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陳瑤)
作品欣賞
柴火
在很多人眼裡,鄉下人最不缺的就是柴火,不過在母親的日子裡,有那麼幾年真是費盡心思,用心良苦,莊稼人為了柴火煞費苦心確實在現在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就在那麼短短的幾年裡,莊稼人對於柴火的渴求一點也不輸於對於糧食的渴求,他們為此想盡辦法,做出努力。
90年代初的日子裡,似乎離了柴火,生活就喪失所有氣息一般,燒水煮飯得用柴火,燉湯煨藥得用柴火,早起煮豬食晚上取暖得用柴火……清晨裊裊而升的炊煙,才是生的氣息,炊煙升起,所有東西都開始甦醒和鮮活起來。
母親的柴垛子就安放在出門不遠的牆角邊,柴棍被堆放的整整齊齊,那時候的人們對於那種高高壘砌的柴垛子是很羨慕的,畢竟沒有一戶人家是可以離了柴垛子而進行生活的。
那時候的電不如現在這樣的村村通戶戶通,電線的維護也不如現在及時快速,所以稍微的風吹草動,陰濛細雨也會讓電線斷開,又或者電杆倒塌,甚至對門某個村落的土塊突然坍塌,也會影響到這邊村落的線路供電,這時候,那種抽屜里備着的蠟燭、或者隱秘角落存放的柴油都會被拿出來點上,蠟燭光微弱的只是在證明確實有光存在,黑暗沒有那麼黑暗,而柴油燈則是火焰上一股濃濃的煙霧,似乎明亮之後也是會融入黑暗一般,滿屋子的柴油味被一屋子黑暗當中的明亮火焰帶來的滿足感化解,所以,電呢?
那時候的電支撐起幾個15瓦的電燈泡,在橘黃色的光中還得顧慮是否會因為太多的燈泡而導致電力不夠,燈泡燒毀,又或者電壓不穩,在來回幾次一明一暗當中索性熄滅反而來的痛快。在那種照明體驗都不是那麼好的環境下,莊稼人大概都不曾想過,在未來的二十年裡,生活盡然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
煮飯用沼氣電飯鍋,炒菜用電陶爐,旁邊還置着電磁爐,稻花魚在燒着柴火的大鍋里滋啦滋啦的炸着,柴房裡堆滿了柴棍……者就是一次回舅舅家看到景象。母親在為柴火費盡心思的時候,大概沒有想到,未來的日子裡,將食物由生變成熟的過程會有這麼多方式可以去實現,當然最關鍵的一點,莊稼人居然真的可以不用再為柴火費盡心思。
上山砍柴,這四個字,不論在過去,又或者現在說起來都是平平常常的四個字,沒有任何的禁忌。而在我母親上山砍柴的那幾年裡,這四個字對於莊稼人來說是不可耽擱的一件事,但同時也是很多人為此咒罵、譴責的一件事,森林防火相關人員為此安排了很多人力,那是在護林行動擴大範圍的前後交接時期,砍柴的人偷着砍着,護林的人防着守着巡邏着。
作者簡介
陳瑤,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