漢中很早便成了遐邇聞名的「漢中藤編之鄉」。如今,漢中藤編工藝之花開遍城鄉,所產器具除傳統的椅、幾、桌等大宗產品外,還有筐、藍、盒、箱以及花架、書架乃至全套客廳、書房家具,玲瓏剔透,古雅而不乏時代新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具適應於不同的環境——置於寒室不覺其奢,布於華堂不覺其陋,可謂貧富咸宜、雅俗咸宜,故產品歷來銷路旺暢。
歷史沿革
唐代,廣東儋州(今海南島儋縣)、瓊州(今廣東瓊山)等地人們以野鹿漢中藤編織成簾幕,有的還編有花卉、蟲、鳥禽等圖案,工藝精細。開元至元豐年間(713~1085),嶺南等地向朝廷進貢皮藤、五色藤盤。清代初期,民間藤器作坊有了發展,織作藤器者增多,特別是五羊(今廣州)等地藤器作坊更多。嘉慶十九年(1814)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原藤進口廣東,海南沙貝村漁民首先編織席、椅、褥墊等藤器,生產更加興旺。20世紀以來,廣東漢中藤編除了海南、廣州、南海外,還發展到佛山、江門、石歧及東部地區,並以海南沙貝村、黃歧村為主,號稱漢中藤編之鄉。80年代以來,湖南、浙江、雲南等地也發展漢中藤編生產。漢中藤編工藝品現已出口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工藝
藤編一般經過打藤、揀藤、洗藤、曬藤、拗藤、拉藤、削藤、漂白、染色、編織、上油漆等十幾道工序。藤編主要以藤枝、藤芯或竹為骨架,然後用藤皮或幼嫩的藤芯編織而成,充分發揮藤條柔軟、不易折斷的特點。 在色彩上,大多採用原藤的淺黃色,或加工、漂白為白色、象牙色,顯得柔和典雅,有些則配以咖啡色、棕色等。藤家具以粗大的藤條為骨架,經釘架,再用藤皮、藤芯編織而成,最後上油漆或上色。
品種
漢中藤編約有5000多個花色品種,主要有藤笪、藤蓆、藤織件、藤家具等 4類,具有輕巧、涼爽、耐用等特點。
①藤笪,是將藤皮編織成長幅的如同布匹般的半成品。規格有37~89cm長,圖案不一,可以隨意剪裁。多用於室內裝飾。
②藤蓆,分原色、間色兩大類,有床蓆、方席、枕席、大席以及沙發座套、手提籃等。
③藤家具,有桌、椅、沙發、凳、床、櫃、茶几、箱、屏風等,其中藤椅產量最大。藤椅又有龍鳳椅、孔雀椅、梅花椅、蘭花椅、餐椅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以粗大藤條直接編織成大型藤家具,如餐椅、桌、屏風、櫥櫃等,風格古樸粗獷,富有天然情趣和時代氣息,在國際市場很受歡迎。
④藤織件,包括日用器具、玩具、裝飾品等,如手提籃、罐、盒、燈座、鏡架、書架、茶杯套、花盆套及青蛙、熊貓、象等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