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規
《比例規》是中國自然地理常識的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目錄
名詞解釋
比例規名詞解釋:按比例轉繪圖形的工具。由可滑動的指標旋鈕連接兩條等長規杆構成,規杆兩端具有腳尖,兩對腳尖張開距離等於旋鈕到兩腳尖距離之比,即ab名詞解釋:AB=Oa名詞解釋:OA。移動旋鈕可改變比率。規杆四側刻有四排刻劃,分別為名詞解釋:求長度成比率的直線;面積成比率的正方形邊長;體積成比率的立方體棱長;圓面積成比率的半徑之長。轉繪時,先將旋鈕上的指標對準相應的刻劃,以確定兩對腳尖張距的比值,然後根據地圖資料和新繪地圖的共同點,以交會法進行。常同網格法配合應用,當大量轉繪地圖要素時,比例規就不適用。
參考文獻
- ↑ 字母文字的演變脈絡:世界所有國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搜狐,2020-09-11
- ↑ 字體的演變:篆書,搜狐,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