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白刺花叶 (是豆科,槐属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白刺花叶 (是豆科,槐属植物))

目录

白刺花(学名:Sophora davidii (Franch.) Skeels)

是豆科,槐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米,枝多开展,羽状复叶;托叶钻状,宿存;小叶片形态多变,一般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上面几无毛,下面中脉隆起,总状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花小,花萼钟状,蓝紫色,萼齿圆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状长圆形,柄与瓣片近等长,翼瓣与旗瓣等长,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比翼瓣稍短,镰状倒卵形,子房比花丝长,荚果非典型串珠状,种子卵球形,深褐色。3-8月开花,6-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下河谷沙丘和山坡路边的灌木丛中。白刺花属阳性树种,喜光、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土石山地的阳坡半阳坡均可造林。白刺花耐旱性强,是水土保持树种之一,白刺花也可作为观赏树种。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白刺花
  • 学 名:Sophora davidii (Franch.) Skeels
  • 别 称:狼牙刺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蔷薇目
  • 亚 目:蔷薇亚目
  • 科 :豆科
  • 亚 科:蝶形花亚科
  • 族 :槐族
  • 属 :槐属
  • 亚 属:裂果亚属
  • 组 :撕裂果组
  • 种 :白刺花
  • 命名者及年代:(Franch.) Skeels,1913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2米,有时3-4米。枝多开展,小枝初被毛,旋即脱净,不育枝末端明显变成刺,有时分叉。羽状复叶;托叶钻状,部分变成刺,疏被短柔毛,宿存;小叶5-9对,形态多变,一般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15毫米,先端圆或微缺,常具芒尖,基部钝圆形,上面几无毛,下面中脉隆起,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

总状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花小,长约15毫米,较少;花萼钟状,稍歪斜,蓝紫色,萼齿5,不等大,圆三角形,无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有时旗瓣稍带红紫色,旗瓣倒卵状长圆形,长14毫米,宽6毫米,先端圆形,基部具细长柄,柄与瓣片近等长,反折,翼瓣与旗瓣等长,单侧生,倒卵状长圆形,宽约3毫米,具1锐尖耳,明显具海棉状皱褶,龙骨瓣比翼瓣稍短,镰状倒卵形,具锐三角形耳;雄蕊10,等长,基部连合不到三分之一;子房比花丝长,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柱变曲,无毛,胚珠多数,荚果非典型串珠状,稍压扁,长6-8厘米,宽6-7毫米,开裂方式与砂生槐同,表面散生毛或近无毛,有种子3-5粒;种子卵球形,长约4毫米,径约3毫米,深褐色。花期3-8月,果期6-10月。

主要变种

川西白刺花(Sophora davidii (Franch.) Skeels var.chuansiensis C. Y. Ma)该变种花冠蓝紫色;叶有时成簇着生于短枝顶端,小叶很小,长5-6毫米,宽2-4毫米,多为宽卵形。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云南(德钦)、西藏(东北部)。生长在海拔2500-3400米,偶达2000米的干旱的山坡或河谷沙地。

凉山白刺花(Sophora davidii (Franch.) Skeels var.liangshanensis C. Y. Ma)该变种与白刺花不同为:小叶长圆形,较大,侧脉两面均明显,稍隆起,被灰白色近贴伏状疏柔毛;荚果细圆柱形,串珠状,种子间缢缩部较细长,有2-3粒种子,罕5粒。分布于中国四川(凉山)。生长在海拔700-750米。 [1]

主要价值

水土保持:白刺花具有突出的耐干旱、耐贫瘠耐火烧耐践踏、耐割刈等特性,根系深而强大,萌蘖能力强等一系列优良生态特性。所以,可以作为水土保持植物。

饲用:白刺花叶适口性较好,消化率较高,而且相当耐啃。中国贵州喀斯特山区基岩漏水,雨水时空错位,可把白刺花和苜蓿进行混交种植

经济:白刺花的花、种子内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生物碱黄酮等成分,属于高蛋白低脂可食资源,对人体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可作为良好的蜜源植物

《中药大辞典》:白刺花叶

拼音:Bái Cì Huā Yè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刺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香叶木甙。

性味:《贵州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毒肿。"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刺花叶

拼音:Bái Cì Huā Yè

英文名:leaf of Vetchleaf Sophora

别名:苦刺枝叶。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白刺花的花,可用开水冲泡,做清热解暑的饮料。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phora davidii(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嫩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白刺花 灌木,高1-2.5m。树皮灰褐色,多疣状突起,枝条棕色,近于无毛,具锐利。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6cm;小叶11-21枚,椭圆形或长卵形,长5-8mm,宽4-5mm,先端圆,微凹而具小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被白色平伏的短柔毛。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流生而下弯,约6-12朵,白色或蓝白色,有短花梗;萼钟状,5浅裂,紫蓝色,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旗瓣匙形,反曲,龙骨瓣2瓣分离,基部有锐耳;雄蕊10,离生;心皮纤细,有毛。荚果细长,串珠状,有长喙,密生白色柔毛。种子1-7颗,椭圆形。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从叶中分离得到槐根碱(sophocarpine)、槐根碱N-氧化物(sophocarpine N-oxide)和香叶木甙(diosmin)。 [2]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杀虫。主衄血;便血;疔疮肿毒;疥癣;烫伤;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白刺花叶》的精美图片欣赏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白刺花叶 (是豆科,槐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白刺花”认识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