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粉葉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屬植物))
目錄
開花的種類——粉葉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屬植物)
是豆科羊蹄甲屬植物,木質藤本,除花序稍被銹色短柔毛外其餘無毛;卷鬚略扁,旋卷。產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雲南。生于山坡陽處疏林中或山谷蔽蔭的密林或灌叢中。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香港。
粉葉羊蹄甲(學名:Bauhinia glauca (Wall. ex Benth.) Benth.)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粉葉羊蹄甲
- 二名法:Bauhinia glauca
- 拉丁學名:Bauhinia glauca (Wall. ex Benth.) Benth.
- 別 名:羊蹄甲藤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亞 目:薔薇亞目
- 科:豆科
- 亞 科:雲實亞科
- 族:紫荊族
- 屬:羊蹄甲屬
- 亞 屬:顯托亞屬
- 種:粉葉羊蹄甲
- 亞 種:鄂羊蹄甲、薄葉羊蹄甲、顯脈羊蹄甲、密花羊蹄甲
- 分布區域: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西南方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除花序稍被銹色短柔毛外其餘無毛;卷鬚略扁,旋卷。葉紙質,近圓形,長5-7(-9)厘米,2裂達中部或更深裂,罅口狹窄,裂片卵形,內側近平行,先端圓鈍,基部闊,心形至截平,上面無毛,下面疏被柔毛,脈上較密;基出脈9-11條;葉柄纖細,長2-4厘米。傘房花序式的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具密集的花;總花梗長2.5-6厘米,被疏柔毛,漸變無毛;苞片與小苞片線形,錐尖,長4-5毫米;花序下部的花梗長可達2厘米;花蕾卵形,被銹色短毛;花托長12-15毫米(花盛開時長達20毫米),被疏毛;萼片卵形,急尖,長約6毫米,外被銹色茸毛;花瓣白色,倒卵形,各瓣近相等,具長柄,邊緣皺波狀,長10-12毫米,瓣柄長約8毫米;能育雄蕊3枚,花絲無毛,遠較花瓣長;退化雄蕊5-7;子房無毛,具柄,花柱長約4毫米,柱頭盤狀。莢果帶狀,薄,無毛,不開裂,長15-20厘米,寬4-6厘米,莢縫稍厚,果頸長6-10毫米;種子10-20顆,在莢果中央排成一縱列,卵形,極扁平,長約1厘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1]
亞種
鄂羊蹄甲
葉片分裂僅及葉長的1/4-1/3,裂片闊圓,罅口闊;花瓣玫瑰紅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產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東和福建。生於海拔650-1400米的山坡疏林或山谷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湖北西部。
薄葉羊蹄甲
與原亞種的區別為葉較薄,近膜質,分裂僅及葉長的1/6-1/5;花托長25-30毫米,為萼裂片長的4-5倍;花瓣白色。花期6-7月;果期9-12月。產雲南和廣西。生于山麓和溝谷的密林或灌叢中。緬甸、泰國、老撾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南部。
顯脈羊蹄甲
與原亞種的區別為葉革質,較大,長8-11厘米,裂片長約等於葉長的1/4;花蕾近無毛;花托長約2厘米;花瓣白色,近圓形,瓣柄較短,長2-3毫米。花期6-7月;果期9月。產雲南南部(屏邊、文山)。生於海拔1100-1900米的溝谷疏林中或密林邊緣。
密花羊蹄甲
葉膜質,分裂僅及葉長的1/6,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脈上毛較密;花序密被不脫落的銹色柔毛;花白色;花托長3-3.5厘米。花期6-8月。產雲南西南部(勐遮、勐籠、勐臘)。生於海拔900-1300米的山腳灌叢中或溝谷密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思茅。
粉葉羊蹄甲,又稱「夜關門」,除了觀賞外,其藥用價值也不菲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一家人要團團圓圓、整整齊齊才是,然而,聽說羊蹄甲屬一家要鬧分家了,唉,為啥就不能和和氣氣一起過呢!
