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民事主體( civil subject ),又稱"民事法律關係主體"。參加民事法律關係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係的當事人。民事主體的資格由法律規定,在中國,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能夠作為民事主體的有公民(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1]

民事主體

國家是民事法律關係的特殊主體,在一定情況下,需要國家直接參加民事活動時,國家以民事主體的資格參加民事法律關係,如發行公債、享有財產所有權接受贈與、對外以政府名義簽訂貿易協定等。[2]

在民事法律關係中享有權利的一方稱權利主體,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義務主體。通常,民事主體既是權利主體,也是義務主體。民法調整的主要是商品經濟關係,商品關係要求對等的勞動交換並體現等價有償的要求,反映在民事法律關係上就是雙方都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在某些民事法律關係中,只有一方是權利主體,另一方則是義務主體,如絕對權關係、無償合同關係等。在民事法律關係中,主體可以都是單一的;也可以一方是單一的,而另一方是多數;也可以雙方都是多數的。在某些民事法律關係中,義務主體是特定的人,例如債權債務關係;在另一些民事法律關係中,義務主體則是不特定的任何人,例如所有權關係。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民事主體

外文名稱 civil subject

屬於 享有民事權利的當事人

主體 民事法律關係

標準 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簡介

民事主體,即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依我國法律,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以及個別情形下的國家(如國家成為無主財產的所有人)。

解釋

民事主體在有的國家和地區的立法及學說上稱為權利主體。傳統民法認為:"民事主體是法律關係的參加者,其本質的含義就是能夠享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它是一個發展演變的概念,"是由社會經濟發展決定的"。

根據民法的發展史,民事主體經歷了從一元主體到二元主體的演變過程。羅馬法確立了民事主體的一元結構。羅馬法沒有權利能力的概念,而是採用人格的概念,根據一定的標準從生物人中選擇一部分自然人,賦予其法律人格。

羅馬法上沒有關於法人的規定,將合夥作為一種合意契約處理,"兩人以上相互承擔義務將物品或勞作集中在一起,以實現某一合法且共同利益的目的,這種合夥的意願被稱為合夥意願"。到1900年《德國民法典》為適應進入壟斷階段的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正式確定了法人制度,明確了法人的民事主體地位,打破了自然人作為民事主體的一元結構。

=構成要件

通過對自然人和法人的共同特點的分析,可以得出民事主體的構成要件:第一,名義獨立。自然人和法人能以自己的名義為民事行為,與第三人發生法律關係。"對組織體特別意味着能夠用組織的名稱與第三人為民事法律行為,而不是以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組織成員的名義"。

第二,意志獨立。即按照自己的意願,通過自己的選擇來活動。自然人能通過自己的自由意志為民事法律行為,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對於法人而言,應該是其共同意志,而不是其成員的個人意志的簡單相加。第三,財產獨立。即"民事主體必須擁有作為一個實體獨立的財產"。

自然人對其擁有的財產享有完全的、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法人的財產獨立於其成員的財產,為法人的共同利益所支配。第四,責任獨立。即要求民事主體具有責任能力。自然人和法人都以其全部財產對外承擔責任,法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以其財產獨立為前提。

責任能力是從行為能力制度中分化出來的一項制度,但其是否應當從行為能力制度中分化出來,成為民事主體的構成要件,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民事主體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行為能力包括兩個方面: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前者指行為人能認識自己行為的後果,後者是行為人辨別善惡的能力。

責任能力是行為人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此處的責任"並非獨義務的擔保,而是行為之實施處在行為人有意識的狀態導致的可罰責性"。由此,行為能力制度的實踐理性方面內在的包含承擔責任的方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的能力,而行為能力又包含責任方面,所以責任獨立不能作為民事主體的構成要件。

判斷標準

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的幾種理論學說:

在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方面,我國時下存在多種理論學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流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

主流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認為,民事主體的本質條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的存在;二是國家法律的確認。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民事主體存在的決定性因素;國家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也是其存在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在商品交換中逐漸形成的平等的人格和地位,是產生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而在商品交換和其他民事活動中,享有充分的財產自主權是民事主體成立的必要條件,如社會團體要成為民事主體,應當具備必要的財產;

民事主體在其財產權的範圍內,對外具有承擔相應財產責任的能力,即任何民事主體都應以自己獨立支配的財產,對外獨立承擔財產責任,這是民法調整商品經濟關係的一個重要規則,也是各國民事主體均須具備的條件;民事主體是一個法律範疇,它的確認不僅依賴於物質生活條件,而且取決於統治階級的意志,實際上,哪些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可以成為民事主體,以及這些民事主體享有哪些民事權利,都是由國家法律加以規定的。

