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書
梁同書(1723年~1815年),清代書法家。字元穎,號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長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學士梁詩正之子。
梁同書 | |
---|---|
出生 |
1723年 錢塘(今浙江杭州) |
職業 | 書法家 |
梁同書於乾隆十二年(1747)中舉人,十七年特賜進士,官侍講。著有《頻羅庵遺集》。 梁同書家學淵源。他自幼接觸書法,12歲時即能書寫擘窠大字。初學顏真卿、柳公權,中年以後又取法米芾,70歲以後融匯貫通,純任自然。他習書60餘年,久負盛名,所書碑刻極多。
梁同書工於楷、行書,到晚年猶能寫蠅頭小楷,其書大字結體緊嚴,小楷秀逸,尤為精到。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並稱"清四大家"。年九十餘,尚為人書碑文墓誌,終日無倦容,並無蒼老之氣。傳世書跡甚富,小楷書作尤多。著有《頻羅庵遺集》、《頻羅庵論書》等。
目錄
簡介
梁同書(1723-1815),錢塘(令浙江杭州)人。清代書家。字元穎,號山舟,晚號不翁、石翁,九十以後號新吾長翁,與安徽亳州(今亳州市譙城區)梁巘、會稽(浙江紹興)梁國治並稱"三梁"。大學士梁詩正之子。天生穎異過人,端厚穩重。
乾隆十二年(1747)舉人,乾隆十七年特賜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後任順天鄉試間考官、會試同考官、翰林院侍講、日講起居注官,賜加侍講學士街。憂歸不復出。同書治家,以身作則,家法亦嚴,因此杭人都稱道梁氏家法。生活簡樸,衣帽終生不換,平時不宴賓客,不受饋贈。畢源曾從楚地贈同書大硯一方,同書堅決不收,畢源執意相贈,同書只好收下,數年後托友還硯於畢。
工書法,初學顏、柳,後學蘇、米,晚年純任自然,冠絕時流。詩多雅意,文亦清峭,故為書名所掩。年九十餘,尚為人書碑文墓誌,終日無倦容,並無蒼老之氣。卒之前數日,自書訃,蒼勁如昔。新書碑版遍環宇,與翁方綱、劉石庵(劉墉)、王夢樓(王文治)並稱於時。日本國王曾派人求書,朝鮮、琉球等地亦以其書為貴。
著有《頻羅庵遺集》、《頻羅庵論書》、《直語補正》、《日貫齋塗說》、《筆史》等。傳世書跡甚富,小楷書作尤多。《蘇老泉文卷》,書於乾隆五十九年(1794),時年72歲。紙本墨跡。縱33.4厘米,橫571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梁同書博學多文,善鑑別。由他書寫的碑刻和題寫的不可勝數,負盛名60年。此件行書作品,其書不拘蘇、米形跡,而得其神韻,貌豐骨勁,味厚神藏。其章法平穩,行距疏朗,用筆平和自然,都是承繼趙孟頫、董其昌遺風的結果。此卷中字字提按頓挫交待清晰,技法精湛嫻熟,看似尋常,無新奇驚人之處,然欲達到此也並非易事。梁同書在書寫時揮灑自如,將其功力與性情和諧統一於此作品中。此卷雖然不是梁同書最好的作品,但也能反映出他書藝水平的基本狀況。
藏書故實
清著名書畫家、藏書家。字元穎,號山舟,晚自署不翁,外號新吾長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嘗得元貫酸齋書"山舟"二大字,遂以為自號,並額其書齋,學者稱為山丹先生。乾隆十七年(1752)特賜進土,官翰林院侍講。年四十乞歸,嘉慶丁卯重宴鹿鳴,加侍講學土銜。博學多文.善鑑別前人手跡,過眼輒判其真偽。工詩善書。富藏書,藏宋、元、明三朝珍善之本數種,唐人畫軸、明人山水、人物則不下數十幅。著有《頻羅庵遺集》、《頻羅庵論書》、《直語補證》、《頻羅庵書畫跋》等。其收藏室名有"頻羅庵"、"日貫齋"、"瓠臥室"、"山舟"等。藏書印有"梁同書印"、"山舟"、"元穎"、"不翁"、"平地家居仙"、"兩湖民"、"迷中倍人"、"頻贏庵主"、"頻羅庵主"等。
