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匠記憶(蘇鐵雁)
作品欣賞
棕匠記憶
「千棕萬桐,永世不窮」,「家有千棵棕,子孫不受窮」。這些過去關於棕樹的鄉間諺語,講述了棕樹的好處。棕樹在我們鄉村隨處可見,樹形高大挺拔、樹姿優美。棕樹渾身都是寶,青翠的棕葉可以用來綁粽子或搭菜架子,也可以製作成扇子;而樹幹上的棕片用處就更多了,可以做成棕掃把、棕毛刷、擰成棕繩、繃棕板床等。在過去,還有專以為營生的手藝人,大家稱之為「棕匠」。棕匠不像其他吃百家飯的手藝那樣,很少上門做活計,一般在自己的家裡,編制好各種棕製品,挑在肩膀上沿村叫賣。
棕匠的基本功就是纏棕繩了。將一些細碎棕片集中起來,拿到一個齒耙上扯開,這一工序稱之為「抓棕」。棕毛抓細以後,就可以用來擰繩了。擰繩的工具是一個握把,上頭纏繞的轉子。把起好頭的棕繩纏繞在轉子上,左手就勢將細棕毛撥攏過來,右手不停的旋轉,把細棕毛纏了起來,就擰成了一股細繩子。這個過程動作一定要嫻熟,左右手相互配合,才能擰出粗細均勻的繩子來。而纏繞粗點的棕繩要用架子車,前後擺好二台架子車,並用幾個青石把它壓着,架子車上面一排帶勾鐵鈎,手把一搖,隨着「吱吱」的聲響,整個鐵鈎都轉動。二人操作架子,用相反方向擺動所有鐵鈎,另一人用專用工具從一端移向另一端,如此把棕繩擰緊,反覆多次。擰棕線看似簡單,其實技術性很強,而且很費力,必須用暗勁來操作,稍不注意,擰的棕線就會粗細疏密不勻。
制棕最考驗技術的就是編織棕蓑衣了。製作一件蓑衣一般需要五到六斤棕片。先把棕片從樹上割下,用鐵刷刷洗棕尾,使棕片平順,並清理乾淨附着的碎物,去掉雜質做防腐處理,然後置於柴火垛上晾乾。門前安放一張大台子,挑選棕片若干。編織蓑衣從領口開始,台子上放置一個倒扣的粗瓷大碗,各棕片串連起來,圍着大碗沿口一圈,收攏之後,繼而固定好,脫離碗口。再把圈沿扒開一道口子,這樣,領口就做好了。接下來再將棕片一片接一片,各棕片錯開,先用棕櫚葉固定住,往下就結成菱形的花一樣,自上而下織成斗篷的形狀。固定好雛形之後,就可以用鋼針穿細棕繩進行縫製。鋼針有二十多公分長,一端尖頭,另一端帶勾,帶勾可穿棕繩。一隻手壓住棕片,另一隻手持鋼針,縫製之前,將鋼針在台上的碗裡沾點菜油,以便於縫製輕鬆自如。棕片乾結,容易滯針,因此,每次縫製的時候,台子上都要放一碟菜油,起到潤滑作用。一件蓑衣一般要縫製五十多行,二百多個針腳。領口與衣襟用薄嫩棕片包邊細縫,最後綴上系帶和扣子,裡面要光潔,外面要平整、美觀,下擺的棕毛要讓它自然垂懸,一件可遮風避雨的棕蓑衣就算製作完成。由於工藝異常繁瑣,每個環節必須全為手工製作,且需要很長時間和嫻熟的技巧,製作一件棕蓑衣需要三至四天時間。
繃棕床也需要過硬的技術。首先要由木工用堅實的木料製成框架,棕匠在框架內鑽四十來個等距離眼孔,把框架平放在用兩條約半人高的高腳長條板凳搭成的工作檯上,這樣便於操作。串棕繃時,將事先備好的棕繩按對角線一一穿過棕繃架上的眼孔,並用力拉緊,經緯交叉,如同織布,一經一緯不可出錯。棕板床冬不受潮夏風涼,不怕濕又不易被腐蝕,柔軟舒適、透氣性好,是過去農村臥房的首選。
至於棕刷、棕繩、棕掃帚等細小的棕製品,更是老百姓家居生活離不開的用具,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隨着時代的發展,不少塑料產品漸漸替代了棕製品。現在,散布在鄉間的棕匠大多改行了,製作棕製品這門手藝漸漸失傳了。那些天然環保的棕製品葉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留下依稀記憶在歲月深處,成為日後溫馨的回憶。
作者簡介
蘇鐵雁,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