2、抽象人格論

抽象人格論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它已經成為西方民事主體制度的重要理論基石。抽象人格論認為,衡量能否成為民事主體的標準,應當看其是否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抽象人格,是"抽象的法律人格"的簡稱,又稱一般的法律人格、一般人格,是指人們平等普遍、獨立自由且終身享有的不可變更、不可轉讓的民事權利能力。

3.民事權利能力論

民事權利能力論認為,凡是法律關係的主體,都應具備能夠依法享有權利、履行義務的法律資格,即權利義務能力,簡稱權利能力。權利能力是一個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確認。具備法律上的人格才具備法律上的主體地位,才能成為法律關係的主體。

4.民事主體功能論

民事主體功能論認為,法律對於民事主體的規定,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在人文主義的影響下,賦予所有自然人民事主體地位,使其參與民事法律關係,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二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和發揮特定的功能而對一定的社會存在賦予民事主體地位,確認其權利能力,這主要是針對社會組織和特定財產而言的。

個人在經濟和社會中發揮着重要功能,是法律確立自然人民事主體地位的根本原因。法律賦予一些社會組織有獨立於其成員的民事主體地位,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團體的特定功能。一些社會存在要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發揮功能作用,就必須通過參與一定的民事法律關係才能實現,此種情況下,法律就有必要賦予某些社會存在民事主體地位。

對以上幾種理論學說的簡要評述:

從上述各種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其一,民事主體的主體地位必須得到法律的確認。此為上述各種理論的共識。認為儘管從根本上說,一個社會主體取得民事主體地位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但從現實的角度看,法律畢竟是控制社會的一種工具,控制進入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範圍是立法者進行社會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因而,一種社會主體能否取得民事主體地位完全是立法者選擇的結果,民事主體資格是法律所賦予的資格。其二,民事主體的確認的具體條件不同。

傳統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為四要件,即名義獨立、意志獨立、財產獨立、責任獨立,缺一者不能被法律確認為獨立的民事主體。對於"傳統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的四要件,已經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其將大量事實的民事主體排除在法律主體之外,不利於經濟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抽象人格論" 對於解釋各種類型的民事主體的地位何以平等,則很有說服力和學術價值,但在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問題上,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見解。因為"抽象人格論"認為在" 抽象人格"之下,還有各種具體人格,包括自然人、法人、第三民事主體等,但這種具體人格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則未提出。

權利能力只是對民事主體共性特徵的一種抽象,是立法者為了將法人引進民事主體領域的一種立法設計,而不是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 "民事主體功能論" 在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問題上很有新意,角度獨特,提出特定功能是民事主體確立的重要依據。但問題是所謂的"功能"如何把握則沒有標準。

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的小結:

民事主體經歷了從非全部的自然人,到全部自然人再到法人和自然人並存,又有此刻民事第三主體--非法人團體的出現,這麼一個漫長的發展歷史,說明了民事主體範圍的逐漸擴大。同時也說明:法律對社會上活動實體的主體承認是有條件的,而不是漫無目的的任意設計。

現代法律對自然人的主體地位的確定,沒有什麼爭論,此刻在理論界分歧較大的是非自然人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問題。在我看來,非自然人主體要被確立為民事主體,應具備獨立的意志,可供其支配的財產和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

首先,只有具有獨立意志,才能成為其他主體的一個具體的交易對象,才能與其他主體發生意志交流,安排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從而建立民事法律關係。其次,擁有自身可支配的財產,是一個客觀實體成為民事主體的重要物質基礎,只有經濟上的獨立才有人格上的獨立,非自然人要參加民事活動,必須有一定的財產為基礎。再次,非自然人主體能獨立地承擔責任。只有當其能一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責任的時候,才能在其侵害相關主體的權利是受到懲罰,受害者才能得到救濟。

總的來說,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理清民事主體和人格、權利能力之間的關係,有利於減輕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的模糊性。

關係比較

民事主體與人格

人格理論始於羅馬法,在羅馬法上,人格是一個公私法兼容,人格與身份並列,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合為一體的概念。始於羅馬法的人格理論,其最重要的特點就在於人與人格的分離。根據羅馬法的規定,並非一切人均為權利主體。

在羅馬時代,作為權利主體的人除了是人以外,還需具備其他條件:首先,其須為"自由民",即享有在法定限度內按照自己的意願處置其人身和行動的自由權;其次,就民法關係而言,其還應當是"市民"。由此可見,羅馬法之人與人格的分離,從根本上反映了古代羅馬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近代民法對於自然人之人格予以無條件的普遍承認,對此,我們通常比較強調其作為一項法律基本原則的作用:近代資產階級法律的首要貢獻,就在於公然宣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法律產生的先決條件是它必須將生活在群體中的人作為其規範對象,而民法之作用於一定的人際關係,必須展示其表現方式,這種表現方式被稱為"法律關係"。

