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宽叶独行菜 (十字花科 独行菜属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宽叶独行菜 (十字花科 独行菜属植物))

是十字花科、独行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基部稍木质化,无毛或疏生单毛。基生叶及茎下部叶革质,叶片长圆披针形或卵形,顶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两面有柔毛;茎上部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无柄。总状花序圆锥状;萼片脱落,卵状长圆形或近圆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顶端圆形,短角果宽卵形或近圆形,顶端全缘,基部圆钝,无翅,有柔毛,花柱极短;种子宽椭圆形,压扁,浅棕色,无翅。5-7月开花,7-9月结果。

宽叶独行菜全草入药,中医认为可治菌痢、肠炎;其种子含有谷甾醇及强心甙成分,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以增加血液的输出量,降低静脉压。分布于中国内蒙古、西藏。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及中部,东达远东皆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800-4250米的村旁、田边、山坡及盐化草甸。

目录

宽叶独行菜(学名:Lepidium latifolium Linnaeus)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宽叶独行菜
  • 拉丁学名:Lepidium latifolium Linnaeu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罂粟目
  • 亚 目:白花菜亚目
  • 科 :十字花科
  • 族 :独行菜族
  • 属  :独行菜属
  • 组  :少蕊组
  • 种  :宽叶独行菜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3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基部稍木质化,无毛或疏生单毛。基生叶及茎下部叶革质,长圆披针形或卵形,长3-6厘米,宽3-5厘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全缘或有牙齿,两面有柔毛;叶柄长1-3厘米,茎上部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5-15毫米,无柄。

总状花序圆锥状;萼片脱落,卵状长圆形或近圆形,长约1毫米,顶端圆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长约2毫米,顶端圆形,爪明显或不明显;雄蕊6。短角果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5-3毫米,顶端全缘,基部圆钝,无翅,有柔毛,花柱极短;果梗长2-3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约1毫米,压扁,浅棕色,无翅。花期5-7月,果期7-9月。

主要变种

光果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var.affine C.A.Mey.)的短角果无毛或近无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亚洲北部及西部也有分布。生在含盐质的沙摊、田边及路旁。陕西北部和甘肃有些地方,用光果宽叶独行菜的种子作葶苈子入药。

繁殖方法

快繁培养基: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30克/升的蔗糖,1毫克/升的6-BA,0.25毫克/升的NAA,6克/升的琼脂,调节pH为5.8;配制后用121℃高压湿热灭菌20分种。

栽培基质:可用常规的栽培基质。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从采收于中国青海地区的宽叶独行菜种子中选取成熟饱满者,用2%次氯酸钠灭菌25分种,无菌水冲洗4次后,播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待无菌苗萌发后10天,将整株幼苗均匀切成10块作为体外快速繁殖的无菌外植体。

诱导培养: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到快繁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为23-25℃培养,每天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14天继代一次,共诱导培养28天,获得体外扩繁的再生宽叶独行菜离体苗,每块外植体形成离体再生苗的平均数目为1.104株;扩繁系数为11.04。

生根诱导:将上述诱导生成的离体再生苗转入MS基本培养基中,以诱导培养中的条件继续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为100%。

移栽:将生根后的宽叶独行菜完整再生植株移栽入栽培基质中,按照常规栽培方式使其进入正常生长,此步骤移栽成活率为100%。 [1]

主要价值

药用:宽叶独行菜全草入药,中医认为可治菌痢肠炎;其种子含有谷甾醇及强心甙成分,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以增加血液的输出量降低静脉压

食用:宽叶独行菜富含维生素A、C,以及铜、钙、钾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新型保健蔬菜

饲用:宽叶独行菜作为饲料可饲喂猪、羊,是中国西北盐碱地较普遍的饲用植物。

油料作物:宽叶独行菜种子富含丰富脂肪酸,产量比冬油菜平均水平高出30%左右,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

宽叶独行菜(中药材)

拼音:Kuān Yè Dú Xínɡ Cài

别名:大辣辣、止痢草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宽叶独行菜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2]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3~1.2米。茎直立,中上部有分枝。叶长圆披针形或广椭圆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稀锯齿,基部的叶具长柄,茎上部叶无柄,苞片状。总状花序排成圆锥状;花小,花瓣4,白色。果实扁椭圆形。种子宽椭圆形,扁平,光滑。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地埂、沟边、河谷。分布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性味: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治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备注:本植物的种子在甘肃亦作葶苈子用,参见"葶苈子"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