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武冈市湖南省辖县级市,由邵阳市代管,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东麓,南岭北缘,资水上游。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低平,由南向北倾斜,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全市总面积1549平方千米。

2018年武冈市辖4个街道、11个镇和3个乡,常住人口78.05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9.8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2.15亿元、29.78亿元、77.9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8.1:19.9:5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250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454元、12130元。

目录

历史沿革

据1981年《湖南省志》载:“长沙近郊出土有西汉‘武冈长印’石印一枚。汉大县称‘令’,小县称‘长’。”由此印证,武冈自西汉建县,已有二千多年的建制史。

武冈曾名都梁。《元和郡县志》云:“武冈西二十里有都梁山,北五里有同保山,即武冈山。”郦道元《水经注》曰:“县左右二岗对峙,重岨齐秀,间可二里……后汉伐五溪蛮(又称武陵蛮。‘蛮’是统治者对当地百姓的鄙称――编者注),蛮保此岗,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接着又曰:“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其中悉生兰草……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这就是武冈(都梁)名称的由来。

西汉文、景帝年间(前179—前141年),置武冈县,隶属长沙郡。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定王之子刘遂为都梁侯国敬侯,侯址设今城郊七里桥,世袭历时131年。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改武冈县为都梁县,隶属零陵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复名武冈县,隶属昭陵郡。

民国元年(1912年),武冈知州公署改为武冈州行政厅;民国二年(1913年)九月,武冈州改为武冈县,隶属湘江道,后废道直属湖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武冈县隶属邵阳专员公署。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武冈市下辖4个街道:辕门口街道、迎春亭街道、水西门街道、法相岩街道;11个镇:邓元泰镇、湾头桥镇、文坪镇、荆竹铺镇、稠树塘镇、邓家铺镇、龙溪镇、司马冲镇、秦桥镇、大甸镇、双牌镇;3个乡:马坪乡、晏田乡、水浸坪乡。武冈市人民政府驻迎春亭街道。

地理环境

武冈地处资水上游、雪峰山麓,是邵阳市西南五县之间的中心地域,素有黔巫要地和湘西南重镇之称。武冈市东南西北依次与邵阳县新宁县城步县绥宁县洞口县隆回县交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5′35″—111°01′58″,北纬26°32′42″—27°02′09″。全市总面积为1549平方千米,疆域东西极宽60.8千米,南北极长54.43千米。

武冈境内有资水水系和夫夷水水系,大小河流150条,迳流总量24.72亿立方米,其中资水干流流量23.46亿立方米。

武冈位于雪峰山东南麓与南岭山脉北缘,属湘南丘陵区向云贵高原隆起的过渡地带。地形三面环山、中部低平、北向敞口,大体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势。地形地貌多样,有独特小气候的山丘岗地平原齐全。

武冈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逆温效应明显。全年日照时数在1134.6—1601.5小时左右

自然资源

武冈全市总面积1549平方千米(154896公顷)。其中耕地36822公顷,占总面积的23.77%;林地49333公顷,占31%;水域面积11133公顷,占7.19%;牧草地21133公顷,占13.64%;道路占8760公顷,占5.66%;宅基地12006公顷,占7.7%;其它地15709公顷,占10%。土地成土母质多样,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紫色砂页岩、花岗岩等。经测定,全市土壤分为7个土类、14个亚类、39个土属、100个土种。

武冈境内矿藏以煤为主,铁、锰、铅、锌、砂金、磷、锑、硫、铁、白钨、滑石、石膏、大理石、石灰岩、白云石、石英、陶土等有一定储量。其中含煤面积400平方千米,储量6324万吨,主要分布于文坪镇、秦桥乡、邓家铺镇和稠树塘镇等地;铁矿总储量3200多万吨,分布在安乐乡、邓家铺镇、双牌乡等地。