法律關係之不同於原本意義上的人際關係(財產關係及倫理關係),便在於在此種關係中,人的行為被予以強制性評價,因而與權利義務直接相聯繫。因此權利義務得以成為法律關係的核心。而民法在確認權利義務亦即"生產"法律關係時,便必須確認權利義務承受人(法律關係的參加者) 的資格,即主體資格。

由此,法律意義上的"人"必然具有與原本意義上的"人"(一種生命存在體)不同的屬性:後者為自然屬性,稱為"人類"或"自然人";前者為法律屬性,稱為"人格"。近代資產階級推翻以不平等的身份等級制度為特徵的封建社會,形成了近代民法"自由平等的人格"之基本模式,則表現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重大進步。

自1900年《德國民法典》以來,不僅自然人被賦予人格,某些社會組織也被賦予法律人格(法人)。法人制度的出現純粹是經濟發展的需求導致法律技術進步的結果,是一種經濟生活的客觀現實與法律技術運用相結合的產物。正因為自然人的人格是一種直接體現個人尊嚴的法律工具,故現代民法確認一切自然人均有平等的、不得被剝奪的人格;而正因為法人的人格是一種法律技術的產物,所以,法人的人格在特定條件下得被否認或者剝壓。

對於法律上的"人格"概念,有學者認為其具有三種不同含義:其一,人格指具有法律地位的權利主體,即人格為"主體"的同義語;其二,人格為作為權利主體法律資格的民事權利能力,即人格為"權利能力"的同義語;其三,人格為一種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如自然人的生命、身體、健康、自由、尊嚴、名譽等,即人格為 "人格利益"的同義語。

但是,法律上所謂"人格"不僅是一個私法上的概念,還具有公法上的意義,如憲法意義上規定的"人格".但在私法領域只能有兩種含義:一是抽象的人格,指權利主體的法律資格,可與民事主體替代;二是指具體的人格,主要是人格權的客體,包括生命、身體、健康、名譽、隱私、貞操等。因此,對於民事主體與人格的關係而言,二者只是在抽象的層面上可替代。

與權利能力

民事主體與權利能力(抽象人格):

歷史之初,人類生活在樸素平等的"自然狀態"中,很少注意到彼此間的差異。商品經濟出現以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逐漸擴大,人們必須找到解決社會不平等矛盾的基本方法。因此,哲學家和法學家發現了這樣的思路:從各種不平等的多樣性的主體--具體人格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法律人格,這種一般的法律人格就是近代意義上的權利能力。這種權利能力純粹是一種理念,是機會平等、資格平等的理念。而人與人的差別性和結果不平等性都被這一抽象理念面紗所遮掩。

抽象人格既是一個哲學概念,又是一個法學概念。在法學上,抽象人格,是抽象的法律人格的簡稱,又稱之為一般的法律人格、一般人格,是指人們平等普遍和獨立自由且終身享有的不可變更與不可轉讓的民事權利能力。相對於具體人格,它具有以下特性:其一,抽象人格具有抽象性、平等性和獨立性。

其二,抽象人格具有終身性、不可變更性、不可轉讓性。近現代民法都無一例外地將抽象人格賦予每一個有生命的人(甚至胎兒)、法人、其他組織終生享有,且非因死亡或終止而不可剝奪,不可讓渡或繼承。

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10條明文規定:"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這表明,中國現行的民事主體制度建立在抽象人格論的基礎上。但是,這部民法通則的產生受到時代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受到計劃經濟和傳統社會主義民法的影響。

在民事主體制度上,雖然確立了抽象人格制度,但在其具體規定上又以具體人格為標準賦予其不同的利益機會、劃定不同的"起跑線".所以,時下中國實行的是帶有明顯具體色彩的抽象人格制度。當然,這種帶有具體色彩的抽象人格論不同於以抽象人格為主、兼顧具體人格的西方現代抽象人格論,是不同的。現代西方的具體人格表現為,在不同的民事行為能力主體之間,對其中"弱者"具體人格進行特殊保護;而現代中國的具體人格表現為,在相同的民事行為能力主體之間,對其中公法上的某些特殊主體進行特殊保護。

