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片
医药领域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记载,天然冰片(梅片,中医药典统称天然冰片)能够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治疗热病神昏、惊厥、气郁暴厥、咽喉肿痛等疾病,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医药领域。
因其是一种高脂溶性化学物质,能快速被胃肠道吸收并透过血脑屏障,常作为复方中药中的辅药或引药,是复方丹参滴丸、双料喉风散、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心血宁片等60多种名优中成药的主要成分。[1]
梅片应用及功效
较早的《名医别录》中记载道:“天然冰片治妇人难产,水调服,立差”,其气清香、味苦、辛凉,有通诸窍、散郁火之效。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天然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还有开窍醒神、消热解毒、消炎止痛、化腐生肌、祛风化痰等药用功能。尤其对头脑疼痛、咽喉口齿肿痛、慢性支气管炎、烫伤等具有显效或特效。
梅片提取编辑水蒸气蒸馏(粗油)→冷冻结晶→离心(粗脑)→重结晶或升华(纯品)。
天然冰片香气飘逸,清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素有植物麝香之美称。
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口香糖、烟草、日化等其它工业。
梅片简介
梅片区别与冰片和龙脑,三者提取自不同的植物源,并各有不同特点。
梅片,主要提取自龙脑型樟科阴香树(梅片树)的新鲜枝叶,而梅片树枝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右旋龙脑含量78.6%提取出的梅片,其右旋龙脑含量不低于96%,纯度可达99.99%,几乎不含樟脑,被广泛用于多种名优中成药原料之中。
梅片植物源
梅片提取自梅片树,其品种特殊,生长和种植环境严苛,对气候和环境的整体要求远甚于冰片及龙脑提取的植物源。
国内已发现的符合梅片树种植且能适应大规模种植、生产需求的区域位于广东梅州。规模较大的梅片树种植基地位于梅州市平远县,主产区位于石正镇。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在中国的粤东北山区梅州,发现梅片树(龙脑型樟科阴香树)的踪迹,并通过技术研究发现其所含的右旋龙脑含量高,几乎不含樟脑,是药用佳品。
梅片历史
梅片的记载与应用由来已久,已超过2000年,起初以”龙脑“或”冰片脑“等形式出现于各类典籍与药书之中。可以说龙脑、冰片脑可称之为梅片的前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比龙脑树更为优质的梅片树被发现和逐渐开发,升级版的梅片也随着被发现、普及并不断发展。
南北朝时期
龙脑(梅片前身)被发现有最早记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中医典籍中龙脑被称为天然冰片)。
隋唐时期
龙脑(梅片前身)是与金冠、象齿齐名的贡品。专供皇帝用来祭祀,驱邪避秽,也是皇帝馈赠其爱妃、宠臣的珍贵礼品。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始记于唐.《新修本草》。
宋代时期
早期一直有“龙脑香贡皇室使用之说,龙脑香与檀香、沉香、麝香并称四大名香。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酷爱焚龙脑香,在其诗词中有多处记载(又有瑞脑之说)。
明代时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故又称“冰片”(梅片前身)。
清代时期
清世宗乾隆帝经常使用龙脑保健龙体,并亲子撰写《古稀说》对其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