武冈境域查明有陆生植物218科、485属、1168种,其中树木92科、508种;水生植物主要有浮叶、根子菜、菹草等草类和角类藻植物。按用途分,有用材林植物、油料和水果植物、药用植物、饲料与绿肥植物、观赏植物等。境内森林分布:杉木林集中在天尊山、云山、照面山、刘家岭、柳山、黄金寨、朱溪寨、马背岭、扶峰山等中低山区;马尾松分布在全市各地,以低山丘陵地较多;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中山沟谷处。森林面积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79%。其中公益林占39%,商品林占53%。

武冈境内动物种类繁多,野生哺乳类主要有刺猬、穿山甲、兔、豪猪、狐貉、狼、黄鼠狼、大灵猫、野猪等,鸟类有小杜鹃、斑鸠、鸬、鹭、野鸭、田雉、鹤、夜鹰、翠鸟、啄木鸟、云雀、燕、黄鹂、八哥、画眉、山雀、麻雀等,爬行类有乌龟、鳖、蜥、壁虎和蛇类等,两栖动物有肥螈、蟾蜍及蛙类等,鱼类有鲤鱼、草鱼、鲢鱼、鳊鱼、鲴鱼、蟾铍鱼、鳅鱼、鳝鱼等,家畜有猪、牛、羊、马、狗、兔等,家禽有鸡、鸭、鹅、鸽、鹌鹑等。

风景名胜

武冈名胜古迹有云山森林公园、法相岩、武冈城墙、文庙大成殿、都梁侯国遗址、凌云塔、化龙寺、四季岩等。纪念地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分校旧址、宣风楼、烈士陵园、革命历史纪念馆。

云山风景名胜区

云山位于邵阳市武冈县城南7.5公里,海拔1372.5米,属雪峰山余脉。东西绵延数十里,毗连着武冈、新宁、城步三县疆界。云山之名,据清初新化人邓显鹤游云山后著文:“每晨起,坐院中,见脚底白烟一线,蓬蓬出石际,老僧日:‘云起矣’,已而蓊然满山谷。乃叹云山之名不虚也。”可见云山是以云缭雾绕的特异景色而享其名。这里集名胜、古迹、森林于一体,历为武冈风景名胜区。据清光绪《武冈州志》载:云山为七十三峰,一峰飞去靖州城外,遂成胜景,余峰名多失考,唯紫霄、日华、月华、芙蓉、香炉著称,称中国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六十九福地,也是湖南邵阳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前0主席华国峰曾为此题名:“楚南胜境”。云山风景秀丽,素为旅游胜地,古今名人题咏甚多;宋高宗载赵构感叹曰“云山七十一峰,烟云变幻”,明代礼部主事潘应星曾题“仙桥横汉”、“崖前帘水”等十景,并流传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据《湖南考古略》载:“卢生、侯生,(秦)始皇道入海求神仙茶,不获,居云山”。《重建云山梵刹碑记》也有“昔卢、侯二生,避秦炼丹于此”的记载。香炉峰上的“卢侯二仙祠”,石基尚存。五里庵道旁石崖有隶刻“秦人古道”4字,相传当年卢、侯二生,即沿此道入山[1]

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位于邵阳市武冈市二中校内,紧临法相岩公园。

武冈中山堂是1943年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它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系砖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建筑,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正厅上方有“中山堂”石刻匾额。

1924年5月,在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军官学校,俗称黄埔军校。1929年建立武汉分校。1938年,日军进逼武汉,武汉分校奉命迁来武冈,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在黄埔系列中被誉为“第三大军事学府”。第一任校主任李明灏,毕业于日本军士官学校,与彭德怀、陈赓、左权等中共党员交情甚笃,是国民党军队中的抗日爱国将领。二分校在武冈办学7年,先后招收第14期至第19期学生,共6期10个总队(团级),培养近10000名初级军官,在抗日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将士为保卫中华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它既是培养抗战军事干部的摇篮,又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日的历史见证。

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于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邵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7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