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鎮
水北鎮位於邵武市北部,南鄰富屯溪,東北與建陽市交界,西北與光澤縣接壤,富屯溪、鷹廈鐵路、316國道、205省道貫穿境內,交通便利。全鎮轄11個行政村,154個村民小組,6108戶,2.06萬人。[1]
中文名: 水北鎮
外文名: Shuibei Town
別 名: 水北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閩北
面 積: 512.9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59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2.06萬(2012年)
車牌代碼: 閩H
方 言:贛語
目錄
鄉鎮概況
水北鎮位於邵武市北部,南鄰富屯溪,東北與建陽市交界,西北與光澤縣接壤,富屯溪、鷹廈鐵路、316國道、205省道貫穿境內,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512.9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8.5%。耕地面積3.9萬畝;有林業用地面積65.68萬畝,林地面積56.8萬畝,占全市1/6,森林覆蓋率達78.5%,其中國有林20.28萬畝,集體林45.4萬畝,生態公益林17.65萬畝,活立木總蓄積368萬立方米,占全市1/4。山多、林多是水北鎮一大特色。全鎮轄11個行政村,154個村民小組,6108戶,2.06萬人。
人文歷史
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設昭武縣在水北鎮故縣村,並設行宮於此,號稱烏阪城。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遷鎮於今市區。南宋名相、民族英雄李綱,以及黃潛善、黃中均出自水北,素有「過溪三宰相」之稱。大乾村的「福善王廟」始建於隋末(約公元618年),保留明代建築風格,門內大戲台為清代建築,木構件雕刻大量花草鳥獸圖案與細文人物,生動傳神。還有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的靈傑塔,位於四都窯上的青雲窯址,三都茶果場果山遺址等。全鎮11個村中有10個村為革命老區村,老區基點村占65%。現有健在革命「五老」3人、「五老」遺偶6人。1930年9月3日,邵武的第一個黨組織在水北鎮誕生,至1949年的20年間,中共閩贛省委、福建省委、閩北分區委、邵武特區委、邵武縣委等先後在水北鎮活動過。在打擊土豪,開展游擊戰爭中湧現出何榮貴、曾鏡冰、蘭禮貴、蘭七蓮等眾多革命英雄,水北鎮成了邵武革命根據地的中流砥柱,閩北蘇區的紅色搖籃。現我鎮二都村仍保留有邵武縣蘇維政府舊址,並設有革命史展覽廳。
基礎設施
龍斗中心村二期36戶已全部完成建設,村民基本搬遷入住新居。王亭中心村一期37戶主體工程已全部結束,總占地382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569平方米,已有一半的村民搬遷入住新居。故縣中心村第一期項目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開工建設樓房16棟,已完成建設13棟,總建築面積52000平方米,交房160套,部分村民已入住,另3棟樓正在建設中。全年各村審批建房68戶,占地面積6552平方米,建築面積20940平方米。投入464萬元實施的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三項環保工程,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通過了省級生態鎮驗收,大乾、龍斗、上坪三個村通村省級生態村驗收。通過向上爭取資金、財政撥款、社會捐助等方式,共籌集資金4580萬元,從十個方面推進民生工程建設,成為有史以來為民辦實事投入最多的一年。教育設施建設投入500萬元,文體設施建設投入170萬元,生態環境建設投入500萬元,中心村設施建設投入100萬元,自來水建設投入200萬元,農田改造建設投入1400萬元,農田水利建設投入260萬元,三期國債項目建設投入800萬元,移民項目建設投入190萬元,道路交通建設投入480萬元。
經濟發展
全鎮形成了以「林業、糧食、煙葉、蔬菜、食用菌、茶葉、畜牧業、漁業、果業」為主的九大產業格局。2011年全鎮實現總產值10.8億元,增長1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1億元,增長39.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億元,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4.7億元,增長2%;企業自營出口2000萬美元,增長25%,占全市1/5;一般預算收入2648萬元,增長89.14%;體制財力總計614.5萬元,增長53.5%;農民人均純收入9375元,增長17%。
工業發展
養馬洲食品工業園區新增工業用地113畝,新增9個食品項目,企業增加到18家,有7家投入生產,2011年實現產值10億元。2011年簽約利良紙業二期、科踏石墨二期等12個低碳、環保型項目,其中落戶市本級園區7個,鎮工業平台5個。全鎮擁有省著名商標2個、省名牌產品1個、南平市知名商標7個。在項目帶動下,龍斗、王亭等村農家樂、農家休閒山莊、農家小飯莊等應運而生;轉移剩餘農村勞動力5068人,其中本鎮企業就業的達1445人,占勞動力轉移的1/4,實現了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的美好願望。
農業發展
全鎮共有種糧農戶4768戶,種植水稻面積3.4萬畝,糧食總產1.5萬噸。煙葉種植面積3800畝,比2010年增加了800畝,種煙戶數151戶,收購烤煙52.5萬公斤,煙葉總產值874.3萬元,創稅192.3萬元,被市里評為三等獎。發展楊梅、桔柚等種植1000餘畝;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3500餘畝;發展食用菌種植1000餘畝;發展畜牧養殖,生豬存欄數1.2萬頭,羊存欄530頭,家禽存欄5.9萬隻。落實糧食直補、糧種補貼、農機下鄉、汽車、家電下鄉補貼等惠農政策,發放各項補貼達600餘萬元,人均補貼300元,戶均補貼1000餘元。發放各項支農貸款511筆,金額達3728萬元。
視頻
美麗渝水-水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