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水頭聚落俯瞰美景照片來自金門觀光旅遊網

水頭聚落位於台灣金門縣。水頭又名金水,因鄰近水頭碼口,早期即為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憑藉其地利之便,水頭村民過去除了以農、漁業維生外,也多從事走船經商,因此水頭在過往金門的歷史中是個相當富有的聚落,而聚落裡也充斥著傳統閩南古厝與受到海外風情影響的異國洋樓。因此水頭聚落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是金門全島最多、最精美。得月樓、金水國小、僑鄉文化展示館等建築,都別具金門特色。金門俗諺「有水頭富,無水頭厝」,意思是即使能像水頭村人一樣富裕,但要擁有像水頭村那樣華麗的房舍卻不容易,代表著金門人賦予水頭聚落建築的讚譽。[1]。水頭聚落擁有全金門密度最高數量的洋樓建築群,「得月樓」與「黃輝煌洋樓」最具代表性。[2]而其中的得月樓曾是最高建築,建造於1931年,曾獲「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亦值得旅人前往一遊。[3]


目錄

景點介紹

水頭聚落位於金門島西南方,水頭又名金水,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為一座濱海村落,保留許多昔日繁華時期所建造的閩南古厝與西式洋樓建築群。富裕的水頭,不只有洋式建築,還有條自導步道。順著步道前行,就會看到金門最早的閩式集體建築——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水頭十八間」,門牌9號為其代表建築黃紹光宅。清中葉以後,大量金門僑民匯款回鄉興建的學校(金水學校)、銃樓(得月樓)等設計講究的洋樓;水頭彷彿是歷史建築的展場,也是金門保留最完善的傳統大聚落。而聚落內一排又一排二落大厝整整齊齊的組成中國南方常見的「梳式」佈局,前低後高,通風良好,又可禦敵。這片建築比金門另一座住宅群——山後民俗文化村早了120年以上。 [4]

水頭聚落古洋樓群見證金門開發史

位於金門西南隅金城鎮的水頭聚落是很值得探訪的傳統建築群。從清朝乾隆年間的傳統閩南式二落大厝,到清末、民國初年興築的洋樓群,不同時期的建築,形成水頭獨特的聚落風貌,每座樓房都很有特色。水頭聚落是金門的古老聚落,居民以農、漁業及走船經商為生,以擁有全金門最多閩南式古厝和古洋樓群著稱。這些美輪美奐的傳統閩式建築,不論外牆、窗櫺或屋簷,有各自的造型及特色,散發著不同的韻味,見證金門開發的歷程。水頭聚落開莊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據學者專家由無主墳土堆建材,係宋代之三合土,推測水頭於宋代即有人煙。而文獻資料記載,水頭李姓始祖在一二八一年入住,所以水頭的舊名為「李厝」,黃家祖宗係於一三一五年避胡元之亂,才遷徙到水頭定居,隨後各姓先民於明末清初遷入,共同創造「水頭富」傳奇。同時,水頭部落最知名的景點之一為得月樓及其所建立的防禦特色,當時得月樓是水頭聚落的最高建築,曾獲「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而透過與水頭聚落的僑鄉文化結合,展現閩南與僑鄉文化的獨特性,讓來訪者對金門島嶼豐富的文化歷史,有深入的認識。[5]


視頻

【金門水頭聚落、金門瓊林聚落-台灣百年古厝系列17】

【走進台灣時光隧道 -36】傳統閩南建築 ─ 金門水頭聚落古厝

【[行動解說員] 金門國家公園 水頭聚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