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哈德·里希特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8月18日) |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于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尽管自诩为德国的波普艺术家,但是格哈德·里希特和他的朋友对商业文化的认识与他们在美国与英国的同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的差异。抽象绘画、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等等,格哈德·里希特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时地将惊奇带给这个既丰富又单调的艺术世界。
目录
个人简介
格哈德·里希特这位目光锐利的明星画家给人以十分庄重和严肃的印象:满头的灰白色短发,没有任何绯闻,不事张扬。邻居们看到他穿的衬衫领尖上钉有纽扣,西服挺括而合身,大家猜他一定是位高级官员,或是化学教授,或是乡村医生。这位著名的画家住在科隆市城郊一所他自己设计的现代化玻璃和混凝土结构的立方体房子里,明亮的光线有利于他构思作画。第三任妻子是他的学生扎比内,她为他生了两个孩子,老年爸爸每天早晨都送两个孩子去上学。这是一个节奏正常的市民家庭生活。可是,这位画家几十年来一再以惊人之作使艺术品市场喘不过气来,创新的风格和题材使他不断在国际上获得大奖。
为了表示对刚刚进入德国的美国和英国“波普艺术”以及“激流运动”的回应,格哈德·里希特与他的朋友于1963年10月11日在杜塞尔多夫的一个百货大楼里举行了为时一天的艺术行动,在这个主题为“支持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示威”行动中,他们将家具作为艺术品放在台子上向众人展示,并且把自己也当作艺术品展示,引起极大反响。2002年2月14日至5月21日,纽约现代美术馆隆重推出了主题为“格哈德·里希特:40年绘画”的大型艺术作品展,这是德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在纽约举办的首次大型作品回顾展。参展的180余件作品全面反映了艺术家1962至今每一阶段的创作成就,是一次难得的全面了解这位德国艺术家创作风貌的大好时机。
生平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于德国Dresden,格哈德·里希特被称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他1932年出生于德累斯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1-1956年就读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60年代的科隆和杜塞尔多夫正值欧美新潮美术涌进,艺术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格哈德·里希特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火热、激进的艺术浪潮之中,并与许多前卫艺术家保持密切的联系。1961-1963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深造和工作,1971年起被聘任为教授,在那里执教至1994年退休。1963年第一次举办他的画展。他曾有3次婚姻,生有3个子女。为庆贺他70岁生日,美国分别在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举办了他的作品回顾展。
职业生涯
格哈德·里希特1986年10月12日,在杜塞尔多夫、伯尔尼、柏林及维也纳展览馆成功举办的回顾展结束后不到一个月,格哈德·里希特对自己的艺术生涯做出了一个使人惊异的否定性评价:“这么多失败,我真感到惊奇,这些画总而言之有时还是有一点好看,但基本上都是缺乏能力及失败的微不足道的证据。”1事实上,里希特当时已是最重要国际当代艺术家之一。虽然如此,这样的措词不是过分的谦虚,而是表现了里希特自我批评的基本态度。他从来都没被公众的赞赏、众多展览及艺术奖、作品的高价及广受欢迎而收买。格哈德·里希特对自己的艺术一直持有十分怀疑的态度。
