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帆
林海帆(1962年-),生於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縣北岙鎮,畢業於康奈爾大學,生物學家[1],美國科學院院士[2]。
林海帆 | |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
原文名 | Haifan Lin |
出生 |
1962年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縣 |
國籍 | 美國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他從事幹細胞生物學、生殖生物學、RNA生物學、表觀遺傳學的研究,發現了第一個控制胚胎細胞分裂的母體效應基因,曾獲得「珍·可芬·查爾斯特譽博士後」獎[3]。
目錄
人物簡介
林海帆,生物學家,浙江溫州洞頭人。美國耶魯大學尤金-希金斯講席教授(終身)、耶魯大學幹細胞中心創始主任、耶魯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遺傳學系、婦產科與生殖科學系教授。
林海帆任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ISSCR) 董事 、紐約幹細胞基金會(NYSCF)顧問 ,美國康州政府生命科學顧問組核心成員、中國國家幹細胞研究指導協調委員會成員與科技部幹細胞研究國家重大科研計劃專家組成員,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創始院長與特聘教授 ,清華大學講席教授 ,復旦大學顧問教授,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顧問,溫州市政府引才顧問,及兩家生物高科技公司科學顧問。
2018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林海帆長期從事幹細胞生物學、生殖生物學、RNA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的研究,並對這些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68年,林海帆開始先後就讀於北岙小學(1968年-1972年)、北岙中學(1972年-1974年)、洞頭第一中學(1974年-1976年)。
1982年,復旦大學畢業,獲得生物化學專業學士學位。
1990年,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之後在美國卡內基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90年-1994年)。
1994年,在杜克大學醫學院任教,歷任細胞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杜克大學分子細胞生物學、遺傳學、與癌症生物學博士導師(至2006年)。
2005年,創立杜克大學幹細胞研究計劃並任創始主任。
2006年,應邀加盟耶魯大學創建耶魯幹細胞研究中心並任創始主任,歷任耶魯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教授、遺傳系教授、婦產科系教授,幹細胞中心創始主任 。
2013年7月,兼任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教授 。
2014年3月,兼任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4] 。
2018年,當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林海帆 | |
---|---|
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 林海帆 |
林海帆發現了第一個控制胚胎細胞分裂的母體效應基因,證明了幹細胞非對稱性分裂的自我更新的理論與幹細胞微環境假說,發現並命名了多種在人類與動、植物界共有的幹細胞基因,包括著名的Argonaute基因家系。發現並命名新的一類遺傳調控分子piRNA,(piRNA幾乎同時也被其他三個實驗室發現),此發現被世界頂尖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評為2006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他發現了piRNA在基因調控與癌症中的重要功能,提出並證明了有關piRNA在表觀遺傳與轉錄後調控的重要理論。他也率先發現了翻譯調控在幹細胞自我更新中的重要功能。
代表性論文
1. Lin, H. and Wolfner, M. F. (1991) The Drosophila maternal effect gene fs(1)Ya encodes a
cell cycle dependent nuclear envelope component required for embryonic mitoses. Cell 64, 49-62.
2. Lin, H. and Spradling, C. S. (1993) Germline stem cell Division and egg chamber development in transplanted Drosophila ermaria. Dev. Biol. 159, 140-152.
3. Lin, H. and Spradling, A. C. (1997) A novel group of pumilio mutations affects the asymmetric division of germline stem cells in the Drosophila ovary. Development, 124, 2463-2476.
4. Deng, W. and Lin, H. (1997) Spectrosomes and fusomes anchor mitotic spindles during asymmetric germ cell divisions and facilitate the formation of a polarized microtubule array for oocyte specification in Drosophila. Dev. Biol. 189, 79-94.
5. Cox, D. N., Chao, A., Baker, J., Chang, L., Qiao, D. and Lin, H. (1998). A novel class of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genes defined by piwi are essential for stem cell self-renewal. Genes & Development. 12, 3715-3727.
6. Grivna, S. T. *, Beyret, E. *, Wang, Z. and Lin, H. (2006) A novel class of small RNAs in mouse spermatogenic cells. Genes & Development 20, 1709-1714.
7. Science Vol. 314, Issue 5807. Dec 22, 2006.
8. Qiao, D., Zeeman, A.-M., Deng, W., Looijenga, L.H.J. and Lin, H. (2002)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iwi, a human member of the piwi stem cell gene family whose overexpression is correlated to seminomas. Oncogene 21, 3988-3999.
9. Wang, Z., Liu, N., Shi, S., Liu, S. and Lin, H. (2016) The Role of PIWIL4, an Argonaute family protein, in breast cancer. J. Biol. Chem. 291, 10646–10658.
10. Yin, H. and Lin, H. (2007) An epigenetic activation role of PIWI and a PIWI-associated piRNA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Nature 450, 304-308.
11. Gangaraju, V. K., Yin, H., Weiner, M. M., Wang, J., Huang, A. X., and Lin, H. (2010) Drosophila Piwi Functions in Hsp90-Mediated Suppression of Phenotypic Variation. Nature Genetics 43, 153-158.