權利能力與權利主體是屬於不同層面的各自獨立的概念。法律上所確認的權利主體即"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之所以能成為權利主體,就其實質而言,並非因其為"人",而是因"人"具有權利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權利能力是屬於動的功能,權利主體屬於靜的功能,權利能力(抽象人格)是作為民事主體具有獨立人格的標誌。

我國基本上形成了民事主體制度體系。但是,如果用自然法觀點和抽象人格論標準審視之,又存在着許多缺陷。首先,自然人不能稱為"公民"。總之,規定民法上的人是公民,這不是對民法人格的最一般的抽象,從嚴格意義上說,仍然屬於具體人格。只有將民法上的人規定為自然人,才符合抽象人格論的要求。

但是,將民事權利能力這一抽象人格平等地賦予所有的自然人,也不能一勞永逸。因為每個人的行為能力、經濟能力、身體狀況等都有一定的差異,所以這種平等的法律可能會導致不平等的結果。這就要求在立法執法中還要兼顧諸如消費者、未成年人、殘疾人、勞動者等具體人格。其次,法人人格抽象化是建立我國抽象人格制度的重要步驟。

法人是抽象的產物,法人人格的本質是抽象人格。只有認定法人本質是抽象人格,才能實現法人之間的地位平等,才能實現法人與自然人地位的平等。法人的人格就是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而我國長期以來普遍認為,法人民事權利能力要受到法人目的的限制。法人目的即法人的經營範圍、業務範圍。

佟柔先生主編的《中國民法》教材認為,法人因各自經營範圍、業務範圍不同,其權利能力的具體內容各有區別,並且稱法人的權利能力是特殊的權利能力。可見,我國法人的權利能力,即法人人格是各不相同的、有差異的,因而也是具體的。我國有關法人的具體人格觀點,不符合法人抽象人格的本質特徵。再次,其他組織應當成為第三民事主體。市場主體由自然人單一主體發展到自然人、合夥、法人及其分支機構等多元主體。與之相適應,民法上的民事主體制度也從承認單一主體到承認多元主體。

權利能力與人格

對於權利能力的本質,德國學者有不同看法:Gierke認為權利能力為人格權(一種權利),Holder認為權利能力為享有權利之資格。[9]另有學者認為,由於權利能力是據以充當民事主體、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提民事義務的法律地位或者資格,其為人格的另一種表達。

但由此便面臨理論上的一個難題:如果說權利能力等於人格,則由於自然人的人格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就應當一律平等(得享有同等範圍之權利)。但是,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範圍實際上有大有小,如結婚權利能力,並非人皆有之。為解決這一問題,有學者便將權利能力分為一般權利能力與特別權利能力。

前者為就一般權利得為其主體之資格,後者為就特定之權利,得為其主體之資格。但是,此種學說並未解決權利能力(即便是所謂特別權利能力)的差異與人格之無差異之間的矛盾。權利能力有大小之分,而人格則僅存在有無之分。

同時也有國內學者指出:"人格學說並不能等同於權利能力學說,雖然二者有密切聯繫。人格和權利能力不是一個概念,雖然在自然人的人格和權利能力上,其概念已經近乎重疊。""現代民法學也把權利能力視為一種'資格',但它和人格概念中的資格,其內在含義是大不相同的。人格是指可以成為民事權利主體的資格。

前者指條件,即具備了什麼條件才能成為主體,後者指範圍,即民事主體可以享受的權利範圍。前者指前提,是主體可以享受權利的前提,沒有主體資格,一切權利義務無從談起,後者指內涵,是主體可以享受權利的內涵"。[12]尹田教授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法律人格與權利能力並不相同。

較之權利能力,人格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其描述的是人的一般法律地位、一般意義的主體資格,其並不考慮和表達主體得具體享有之權利的範圍。因此,享有具體權利的範圍之大小、成為某種具體法律關係主體的資格之有無,與有無人格完全不同。

人格的概念當然包含了享受權利的資格,故若無權利能力,人格無從表現。但享有具體權利的資格並不等於人格。"權利能力"得被賦予不同含義:一為抽象意義上的權利能力,指"享受權利,成為民事主體的資格",在此意義上,權利能力等同於法律人格;一為具體意義上的權利能力,指"享受某一特定權利,成為某類特定的民事法律關係主體的資格",在此意義上,權利能力與法律人格不能等同。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章  基本規定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係,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係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章  民事權利

第一百零九條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條  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三條  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二十一條  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第一百二十三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誌;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第一百二十四條  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第一百二十五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第一百二十六條  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二十八條  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二十九條  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第一百三十條  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條  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時,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第一百三十二條  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一百三十三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行為。

第一百三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作出決議的,該決議行為成立。

第一百三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未經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