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文古汉字之一,不常用。本义是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1]

[]

niè,

同"蘖"。

笔画数:20;

部首:木;

笔顺编号:52332515141431121234

做名词用

(1)本义: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示例:

若颠本之有由蘖。――《书·盘庚上》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朱注:"蘖,旁生萌蘖也。"

非无萌蘖之生焉。――《孟子·告子上》

寻木起于蘖栽。――《文选·张衡·东京赋》。注:"斩而复生曰蘖。"

又如:槎蘖(砍伐幼林)

(2)植物的芽

茶之佳品,芽蘖细微,不可多得。――王观国《学林》

如:蘖芽(草木萌生的新芽)

做形容词

通"糱"。高。

宋王筑为蘖台。――《吕氏春秋·过理篇》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

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