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博物館
漢中博物館 |
中文名稱: 漢中博物館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陝西省漢中市 |
漢中博物館,也稱漢中市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11月18日,是漢中市一座綜合性地方歷史博物館,被列為陝西省十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藏宗教造像藝術、漢中近代革命史跡專題陳列。[1]
目錄
館藏文物
漢中博物館館藏文物12000餘件。上等級文物有537件,其中一級品 4 6 件,二級品85 件,三級品406件。漢中市博物館以古漢台為館址而建立,其建築主要依託古漢台原有建築風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級升高的三個院落組成。歷年來,館內藏品的研究,受到海內外的關注。
古漢台
古漢台是漢王劉邦的宮廷遺址,它台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個台階,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漢宮廷模式的遺址。
鴻門宴後,劉邦被西楚霸王分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今漢中市漢台區)。漢王由子午道來到漢中,邊行邊燒絕棧道,以示無北還之意。來到漢中後,他的心情非常氣惱,蕭何及時勸道.漢中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天上的銀河與地上的漢水相對應,是天意如此,願大王王漢中。於是漢王養精蓄銳,並接受蕭何的建議,拜受過胯下之辱的韓信為大將軍,一軍皆驚。隨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北越秦嶺,消滅不可一世的項羽,從而建立了統一的封建王朝--漢朝,歷史上稱為西漢。漢中開漢業,漢中成為西漢王朝的發跡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及寒溪夜漲、蕭何月下追韓信等典故,傳頌數千年。
宋代之後,古漢台成為漢中府署的後花園。望江樓,就是南宋時修建的天漢樓,位於古漢台的最高處,它兼有南北的建築風格。
石門摩崖石刻
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褒斜道是穿越秦嶺的持續時間最長,最為便捷的一條蜀道;石門是東漢永平年間開通一條隧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歷代文人墨客在石門隧道及其南北的山崖間鐫刻了178種石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國之瑰寶的石門十三品。
石門十三品,指的是公布在古褒斜道石門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間的十三種摩崖石刻的總稱。
東漢《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原在石門洞南約一里的山崖間,石質為雲母片岩,碑面凸凹不平,間有溝壑,文字漫漶,書法風格隸中帶篆,頗有古韻,這種書法風格,全國只僅此一種,被譽為國寶級文物。
《石門頌》全稱《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建和二年刻,與《甫閣頌》《西狹頌》一起,並稱為漢三頌,是隸中極作,書法珍品。它記述了己故司隸校尉楊孟文力駁眾議,終於修復褒斜道的歷史,還反映出東漢時期穿越秦嶺間四條道路的歷史。這些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因此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石門頌》是隸書極佳,代表着古代隸書的最高水平。它奔放質樸,渾壯飄逸,是千百年來書法家競相臨摹的佳作。清代張祖翼評價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
此後還有《楊淮楊弼表紀》《李君通閣道記》等漢代石刻,它們的風格繼承了《石門頌》,但又有發展。
《玉盆》,相傳張良所書。它位於石門南褒河中,它形如巨盆,色澤如玉,"浮浪玉盆"是清代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袞雪》是魏王曹操書寫的。"一代梟雄"曹操一生兩次來過漢中。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討五斗米道及其張魯不戰而勝;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 (219),當時老將黃忠刀劈夏侯淵。這方石刻就是他第二次來漢中時書寫。當時見褒水浪花飛濺如滾雪之狀乃書。 字橫刻,其通高67㎝,寬148㎝,字徑35-46㎝,傳說為曹操手跡。落款"魏王",字徑6.5㎝,與"袞雪"二字風格迥異。該摩崖雖經歷有年,但字跡清楚,神韻依舊。
《石門銘》是北魏永平二年鐫刻在褒河石門東壁的摩崖石刻。是著名的北魏石刻。記述了北魏年間褒斜道改道的歷史。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它的書法藝術價值。
《山河堰落成記》此摩崖原在褒河石門南數十步河西側山崖間,通高226㎝,上沿寬510㎝,下沿寬506㎝,四周鼓出約15㎝的邊子,崖面兩端內收、中部外鼓呈曲形。文自右向左豎排16行,每行9字,字徑約六寸,隸書。共135字,全文如下:紹熙五年,山河堰落成,郡太守章森、常平使者范中藝、戍帥王宗廉,以二月丙辰徠勞工徒。堰別為六,凡九百三十五丈,釃渠四百一十丈。木以工計,七十二萬四千九百有奇,工以人計,一十五萬九千八百有奇。先是四年夏,大水,六堰盡決。秋,使者被旨兼守事,會凡役,慨念民輸當四倍於每歲之常,乃官出錢萬緡,為民助。查沆、賈嗣祖、晏袤、張丙實董其事。記述了南宋年間大水沖壞山河堰,官民共修的歷史。是南宋隸書第一人晏袤所書,是宋隸的代表作。
石門十三品雖然只是十三種摩崖石刻,但它反映出隸書由古隸-漢隸-魏書-宋隸的演變歷程,這是其它石刻無法替代的。正因為如此,歷代書法家對它無比珍愛,而且在國外享有盛譽。日本著名書法家種穀扇舟先生說:"漢中石門,日本之師",其中的《大開通》《石門頌》《楊淮表記》和《石門銘》,被列入日本中小學生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