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
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1964年-),台湾学者(原香港籍)。具丰富的跨国研学经历,2002年获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院颁予法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日本琉球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准教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兼任讲师、哈佛大学傅尔布莱特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及国立台湾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客座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兼任副教授、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国立台湾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执行委员、《明报》主笔。
林泉忠 | |
---|---|
出生 | 1964年 |
籍贯 | 福建泉州 |
目录
简介
林泉忠,祖籍福建泉州,外祖父为菲律宾华侨,四代皆有移民的经历,后定居香港。分别于厦门、香港、东京接受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并先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于2002年3月获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院颁予法学博士学位,成为该学院于1877年创立以来的第165位获取博士学位者,亦为首位香港籍华人获得者。
林泉忠于东京大学求学期间主修国际政治学,区域研究则以台湾为起点,其后的研究范围主要渉及中日关系及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国民整合、民族主义、族群政治、文化认同等。2004年,林泉忠在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的学术刊物《国际政治》上发表备受瞩目的论文,提出〈边陲东亚〉此一新概念,对拓展现代东亚研究以及认同研究的新视角产生影响。2005年-2007年,首次主持极具创意的跨国民调“香港、台湾、澳门、冲绳民众文化与国家认同国际比较调查”。2014年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筹办“多元视野下的钓鱼台问题新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被誉为有关钓鱼台议题学术水准最高的研讨会,马英九总统亲自莅临出席,并发表专题演讲。
活跃于东亚区域学术界的林泉忠,因其独特的人生与研学经历,形成了被认为跨越中日、两岸,别树一帜的政治思想与观点。2005年10月25日在《朝日新闻》发表题为〈日中韩:民族主义不合时宜〉的文章,批判当时东亚各国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提出“告别民族主义论”。除了自2017年12月开始担任《明报》主笔(“笔阵”栏目),林泉忠还担任《明报月刊》、《端传媒》、《多维TW》、《香港01》、《日本网》(nippon.com)等媒体的专栏作家,出自林笔下的评论文章还散见于《朝日新闻》、《自由时报》、Taipei Times、《联合报》、《台湾苹果日报》、《中国时报》、《信报》、《亚洲时报》、《南风窗》、《新闻晚报》、人民网、《冲绳时报》、《琉球新报》等,内容涵盖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中日关系、两岸关系[1]、中港关系、日本与冲绳关系等。
林泉忠于2009年在哈佛创办剑桥沙龙并兼召集人。
能操流利的中文(包括普通话、闽南语、广东话)、日文、英文等多国语言。
视频
参考资料
- ↑ 林泉忠教授解读两岸三地的“日本观” ,金华网 2019-04-22