12. Watanabe, T., Cheng, E.-C., Zhong, M. Lin. H. (2015) Retrotransposons and pseudogenes regulate mRNAs and lncRNAs via the piRNA pathway in the germline. Genome Research 25: 368-380.
13. Peng, J. C., Anton Valouev, A., Liu, N., and LinH.(2016) Piwi maintains germline stem cells and oogenesis in Drosophilathrough negative regulation of Polycomb group proteins. Nature Genetics 48, 283-291.
14. Wang, Z and Lin, H. (2004) nanos maintains germline stem cell self-renewal by preventing differentiation. Science 303, 2016-2019.
學術報告
林海帆參與組織或主持近50個國際學術會議,應邀在150多個國際學術會議上做過學術報告,並應邀在世界120多所一流大學與研究機構做過學術演講。他職業生涯曾被《自然》(Nature) , 《科學》(Science) 以及美國多家新聞媒體追蹤報道。
榮譽表彰
林海帆曾獲得30多次學術嘉獎[5]。
1990年, 珍-可芬-查爾斯醫學研究獎(Jane Coffin Childs Fellowship)
1996年, 美國癌症研究會青年學者獎(American Cancer Society Junior Faculty Research Award)
1996年, March of Dimes基金會青年學者獎
1996年, 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科學與工程獎
2006年, The Mathers獎
2006年, 首屆浙江省"為國服務十傑留學人士"稱號[6]
2008年, 美國男科醫學研究會學術報告獎
2009年, Laura Hartenbaum 乳腺癌基金會獎(The Laura Hartenbaum Breast Cancer Foundation's Legacy for Hope Award)
2010年, 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Fellow, AAAS)
2010年, 愛立生醫學基金會深資學者獎(The Ellison Medical Foundation Senior Scholar Award)
2010年, 美國衛生研究院"先鋒獎"(The NIH Directors Pioneer Award)
2011年, The Mathers獎
2012年, 美國衛生研究院"優秀獎"(The NIH MERIT Award)
2013年, 吳瑞獎(華人生物學家協會最高獎)[7]
2014年, The Mathers獎
2015年, 國際生殖學會研究獎(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Reproduction Research Award)
林海帆 | |
---|---|
林海帆院士 |
社會任職
林海帆長期服務於科學界與教育界。
2013-2016, 國際幹細胞生物學學會內務長、常務理事、財務委員會主席
2012-2016, 珍-可芬-查而斯醫學基金會顧問
2012-2016, 汕頭大學校董
2010-2013, 國際幹細胞生物學學會出版委員會主席
2010-2011, 國際幹細胞大會組委會主席
2009-2015, 國際幹細胞大會嘉獎委員會成員
2008-2011, 美洲華人生物學家學會董事(SCBA)
2007-2009, 中國科學院評估委員會成員
2007-2009, 第一屆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副會長
2003-2005, 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會評委
2002-2008, 華人生物學家學會董事(CBIS)
1999, 英國Wellcome基金會評委
1998, 意大利西亞那大學基金會評委
1998-2005, 2007, 2012 美國醫療衛生總署(NIH)評委
北卡洲分會會長
日本國立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RIKEN-CDB)顧問
Cell Stem Cell、Cell Research、Stem Cell Reports、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National Science Review、StemBook 等世界一流學術期刊編委
Journal of Cell Biology、Nature Reports Stem Cells、Stem Cells、
Faculty 1000、Biology of Reproduction與Science China等國際學術期刊編委
主持了國際主流幹細胞期刊《Stem Cell Reports》的創辦
歸國研究
林海帆,胸懷祖國 他愛家鄉。當他在海外榮獲殊榮時,他常思念着家鄉,思念着母校洞頭一中;家鄉一企業的醫藥產品欲打入美國市場,他便熱心和有關部門聯繫,幫助檢驗;家鄉遭受颱風襲擊時,他立即斥資賑災…… 他愛祖國。他多次應邀回國在中科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北大、清華、復旦、廈門等大學訪問講學,指導國內同行,建立現代化生物研究課題、審核科研規劃等等。他曾三過家門而不入,把有限的時間花在北京、上海的高校、研究院的講台上、實驗室里。2001年他回國幫助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等地建立幹細胞基因移植研究機構和醫療技術規程;2002年他組織在美的華裔博導,成立報國行動隊,為祖國建立「科技希望工程」。同年他率先回國,義務為中科院定期培訓高科技人才……
社會評價
他總是悄悄地來默默地走,謝絕祖國政府、研究院、大學給予他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以及對他的專門禮遇接送。有朋友戲語,這樣你會掉價的。他卻笑答,報效祖國是我該做的,如果在乎這些,我更掉價。
他曾受鄧小平、江澤民、朱鎔基等國家領導人訪美時的專門接見,多次應中國駐美大使邀請參加外交宴會。回國期間,曾接受李嵐清等國務院領導,中國教育部,北京、上海、廈門等市委、市政府領導人的多次親切接見。
視頻
獨家專訪:林海帆院士 第二集
0609林海帆院士 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