早幾個月前,版納的朋友發了一張打標圖片,標着「雲南火索藤」,可仔細一看,這不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雲南羊蹄甲麼?一查分類,雲南羊蹄甲果然變成了雲南火索藤,再探究下去,孿葉羊蹄甲也改成了孿葉首冠藤,我喜歡的粉葉羊蹄甲居然也叫做粉葉首冠藤,好好的羊蹄甲屬居然四分五裂,變成了首冠藤屬,火索麻屬,龍鬚藤屬。
植物世界分分合合,說不清道不明,分類是專家們的事,我等愛好者跟着學習就是了。羊蹄甲屬植物種類繁多,植株多變,葉形優美,花色豐富,其中不乏為人稱讚的觀賞樹種。尤其廣東的朋友對羊蹄甲屬植物應該都很熟悉,不管是行道樹還是公園街道都少不了它們,比如常見的有紅花羊蹄甲、宮粉羊蹄甲、白花羊蹄甲、洋紫荊……。 [2]
樹的葉子都是羊蹄形
花開繁多,大部分每到冬天開得到處都是,或是粉色或是白色,特別美觀。不過還好,這個季節綻放的還有粉葉羊蹄甲,它是野生的典型代表,在嶺南地區的海邊山林,就曾多次見到粉葉羊蹄甲漫山遍野開放的壯觀景象。
粉葉羊蹄甲的攀緣能力特別強,可攀援於其他樹上。春夏之交,開着白色帶粉紅色的花朵,其花絲、花柱粉紅色,盛開時花量很大,總狀花序上開滿了密集的小花,而每朵花上都只有三枚最長的花絲上長着可育的雄蕊,它的葉片深裂,葉背略帶粉紅色而得名「粉葉羊蹄甲」。
粉葉羊蹄甲,之所以前面加了粉葉二字,全在幼葉上,其剛長出的嫩葉當真是粉粉嫩嫩的顏色,且每到夜晚還會害羞似地合攏在一起,故又名「夜關門」。
除此之外,它還有羊腳藤、五花血藤、羊爪風、羊蹄風、牛蹄風等別稱,看這些名字就知道它是一種中草藥,據《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以根入藥,具有收斂止血,祛風除濕,主治咳嗽吐血,風濕痹痛,關節不利,癲癇,腸風下血,子宮脫垂,遺尿,白帶,崩漏下血等,還可用於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肝炎,關節疼痛,跌打損傷。
粉葉羊蹄甲(原亞種)
木質藤本,除花序稍被銹色短柔毛外其餘無毛;卷鬚略扁,旋卷。葉紙質,近圓形,長5-7(-9)厘米,2裂達中部或更深裂,罅口狹窄,裂片卵形,內側近平行,先端圓鈍,基部闊,心形至截平,上面無毛,下面疏被柔毛,脈上較密;基出脈9-11條;葉柄纖細,長2-4厘米。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除花序稍被銹色短柔毛外其餘無毛;卷鬚略扁,旋卷。葉紙質,近圓形,長5-7(-9)厘米,2裂達中部或更深裂,罅口狹窄,裂片卵形,內側近平行,先端圓鈍,基部闊,心形至截平,上面無毛,下面疏被柔毛,脈上較密;基出脈9-11條;葉柄纖細,長2-4厘米。傘房花序式的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具密集的花;總花梗長2.5-6厘米,被疏柔毛,漸變無毛;苞片與小苞片線形,錐尖,長4-5毫米;花序下部的花梗長可達2厘米;花蕾卵形,被銹色短毛;花托長12-15毫米(花盛開時長達20毫米),被疏毛;萼片卵形,急尖,長約6毫米,外被銹色茸毛;花瓣白色,倒卵形,各瓣近相等,具長柄,邊緣皺波狀,長10-12毫米,瓣柄長約8毫米;能育雄蕊3枚,花絲無毛,遠較花瓣長;退化雄蕊5-7;子房無毛,具柄,花柱長約4毫米,柱頭盤狀。莢果帶狀,薄,無毛,不開裂,長15-20厘米,寬4-6厘米,莢縫稍厚,果頸長6-10毫米;種子10-20顆,在莢果中央排成一縱列,卵形,極扁平,長約1厘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3]
生長環境
生長于山坡陽處疏林中或山谷蔽蔭的密林或灌叢中。分布於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