职业启蒙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2月9日出生于德累斯顿。在结束画广告海报及字体培训和暂时在剂陶市话剧院作为新天鹅堡画厅的学徒后,1951年他开始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在他快速顺利完成了基础课程之后,转入壁画班。他毕业作品是陈列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楼梯层间的大幅壁画。该作品展示其丰富天才,为他毕业后成为成功的自由艺术家打下基础。多次西德旅行使他面对一种另外的、令人激动的艺术。他被这种艺术的抽象表现力所吸引,比如参观1959年的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很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种被视为西方的颓废及资产阶级反动艺术。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画室寂寞地进行其无形式艺术的实验。出于对东德文化方面的状况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的不满,他于1961年3月离开了德累斯顿,逃往西德。那年的秋天,他在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重新入学。
创作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府杜塞尔多夫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艺术的新首都。除市立美术博物格哈德·里希特馆之外,还有私立的艺术协会、1961年设立的美术馆及众多进步的画廊介绍当代艺术。杜塞尔多夫位于人口稠密的莱茵地区的中心,同时距离荷兰、比利时及巴黎不远。这种地理优势对杜塞尔多夫的上述发展十分有利。60年代的杜塞尔多夫主要是艺术家的城市。在当地著名的美术学院,当时有格奥尔各·迈斯特曼(GeorgMeistermann)、约瑟夫·博依斯(JosephBeuys)以及里希特的老师、无形式画家卡尔·奥托·格茨(KarlOttoGoetz)等授课。以后成名的学生,包括戈特哈德·格劳布纳(GotthardGraubner)、西格马尔·珀尔克(SigmarPolke)、布林基·巴勒莫(BlinkyPalermo)以及“零社”(ZeroGroup)的成员奥托·皮内(OttoPiene)、海因茨·马克(HeinzMack)及京特·于克尔(GuentherUecker),毕业后都留在了杜塞尔多夫。还在上大学时,里希特认识了60年代艺术道路上的同路人,康拉德·卢埃格(KonradLueg)、西格马尔·珀尔克(SigmarPolke)及布林基·巴勒莫(BlinkyPalermo)。他们共同迈出走向公众的第一步。1963年,里希特、卢埃格及珀尔克和曼弗雷德·库特纳(ManfredKuttner)一起租赁一家位于杜塞尔多夫皇帝街(Kaiserstra?e)31A号的商店,并联合展出其作品。一年后,前三者又在乌珀塔尔市著名的Parnass画廊举办展览。1963年的秋天,卢埃格和里希特在一家杜塞尔多夫家具店举办了后来非常有名的“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展示”(DemonstrationfuerdenKapitalistischenRealismus“)展览。该展览中他们站在一间布置着典型的中产阶层家具的客厅里白柱脚上。
艺术转型
与康拉德?卢埃格一起,1966年里希特在法兰克福的Patio画廊以极具讽刺性的夸张标题“德国最优秀的画展”又展出了其作品。同一年,他与西格马尔·珀尔克在h画廊,1970年与布林基·巴勒莫在汉诺威市的Ernst画廊举办画展。早期在杜塞尔多夫时,里希特十分重视和其他艺术家的友谊及团结。他1964年已记下:“与思维和我相同的艺术家交流——一个团体对我很重要,否则一个人会一事无成的。我们的一部分理念是在交流中开发的。孤立地在一个村庄不适合我,人们依赖他们的环境。在此意义上,和其他艺术家的交流,特别和卢埃格与珀尔克的合作,对我来说很重要,它成为我所需要的信息交流的一部分。”不久,里希特放弃了最初跟随让·弗特里埃(JeanFautrier)及杰克森·波洛克(JacksonPollock)的非形象画风格。早在1962年末,新主题开始吸引住他的注意力。周刊里的媒体摄影提供给他一个用之不竭的、充满崭新的题材储藏。这种题材同时拒绝以前的无形式画对艺术家个人参与的一定要求。另外,题材的媒体性质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如里希特也在其后来的作品组甚至在其1976年起创作的作品,与似乎富于情感的抽象画都显示了这种距离。在60年代的照相现实性画中,他通过样板的媒体性质与绘画融合将该距离体现出来。此画法的最突出的特征是照相性的灰色及主题的不清晰性。在1963年画的“秘书”肖像及下一年画的“XL513”白颜色的边带指出该画原始资料的媒体性。在一些其他作品,如1965年彩色画“阿尔法·罗密欧”,格哈德·里希特甚至将样板的文体一部分融合在画里。
自评