成就影響
他的書法也是從董、趙起步的,並且博涉顏、柳、米等唐宋諸家。他主張不拘泥於前人的成法,強調在創作中自出胸臆。在《頻羅庵論書》里他是這樣說的:帖教人看,不叫人摹。今人只是刻舟求劍,將古人的書一一摹畫,如小兒寫仿本,就便形似,豈復有我。梁書以行草見長,結字端嚴穩妥,用筆嫻靜流暢、平和自然、從容灑脫,那種溫文而雅的書卷氣息常常撲面而來。因為父親身居高位的關係,梁同書年輕時候的書法就已名揚海內,負書名六十年,當然與他的長壽有直接關係。時論把他和劉墉、王文治、翁方綱並稱四大家。並且聲名遠播到琉球、朝鮮和日本。
作品賞析
人物年表
1723年 梁同書,生於清雍正元年(1723)。
1752年 乾隆十七年(1752)在殿試時特賜進士,任翰林院侍講,同年梁啟心去世,在服喪期間亦未赴官任,閒居家中。
1790年 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進京恭賀弘曆(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直到嘉慶丁卯(1807)年再出任為官,加翰林院侍講學士,赴任後不久又辭官歸里,直至他去世。
1815年 卒於嘉慶二十年(1815),終年九十三歲。
人物性格
梁同書生前淡泊名利,性情耿介不合於流俗。父母死後,他就藉口足疾不再做官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孝聖憲皇太后八十大壽,梁同書進京慶賀。在大臣們集體晉見皇帝的時候,乾隆帝看到他說:"汝來乎?"梁同書回答:"臣足疾未痊,祝聖母萬壽後即回藉。"當時太僕陳句山先生和他站在一起,感到很奇怪,回去就問他:"頃上方向用,何自退若是?"他說:"實有足疾,何敢欺也。"乾隆五十五年(1790),皇帝八十大壽,梁同書晉京賀壽,有人就勸他拜謁首輔以得高位,他毅然不顧,第二天就離京了。他做了《家居賦答友二首》詩以明志。
其一
卅年蒲柳早衰蕪, 壯不如人況老乎。
苦筍硬差良有願, 葫蘆依相已維摹。
休言報國文章在, 只合投閒草木俱。
物不答失天地大, 始終漸負是頑軀。
其二
北望君門首重回, 一門三世荷栽培。
臣心不似菤葹草, 天意須憐臃腫材。
絮已沾泥飛不起, 豆和灰冷爆難開。
他生願作銜環雀, 再上觚稜高處來。
同書治家,以身作則,家法亦嚴,因此杭人都稱道梁氏家法。
梁同書平時生活艱苦樸素,錢泳在《履園叢話》里說他"如舊家子弟,不過循規蹈矩,飽暖終身而已。"簡樸到一個官帽好幾十年也沒有換過,他不喜錢財,也不喜歡參加飲宴。在自己過七十壽辰的時候,把凶具擺在門前以謝客。原配汪氏夫人比他年長一歲,比他早兩年去世。老伴兒死後,他做了一幅輓聯:一百年彈指光陰,天胡此靳?九十載齊眉夫婦,我獨何堪!寫得感情真摯,可見平日裡夫婦之間多麼恩愛。梁同書於嘉慶二十年七月十五日(1815年)去世,享年九十三歲。夫婦都能如此高壽,真是難得。死前的數日,他親手寫好了訃告,遺命不讓子女治喪,不刻行狀。談泊之心可謂自始至終。
本段評價
梁同書篤信佛教,經常用小楷書抄寫佛經。佛教中稱木瓜為"頻羅"。因他家院子裡有一株,所以號頻羅庵主。又因嘉慶十六年(1811)冬天,他病重得幾乎死掉,痊癒後於是自號新吾長翁。
雖然讀梁同書的書法不能給我們學習書法帶來更大的幫助,但他耿介撥俗的性格,不慕名利的價值觀念,樸素的生活方式還是會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這些和當代那些所謂的書法家們身上的東西相比,是多麼的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