这位画家本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他16岁就离开学校,随着一个业余歌舞团体周游了全国各地,继而进入德累斯顿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里希特早期的一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的巨大作品今天还在那里一个卫生保健博物馆里熠熠生辉。他在杜塞尔多夫拜在德国伟大的现代派画家K·O·格茨的门下继续深造,并与画家希林基·帕列莫、齐格玛·波尔克以及康拉德·吕克结为艺术之友。里希特在过去的40年内跳跃式地变换着绘画风格和题材。当60年代德国激烈争论重新扩军备战时,他画了美国飞机的“野马梯队”,他画了穿上德国国防军制服的“鲁迪大叔”,画了患有痴呆症的“玛丽安妮大娘”。当概念艺术和极简抽象艺术宣判绘画死刑时,他就转向抽象画。80年初“新疯狂派”盛行时,他画了静静燃烧的蜡烛。90年代,他展示给善良观众的是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和他妻子圣母般怀抱婴儿莫里茨的肖像画。
无论是轮廓不明的速拍式家庭画,或是模糊不清的裸体男婴,无论是严谨的彩色田园风光,或是蒙上一层薄雾似的肖像、草地和云彩,都可以隐约地感到复制的现实社会,表现出艺术家的绘画特征既精确细致又与之保特距离的工作风格。法国报刊评论他的作品是“分毫不差的德国风格”。
里希特是一位变化多端的艺术家。他极力控制自己,拒绝照搬照套他人的风格,如同“甲壳虫”那样细致地选择每一个主题。在寻找现实后面的世界的道路上,使里希特把绘画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思考”。他抱怨说:“最好的主意经常会完全无法实现。”这是指他曾打算在适当时候和他的朋友康拉德·吕克把集中营遇难者的油画和一些黄色照片并列陈列出来。这两个不同主题的材料早已收藏在他巨大的名为“地图册”画库里,里希特还没有找到为实施这个打算在道德上或是形式上的解决办法。1995年以来,里希特的15幅油画已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它们也是这次里希特作品回顾展的组成部分。
德国艺术家里希特的作品。他对照片和灰色的运用立刻引起了注意,随即着手查阅与他相关的资料,可惜,中文资料如此之少,可见国内对这位艺术家的介绍远远不够。国外情况恰恰相反,里希特已经成为当今在世画家中画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在网上有他的个人网站(英文和德文),同时西方也出版了众多研究里希特的文章和书籍,如Storr,Robert的《GerhardRichert:FortyYearsofPainting》,Elger,Dietmar的《GerhardRichter,Maler》等。中国批评家和艺术家如此漠视里希特的存在,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里希特的创作风格多变,不符合中国艺术家统一的、系列性的创作标准。这也就是说风格多变不符合中国市场需求,艺术家要得就是统一,要得就是个人符号的标签,更进一步说,中国大多数艺术家画的就是个人“符号”;其二,多数人认为里希特不过是个照片画家,画画照片罢了,现在中国艺术家都画照片。
格哈德·里希特《二十五种颜色》 铝板 48.5x48.5cm 2007 以上两个原因或许能使人们察觉到多数中国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弊病之一,即缺少深层次的艺术史逻辑。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艺术都应区别于他人,而具有独特性,这当然是正确的是,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他们却把独特性定位在图像的更替上,这就犯了浅尝辄止的错误。艺术史的逻辑是建立在方法论不断更替的基础之上的,而非简单的图像更替。这同时也是批评家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中国的某些批评家一直热衷于呼吁图像时代的到来和视觉的转向,并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来证明这种趋势,殊不知这都是新瓶装旧酒的伎俩,并没深入到方法论的角度讨论问题。他们紧紧扣住消费时代这个主题来做文章,殊不知却犯了庸俗社会学的错误。从表面上看来消费时代是当代艺术的上下文,但是,一个消费时代的帽子不知遮盖了多少足以表现本质的细节。 里希特带给人们的不是他创作了什么,而是他如何创作的,也就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这个方法论之所以有意义,是建立在中国当代艺术不断媚俗的上下文之中。能够带来艺术史转向的并非是图像表面的差异性,而是方法论的置换。里希特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